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中学时读过的《核舟记》吗?它应该是各种版本语文课本里的传统篇目。

因为不同的编排用意,它有时候出现在说明文单元。于是很多同学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拿它当说明文读了,于是可能会按部就班地锁定说明对象,然后梳理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最后体会事物的特点——工艺之巧。

但在部编版教材中,编者却将它放入八年级上册,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诗经>二首》等篇目放在同一单元。很显然,这次编者没有把它当一般文章来看,而是拿它当文学作品看待了。

事实上,《核舟记》被收入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就是它的笔调,它引人入胜的题材,才跟《徐霞客传》、《柳敬亭传》等既写真人真事,又带有一些奇异的情节或不寻常的人事等作品搜录在一起。

既然是文学作品,不读出文学艺术性当然是不对的。故,我认为,要换种眼光来读《核舟记》了,对王叔元所雕的核舟,也要换种眼光来欣赏,不仅要体会到它在工艺上的精微巧妙,更要领会到它在艺术上的高超神妙。

比如文章第1段,作者交代奇巧人王叔远曾送给自己一件雕刻艺术品,特意点出艺术品的表现主题——大苏泛赤壁。

文章第2段(内容如下):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核舟记需要背诵吗(核舟记的不同读法)(1)

这是长度不到一寸,高大约有两粒黄米那么大的材料。王叔远在如此微小的材料上表现大苏泛赤壁的主题,他是怎么表现的呢?

在船舱部分,通过舱顶的箬蓬、八扇活动的小窗及相对的雕栏先突出手艺人的雕工之精微,技艺之高超,同时表现人物的处所——泛舟在江上。不但如此,八扇小窗上所刻16字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也不仅是为炫技——这两句出自苏东坡《后赤壁赋》和《赤壁赋》的句子,一下子将这件艺术品置于一个有高山、月亮、江水、清风的开阔空灵的背景之中。让“大苏泛赤壁”的场景缓缓展现出来。

接下来作者描写了核舟船头的三人。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除了苏东坡外,其他两人分别是黄庭坚和佛印,他们都是苏轼在黄州生活时期的好友。作者对三人动作进行了传神的描摹:阅、执、抚、指、语等动词写出苏黄二人的闲适和专注之态,让人联想到他们泛舟赤壁之上,时而沉浸思考,时而探讨切磋,时而吟咏品味的生动场面。而袒、露、矫、昂、卧、诎、支、竖等动词又精准勾勒出佛印不同凡俗的洒脱惬意之态。通过他的“矫首昂视” 意在天外的神情,让我们联想到辽阔的江天与两岸迷人的山色。

核舟记需要背诵吗(核舟记的不同读法)(2)

核舟记需要背诵吗(核舟记的不同读法)(3)

对船头三人的描摹,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人物各自栩栩如生的特点,也感受到他们的深厚情意和他们行为的高蹈脱俗。

再来看舟尾。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需要背诵吗(核舟记的不同读法)(4)

横卧一楫。说明船桨已停止划动,小舟在随波飘荡。舟子,一个“倚、攀、啸呼”,一个“执、抚、听茶声”在动作、神态的精准描摹中,静者的悠闲自在,动者的平静专注如在眼前。

作者对船上陈设布局及五人不同动作神态的描绘,给我们展示了大苏泛舟赤壁的鲜活场景和轻松愉悦的气氛,传递出明月东升,江天一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深远意境。传递出自在闲适的生命状态。

核舟记需要背诵吗(核舟记的不同读法)(5)

最后,介绍船背上的篆章,其中“壬戌”二字,又与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暗合,引人联想到大苏泛舟赤壁的夜晚。

读到这里,我想,将《核舟记》定为状物小品文比视作说明文更能体现它的价值与魅力。作者不仅准确描摹出工艺品的造型特征,突出它的“巧”,更通过传神的白描,传递出人物的神韵,鲜活的氛围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这才是这件作品的“妙”处,也是一件艺术品的灵魂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