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名人王子猷,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有一次他租借别人房子居住,进院后马上让仆人种竹子朋友说你也住不多久,为何要种竹子?王子猷说:“不可一日无此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古人为何如此看重竹子?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古人为何如此看重竹子(为什么古人每天离不开竹子)

古人为何如此看重竹子

晋代名人王子猷,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有一次他租借别人房子居住,进院后马上让仆人种竹子。朋友说你也住不多久,为何要种竹子?王子猷说:“不可一日无此竹”。

宋代苏东坡到杭州做官,写了一首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为什么宁可不吃肉也要种竹子?为什么居住的地方没有竹子就是俗人?

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称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竹子的特性和品质有哪些?

第一,竹子有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严冬的冰雪酷寒,竹子依然郁郁青青,其顽强的生命力,喻前贤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

宋庠(宋)有一首《咏竹》:

嵇阮生平忆共游,此君高节最凌秋。见童少作并门骑,千亩留封渭水侯。

宋庠说,晋代竹林七贤嵇康阮籍等,为什么要到竹林聚会?因为竹子的品格气节同他们的人格气节相通。

例如嵇康,真是一个高风亮节铁骨铮铮的男子汉。黑暗的司马氏朝廷要他做官,被他臭骂了一顿。部长钟会带着大队随从来村里拜见他,他正在打铁不搭理,老子不尿你。在朝廷的刑场上,他在被杀头前神情从容自若,还弹了一曲《广陵散》。

所以,嵇康阮籍等大名士才经常在竹林聚会,被称为“竹林七贤”。

第二,竹子有虚怀若谷的美德。

徐庭筠[宋]《咏竹》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竹节,气节也,最为古人所看重。这气节是基因,是天赋,终生不可改变。当它拨地而起长到凌云之高,竹子仍然是中空的,象征人物的虚怀若谷。用今天的话说,世“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或者表述为:地位低时,把自己当人;地位高了,把别人当人。

这“虚心”是传统美德,也是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

有人经商暴发了,立刻牛X;有人升官了,得意忘形。这样的人迟早趴下。海尔集团做大,掌舵人张瑞敏仍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周恩来设宴招待外宾,席间把厨师请出来表达感谢。清晨在大街上遇到环卫工人,主动上前握手道辛苦。到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遇到的门卫曾是国军老兵,周恩来主动上前握手问候。老兵热泪盈眶,一个大国总理,居然瞧得上我一个看门的。所以,几十年中国政治风波险恶,别人在浪涛中沉浮,唯有周恩来,那在党政军和百姓中深厚的人缘,没有任何人能撼动他。

第三,竹子有柔韧的个性

狂风吹来随风低伏,风过后马上挺立。你狂风力强,但无法摧折我。这是“以柔克刚”的生存哲学。

中国哲学认为:“刚则易折,柔则易存”。

加拿大有一对夫妇,结婚后几乎天天吵,最后谁都忍受不了,决定离婚。

但毕竟是相爱结婚的,咱俩好合好散吧,于是到魁北克的山林中做最后一次野游。来到山谷中看到很奇怪的景象:东面山坡全是松树,西面山坡则是杂树。一夜大雪,清晨推开帐篷门一看,东坡松树枝上挂满雪后,松枝受压力弹起抖落了积雪,夫妻俩陡然彻悟,拥抱着大笑,再也不提离婚了。

为什么西坡杂树?西山挡风,雪落到枝头很少,东坡也曾有杂树,但雪在枝头积累多了,杂树树枝没有弹性而折断,最后只剩下树枝有柔性有弹性的松树。咱们小两口都强势,有了矛盾谁也不妥协,才闹到离婚地步。今后我们都柔情似水吧,好日子在后头呢!

假如这夫妻俩读到老子说的“柔弱者生之徒,刚强者死之徒”,早就到中国留学来了。

第四,竹子有厚积勃发的特性

竹笋发芽后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但是它的根须在地下密密麻麻。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这启迪世人:没有足够的积累,不要急于成功;只有积累深厚,达到临界点,就会迅速成长,一鸣惊人。

第五,竹子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它扎根的土壤是贫瘠的,生长在风吹雨打的环境中。但是它在千击万磨中,反而更加坚劲。史上最脍炙人口的是郑板桥的咏竹诗,他画了一幅竹子,题诗《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唯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才能“及凌云处”。

观赏竹子,我们的面前站立着一个哲学家。

竹子的潇洒超群,卓尔不凡,凌寒沐雪,坚贞不屈,高贵气节,凌云之志···具备人间仁人志士的所有美德,回答了王子猷、苏轼说的“不可一日无此君”。

【注】节选自李显卿《中国古代诗词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