苗族的丢魂(苗族故事故尤)(1)

古时候,苗族有个放牛娃,经常在山上放牛。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放牛。可是,那天来了两个地理先生,一高一矮的到山里来寻找地盘,在那发生分歧,高的说上方地盘好,矮的说下方才是最好。由于意见不统一,他们就用插树枝的方法来证明各自的判断对与错,如果树枝开花,不是好地盘,树枝结果,那才是最好的地方。之后,他们就按照这种方法在各自选中的地方插好树枝,但这却被一旁的放牛娃全听清楚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去看,果然是上边开花,下边结果,他灵机一动,把上边开花的树枝插在下方地盘,下边结果的树枝插在上方地盘,然后回家来睡觉了。等天亮的时候,那两个地理先生去看时,上边结果,下边开花。高的地理先生说:“你看!还是我看的准确。”矮的地理先生依然坚信他看的没错,但事实的结果不是他想要的,最后,这两处他们都不用。

后来这个放牛娃把他的父亲葬在下方插树枝结果的这个地方,第二年就生出了故尤。转眼十多年过去,但是故尤一句话还不会说。到了十二岁,他也像父亲小时候一样放牛。他家有头水牛长得格外,牛角朝下弯至下颌。十五岁那年,他依旧去放牛。有一天,有两个渔人拿鱼到他们地方卖,路上遇见故尤。故尤见渔人就问:“二位叔叔,你们的鱼卖吗?”渔人回答说:“当然卖了,你要买吗?”渔人带的鱼很多,其中有条黄鱼最大。故尤对渔人说:“我买那条黄鱼,你们拿到寨上去给我母亲,牛还在坡上,我不能回去。”渔人说:“我们不知道你姓什么,家住哪里,你不跟我们一起去,怎么找到你母亲?”故尤说:“我姓吴,叫吴名尤。你们走进寨去,中间有组篱笆,到篱笆边朝后走有条小巷,沿小巷走看见一家门前栽三个大石头,那就是我家。我父亲已经去世,只要你们到那里,我母亲就在门口等了。”渔人说:“那就按照你说的走一趟,如果遇到你母亲就好,遇不到我们就卖给别人。”故尤嘱咐说:“你们卖给我母亲时,叫她先别忙杀鱼,等我到家再杀。”渔人说:“就按你吩咐的做,但你先把钱付了。”故尤说:“我现在山上没带钱,你们拿去卖给我母亲,她会付钱的,如果她钱不够,就叫她先到寨上跟人家借,等我回家再还给别人。”

就这样,渔人抬鱼进寨子去,先到一组篱笆,沿着篱笆朝后走到条小巷,走完小巷看见一家门口栽有三个大石头。渔人估计是故尤的家了,就在门口喊道:“有人在家吗?”听到喊声,故尤的母亲从屋里走出来问:“请问你们有什么事?”渔人回答说:“我们拿鱼来卖,路上遇见你孩子说要你买这条黄鱼。”尤母亲说:“我有儿子,但我儿子不会说话。”渔人说:“你儿子会说话,是他介绍找到你家的。他说走进寨先到一组篱笆,沿着篱笆朝后走到条小巷,走完小巷看见一家门口栽有三个大石头就是。”尤母亲说:“你们是不是合计来骗我老人的,自从他出生到现在我还从来没听他说过一句话。”渔人说:“既然你老人家这样说我们也没办法,但你家是他介绍找到的,他还说你们姓吴?”尤母亲说:“是的,我姓吴。”渔人说:“你孩子叫吴名是吗?”尤母亲回答说:“是的,叫吴名尤。那他长什么样?”渔人回答说:“他长得结实、高高大大的。”尤母亲又问:“他有几头牛?”渔人说:“他有三头牛,一头母牛,一头大水牯,一头小水牯,其中那头母牛的角朝前弯至下颌。”尤母亲想:这两人说的一切都对,但想到自己的儿子不会说话,内心还是不太相信,可又想到自己孩子既然会说话了,这却是个大好的喜事,再看那条鱼也花不了几个钱,如果这两人说的这一切是真,那不买鱼孩子回来岂不很失望?于是她问渔人说:“你们鱼卖多少钱一斤?”渔人回答说:“二钱。”尤母亲说:“我全都要了。”渔人转述故尤的话说:“吴名尤说你买得鱼后先别忙杀那条黄鱼,他说等他到家再杀。”就这样,尤母亲买了那条黄鱼,放养在水缸里。

下午,故尤放牛回到家来,开口喊母亲说:“母亲!我在寨脚遇见两个渔人,叫他们拿鱼来卖给你,你买了没有?”尤母亲听到儿子说话,高兴不得了。母亲说:“咦!你怎么会说话了儿子?”故尤说:“我很中意那条黄鱼,一激动就会说话了。”“那小时候你怎么不说?十多年来,我以为你不会说话了。”故尤说:“小时候祖先不让说,看到那条鱼我太激动,使劲用力表达就说出话了。那条鱼你杀了吧?”他母亲说:“没杀,我把它养在水缸里。”故尤说:“那好,现在也快黑了,我去河边把它杀来煮吃。”接着故尤拿鱼到河边去杀,他破开鱼肚,里面有一把剪刀,他取出剪刀,把鱼放回河水里去,然后回到家来。母亲不解地问:“怎么不拿鱼来煮吃?”故尤回答说:“那是条黄鱼,腥气很大,不好吃,我把它放回去了。”他母亲说:“不吃也罢,家里还有很多小鱼。”

故尤得到那把剪刀后,丢下放牛活,天天在家剪纸人。整整剪了三年,估计有几个亿,小纸人装满三个仓。母亲虽然很费解,但是由于故尤多年才会说话,所以也不敢得罪。母亲和寨人以为他得到剪刀后只顾玩耍,丢了正业,殊不知故尤却在暗施魔法,他念咒语使仓里的小纸人活跃起来,像皇帝养的千军万马,跃跃欲试。这些纸人只要把仓门打开,空气进去就会立即复活。但是纸有个弱点,碰不得水,一大有水浸泡,纸就会烂。为了使纸耐得水泡,他想用桐油来染。可是手中没有桐油,他只好到市场去买。故尤有两个妹妹,有些俏皮不懂事,为了让其他人不要擅自惊动他施魔法练就的小纸人,在离家之前他就嘱咐那两个妹妹不要让任何人靠近那三个仓。不说还好,这一说反而让他那两个妹妹起了疑心,更加感到好奇。故尤走后,她俩商量着说:“哥哥这三年来从不做活,天天把自己关在仓里,到底是在做什么,我们去看一下。”于是,她俩打开仓门来看。这一开,里面的小纸人活蹦乱跳地蹦了出来,千千万万,黑压压的占满一大半平地,惊天动地响彻云霄。故尤听到轰动的响声知道坏了事,他顾不上买桐油先跑回家来维稳。为了使场面不失控,他砍一把把米草棒撒向纸人,米草棒立即变成兵器。他挥起手中旗子朝东,纸人像千军万马一样涌向东方,挥旗子朝西就涌向西方,所有兵马一切听从他的指令,浩浩荡荡去攻打皇帝。皇帝跟苗族打了很多次战争,但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庞大的军队,皇帝真的有些害怕了。故尤趁机朝黄帝射去一箭,皇帝看势不对,把脑壳一低,帽子被打掉了,差点打中脑门,皇帝吓出一身冷汗,兵败退回。皇帝来到家后,他找大师来测算,那年那日那时打掉他帽子,说明某地已经产生苗王,但此人还有些欠缺,天还不能助他为天下大王。但也决不能轻敌,硬打肯定打不赢,还得求天神帮忙。皇帝接受大师的主意,他去求天神,请天神在皇帝和故尤开战的时候下大雨。接着,皇帝又向故尤开战,故尤带他的纸兵英勇应战,正在起得胜利的时候,皇帝咬他的中指,把血洒向天空,顿时天上下起了大雨,雨下三天三夜,把故尤的纸兵全部淋湿,这些纸兵湿水后个个使不起劲,皇帝像“猴子捏蚱蜢”一样把一头砍。故尤兵败如山倒,他回到家来说:“你们坏我的事了,我走时交代不能开仓,你们提前开仓,纸人还来不及染桐油,如果染好桐油就不怕雨水了。现在纸人遭雨水淋,全都烂了。”故尤交代苗人说:“要是我被皇帝捉去,你们千万不要伤心,更不能哭泣。你们看到我或想到我都说:‘我们苗王最狠,苗王天下第一’,如果你们说:‘害多了,我们本劝告你不要称王,称王会惹祸上身,’那我就爬不起来了。”

故尤兵败来家不久,京城里的皇帝就派兵跟踪来捉拿。故尤失去兵马,他只有向外逃跑。皇帝一直派兵追打,故尤累多了,他变成一个大石头,宽宽平平的。皇帝追到石头上,也是筋疲力尽,他对官兵们说:“太累了,我们停下来喝口水再追,有人看见他跑到这里了,现在也快黑了,估计他也跑不了多远。”皇帝正要坐下休息,故尤摇身一变又跑了。石头上的官兵倒满地下,慌忙爬起来说:“哎呀!这石头原来就是故尤啊,又让他跑了。”一些人忙拉弓箭,一些人忙拔战刀。砍也砍不着,射也射不死,故尤逃过一劫。第二次,皇帝加大兵力捉拿故尤,故尤寡不敌众,又逃跑。跑着跑着,故尤累坏了,他在河边变成一棵大树。皇帝追到树脚,也累倒了,皇帝说:“实在太累了,我们先在树下歇息,喝口水在追。”正当皇帝坐下的时候,故尤摇身又跑了。人们叫嚷着说:“哎呀!这棵大树是故尤啊,又让他跑了。”皇帝又追打,砍的砍,射箭的射箭,打不死故尤。整整追打了三年,还是没有把故尤打死。皇帝收兵来到家坐,他去找大师来算。皇帝对大师说:“故尤没有兵卒,但是我们的人怎么也捉不到他,这其中是不是还有原因呢?”大师又拿日子来左推算右推算,找不出原因,大师突然想到故尤的祖坟,他对皇帝说:“我们到故尤的祖坟去看一下。”他们走到故尤的祖坟去看,大师惊叹着说:“原来他坟山太好了,四周山脉朝向坟山,照这样下去,你们永远追不到他的。”皇帝问:“那我们怎么办?”大师说:“你再次请求天神来帮忙,那才捉住他。”皇帝又咬住中指洒向天空,雨又下三天三夜,把故尤的坟山塌去大半。

坟山塌后,皇帝捉到了故尤,把故尤杀了,拿故尤头挂在京城上面,三年还在滴鲜血。血滴到地上,蚂蚁筑巢越来越高,快要接上故尤头颅的时候,皇帝来把泥土踩下去。夜晚蚂蚁又磊,早上皇帝又踩下去。皇帝说:“我把故尤杀死了,去叫他母亲来看。”故尤母亲到现场去看,见是自己儿子头颅,他母亲很伤心,边哭边说:“这次皇帝杀死我儿子,我儿子不好了。”母亲这一哭,头颅立即衰败。故尤没有灵气了,他变成鬼神使皇帝女儿犯病,病痛三年。皇帝怎么医治也不好,他又找大师来算,大师到阴地去问皇帝祖先,得知是挂在京城上故尤的头颅作鬼。皇帝说:“故尤的头颅作鬼,那怎么办?”大师说:“要一头两百斤重的猪来解,把他的头转放到他的身上去就可以了。”皇帝按大师的说法找一头大猪来杀,破开猪肚取下内脏。就在这时候,故尤头颅飞去接在猪颈上,猪身人头专进水里去了。走时他对在场的人说:“我故尤走了,等哪年榕树枝叶连接地下,那年我再返回人间。”

笔者的话:故尤是苗族故事,流布于榕江县古州镇周边苗寨。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各地方讲述略有区别,习惯于偏向其本土,爱把它说是当地的故事,有的说在榕江,有的说在定旦,还有的说在滚仲,使其产生不同的地方名字,然后把皇帝坐的地方一贯是北京。此外,故事本身也有多个名字,有的地方叫故尤(ghet yus),有的地方叫尤官(ghet wangx yus),还有的地方叫魔夺恩几(mos dos ongd jil),这个版本区别较大,不知主人公是否也是故尤。由于故尤后来变成猪下水去,还有的地方把故事名字叫《猪侯武》等。我记录的这个版本是由古州镇三盘苗寨苗族卧堆保护项目州级传承人龙老拉讲述,还有录音。

作者:王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