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都没有发现,很多饭店都没有那种2升的可乐,只有500毫升和1.25升的可乐,这是为什么呢?

“锚定”效应

其实简单来说,这个1.25升的可乐啊,就起到了一个“锚点”的作用。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你去商场买彩电,有两个款式供你选择,一个是40寸的彩电,售价是3000块钱;一个是60寸的彩电,售价是5300块钱。

快餐店里的可乐是什么(饭店为什么只有1.25升的可乐)(1)

你会选择购买哪款彩电呢?很多人都会考虑很多,比如家里的客厅有多大?适合多少寸的彩电?观看距离是否合适?彩电的配置是什么样的?优惠力度如何?

以上问题,都会成为顾客所考虑的东西。但如果这时候商场又推出了一款50寸的彩电,而售价呢,是5000块钱。这时候你怎么选择?你会觉得50寸的都要5000块钱,而60寸的呢?只贵了300块钱,那60寸的也太划算了吧?有了这么一个对比,前面你考虑的那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于是呢,这台60寸的彩电就被你搬回了家里。

现在说回可乐这件事。大家都知道,超市里面有三种可乐,分别是500毫升、1.25升、2升。而售价呢,分别是3块钱、5块钱、6.5块钱。很多人看了这个价格之后,都会选择把2升的买回家,也是因为有了这个价格的对比。所以啊,1.25升可乐的存在,根本不是为了让你购买,只是单纯起到一个对比的作用罢了。

那超市里面那些1.25升的可乐卖不出去,怎么办呢?总不能放着过期吧?肯定要另外找渠道销售出去,所以啊,饭店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这种逻辑,也很适合运用到我们平时生意的经营上面去。

快餐店里的可乐是什么(饭店为什么只有1.25升的可乐)(2)

生意场上的“船锚”

我有个卖净水器的学员,他主要负责两款净水器,一款的售价是1688块钱,是基础款的,这种净水器的提成不是很高。另外一款的售价是2588块钱,这款净水器是新款,所以给出的提成也更高一点。

作为销售,我这个学员肯定想多拿提成啊,于是每当每次去推销的时候呢,他都是一个劲地推销新款净水器。可惜,最后大多数顾客都只选择基础款的,搞得他也拿不到多少提成。为此,他还特地想了很多办法,可不管他怎么给顾客讲解功能,顾客都一副“你说得很好,可是我不听”的样子,他就算把零部件都拆了下来,顾客也不听,反正顾客只是一心选择自己觉得实惠划算的款式。

后来这个学员也是没了办法,就找上了我,我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再去找领导申请一下,多负责一款净水器。我这个学员也很无语,说:我现在负责两款净水器都很头大了,要是还再负责一款,可不是更累?哪里有这个精力呢?

案例中采取的“小招”是本专栏收录的营销智慧中很少的一部分,如果你现在经营困难,如果你缺少顾客,如果你的产品卖不出去,不妨可以在专栏合集中找找是否有适合自己的行业,看看聪明人是怎么做生意的。

可等到我给他解释完前因后果之后呢,他也明白了。这其中的逻辑也非常简单,只要他再找一款功能不如新款净水器,但是价格却和新款净水器差不多的老款,之后每次去给顾客推销的时候呢,都把老款介绍给顾客,之后再给顾客介绍新款。

在顾客看来,这个老款的功能也不怎么好,可是售价却要2300块钱。而那个新款呢,功能好得多,售价却只要2588块钱,这么一对比,顾客肯定选择新款啊。

快餐店里的可乐是什么(饭店为什么只有1.25升的可乐)(3)

“船锚”抛得好,老板自然赚钱

在我们的大脑之中呢,是没有一个叫做“价值计算器”的东西,就像你去买可乐,有几个人会去计算每毫升可乐的价格,然后再去选择自己要购买的款式呢?虽然有,但确实很少。显然,这类顾客肯定也不是我们的潜在顾客。

很多人在消费的时候,都讲究一个“性价比”,它既然叫做“比”,那就说明,得有一个比较才行。有了比较,顾客才能做出最优的选择,而控制这个“对比物”呢,就是老板的事情了,老板的“对比物”设立得好,那么完全可以在潜力是里面去操控顾客的最终选择。

有人说,你这不是投机取巧吗?其实啊,做生意,不仅仅要掌握大局观,在细节处我们也要把控好每一点,掌握一点小手段,就能让你有赚钱的机会,你干不干?当你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多去看看聪明人是怎么做生意的,别人的经验,就是你成功的阶梯。

当然,这里举的活动(行业)案例只是很少一部分的方法,我的专栏里还有更多的关于实体店经营的策略、机会以及“套路”。并总结了上百个现在最前沿的赚钱行业以及新门类。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点击查阅有没有适合你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