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对吗(共情是修养还是技能)(1)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共情已由一个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变成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谈到的一个词语。共情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有极高共情能力的人,也是情商很高的人。那到底共情是一个人具有的内在的修养,还是一个后天需要学习的技能?

我观察了好久,有的人没有学习心理学,但她注重自己的成长,修养很好,共情能力也很强。有的人学习了心理学,但只是作为一个技能在学习,而没有很地运用发挥出来。有的职业需要发挥共情,比如演员需要共情到角色的感受,才能完全地阐释出角色的特质来。

其实我们不需要学习如何共情,都会在亲人朋友疼痛的时候,自己也感觉心里好疼。可见,共情是我们天生就具备的一个特质,只是后来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自己的观念,这时内心的感受反而被头脑中的观念所带偏,反而内心无法与对方产生共情。这有点类似于阳明心学的“心即理”的思想,意思就是心里因为有私欲或是自己的念头而蒙了灰尘,无法感应到对方,所以也就无法共情了。所以,共情,还是需要学习和练习的。

总之,共情是我们必备的修养,在必要的时候也是一个技能,当然,它需要你是真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