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西安劳动公园附近的地下,深藏着这样一处名叫思后园的地方,这思后园中长眠的就是侍奉汉武帝49年的皇后,卫子夫。因为晚年和儿子一起策划诛杀江充,这位有着乌黑长发的美人,走向了上吊自尽的结局。当年尚衣承宠,如今却孤独地埋葬在思后园,这无法善始善终的结局让人很难不同情。作为一个妻子,卫子夫其实真的很合格,因为她给予了汉武帝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后悔吗(卫子夫侍奉汉武帝49年)(1)

军事上的引贤

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上,皇后家的外戚大多都是脑满肠肥、碌碌无为之徒。然而,有这样两位将军却是例外。作为外戚,他们一个谦逊稳重、一个少言不泄,两个人都凭借着突出的作战能力和人格魅力,赢得了满朝文武和百姓的好感。他们就是被称为帝国双臂的卫青和霍去病。

卫子夫得到汉武帝宠幸之后,卫青作为卫子夫的弟弟也得到了一份给事建章宫的工作。可见,最初卫青给汉武帝的印象还只是妾室的弟弟而已。然而,不久之后,卫青就凭借自己的战功引起了汉武帝的重视。第一次前往匈奴作战,卫青就斩杀了几百个匈奴人。此后,卫青更是屡建奇功。后来,又因俘虏了匈奴右贤王手下的15000多名男女和几百万牲畜,而成为汉朝的大将军。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后悔吗(卫子夫侍奉汉武帝49年)(2)

对于匈奴人来说,谦虚的卫青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卫青还有一个外甥更加出色。卫子夫成为皇后之后,十八岁的霍去病凭借着皇后外甥的身份,成为了侍中。对于霍去病,《汉书》的记载还是比较客观的。它毫不避讳地指出了霍去病的外戚身份,也骄傲地记载了霍去病的战功。在成为西汉的大司马之前,霍去病率领西汉的将士斩杀了七万多匈奴人,捕获了韩王等匈奴贵族。青年的实力,锐不可当。

一直到今天,卫青和霍去病都是许多人谈起来就称赞不已的名将。因为有了他们,武帝获得了许多匈奴的牲畜,更获得了边境的平安和让匈奴胆颤的威名,西汉的版图因此得以扩张。尽管卫子夫没有亲自带兵打仗,但是没有她与汉武帝的因缘,没有她的引荐,卫青和霍去病得到机会还是很难的。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后悔吗(卫子夫侍奉汉武帝49年)(3)

子嗣上的传承

汉武帝青年时期没有子嗣,这让皇后陈阿娇花费几万金去治不孕之症。诸侯王没有子嗣,封国就会收回中央。皇帝没有子嗣,江山就意味着落到外姓手里。好在一份不一样的爱情在等待着汉武帝,在平阳公主家里,汉武帝邂逅了卫子夫。入宫后的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刘据诞生之后,汉武帝因为得到孩子大喜过望,甚至让人拜神祈祷。

尽管后来汉武帝的长子刘据和刘据的儿子刘进都因为武帝的猜忌死在了巫蛊之祸中,但是好在刘进的儿子刘病已活了下来,成功延续了汉武帝刘彻的血脉。刘病已成为汉宣帝之后,改名刘询,继承了汉武帝开疆扩土的精神,两次与匈奴作战。公元前71年,宣帝统治下的西汉军队抓获了几千个匈奴人,恢复了曾祖父的荣光。因为如此武力,使得匈奴的单于们开始更倾向于与汉朝和解。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后悔吗(卫子夫侍奉汉武帝49年)(4)

更重要的是,汉宣帝延续了武帝的法统。一些大臣因为巫蛊之祸以及抗击匈奴时造成的民生凋敝问题,认为武帝不应该享受谥号,不过宣帝坚决的让汉武帝有了谥号,得到了太庙的祭祀,这对汉武帝的历史评价其实非常重要。

另外,在经济社会统治上,宣帝也维护延续了汉朝的江山社稷。根据《汉书》记载,宣帝在位时调节经济,百姓安居乐业,农民每年都能收获不少粮食,得到实惠。可以说,宣帝这位重孙,实现了武帝后代的荣耀。而作为宣帝的曾祖母,卫子夫实在是功不可没。从这点上来说,没有卫子夫,甚至就不会有宣帝,甚至有可能没有接下来的西汉延续。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后悔吗(卫子夫侍奉汉武帝49年)(5)

风平浪静的内廷

武帝中年到晚年时期,在后宫安置了许多妃嫔。从王夫人再到李夫人,风姿绰约者众多,足足有四十多人。宫里女人多了,自然少不了争斗。然而,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和这么多女人共处,卫子夫竟然还能在皇后的位子上屹立不倒,时间长达38年。如果不是后来被卷入巫蛊之祸,估计卫子夫还能做皇后做很久。

卫子夫之所以能够统领后宫多年,想来还是因为她本人有着出色的管理后宫的能力。卫子夫为皇后时期,妃嫔很少生事,武帝后宫频繁传出婴儿哭声。作为一个皇后,不因为嫉妒而生事,进而滥杀无辜,这是非常难得的。正因为这份贤德,作为皇后的卫子夫为武帝减轻了许多内宫方面的压力,可以说尽职尽责了。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后悔吗(卫子夫侍奉汉武帝49年)(6)

总而言之,卫子夫虽然没有显露出色的文学天赋,也没有像吕后一样展示过执政能力,但是因为她的出现,汉武帝才在军事上得到了人才,在传承子嗣上得到延续,在后宫上没有后顾之忧,可以说,卫子夫给汉武帝带来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

现在看来:卫子夫简直是个福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