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脱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调理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等病症。黄芪又名黄耆,耆就是德高望重的老者。这说明黄芪在补气健脾方面还是很有权威的。
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黄芪容易受潮、发霉和虫蛀,应置于通风干燥处,并经常检查。少量黄芪可放冰箱冷藏保存。
食用宜忌:实证及阴虚阳盛者忌服。尤其是高热、大渴、便秘等患者忌服。孕妇不宜长期服用。切记!用药前请咨询专业医生。
曾有一位56岁的朱阿姨患有肺结节,朱阿姨经多方打听,远房亲戚告诉她黄芪水的养肺效果不错,已经有人食用之后疗效明显。于是朱阿姨在未经专业指导下竟坚持喝了3年的黄芪水,并坚信自己也一定能消除肺结节。
朱阿姨在服用黄芪水期间并没有去医院复查过,之后她咳嗽加剧,无奈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她的肺结节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增大了,在问诊时才发现朱阿姨一直是大量服用黄芪水,医生坦言道:黄芪虽然是药物,对病症有疗效但不宜滥用,并不是所有肺部病症都可以服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黄芪虽然作为一种肺部中药,具有补气养血、清肺化痰的功效,所以对于患有肺阴虚以及肺气虚病症的患者有一定的调理功效。但是对于肺结节患者黄芪并没有什么作用。治病还是需要对症下药的,长期服用黄芪会引起上火,以及高血压等并发症,会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
分享黄芪的5种搭配,补中益气,升举阳气,利水消肿,固表止汗
1.黄芪 白术
作用:黄芪补中益气,利水消肿,白术以补气健脾为主,两药合用补益之力增强,且两药都归脾经。加防己利水湿。
适宜:脾虚气短,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气虚水湿失运的浮肿,小便不利。慢性肾炎浮肿,尿蛋白质长期不消者,如防己黄芪汤。
白术
2.黄芪 人参
作用:黄芪为补气升阳之要药,人参大补元气,合用之后补气之力显著。
适宜:气虚较甚以及脾阳不足,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的人群。
3.黄芪 五味子
作用:黄芪补肺气,益卫气,固表止汗。五味子上可敛肺止咳,下可滋肾。
适宜:肺气虚弱,咳喘气短。
4.黄芪 百部 地龙
作用:黄芪补益肺气,百部止咳化痰,无论新旧,寒热均可配伍,地龙清肺热而平喘,现代药理学研究有一定的解痉、平喘作用。
适宜:慢性支气管炎,颇有效。
百部
5.黄芪 当归
作用:黄芪补气力强,当归补血活血,两药合用能补气以生血。
适宜:气虚血亏的面色萎黄,神倦脉虚等。
当归
食用黄芪:
1、参芪大枣粥
材料:黄芪15克,党参10克,大枣30克,粳米100克。
做法:黄芪、党参煎水取汁,与大枣、粳米 一同煮粥食。
功效:此品有补脾益气的功能,可用于脾虚气弱、体倦乏力、自汗、饮食减少等症。
党参
2、芪苓鲫鱼汤
材料:黄芪50克,茯苓30克,鲤 鱼1尾,生姜、盐适量。
做法:鲤鱼洗净,黄芪、茯苓以纱布包扎,加水同煮,以生姜、盐调味。饮汤吃鱼。
功效:此汤有益气补肾、利尿消肿、利湿等功效,可用于脾气虚弱、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茯苓
注意:用药前请咨询专业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