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贾体字文/党眉清

贾平凹老师跌跌撞撞一路走来,实属不易!没平台、没人脉、没资历、没颜值……但,恰恰同《丑石》中描写那样,百无一用,沉沦不得志,被人百般践踏尊严,风吹雨淋被生活调戏。

平凹老师他的丑似乎像西北名丑,秦腔名丑——乔慷慨老师的美丑是足以惊动艺术星空的。乔,一个是动丑,贾,一个是文丑。一个是动丑运用舞台艺术、四肢表情、演艺人的喜悲哀乐。一个是静丑,用手中笔描写入木三分,描写刻画人世间人性丑恶。乔老师的美丑,让人瞬间爆发出肺腑哄堂大笑。

贾的古体字(品味贾体字)(1)

贾老师的“丑石”不动声色的美丑精神却让人折服。在灵魂深处得以淬炼升华,笑看人生与浮华,给人无限扩展想像空间。有些人靠字而成了名人,王羲之是有了字而成名于天下。有些人靠名人效应,而一字值万两金,因为在中国读书的、不读书的,识字的,不识字的都听说过贾平凹大名,聆听了他数以万计许多版本传说故事。而他的字也浸润成了名人字画龙虎榜状元。

平凹老师,荣辱不惊、炎凉看淡,热嘲冷疯、沉默不辩,以凡者自居,以无能自喻历四时,经风霜!他虽来自凡间!虽来自草根!虽因政治命运父受牵连!虽生性懦弱被按女劳力一样记工分!但即使做草根,却将草做到了极致!做成了"灵芝草"荟翠成了"冬草夏草"。贾平凹表面一片荒芜平淡无奇!实则,如同迪拜沙漠中石油,陕北煤气田矿藏,表面荒芜实则内心纵深处却储蓄让人张眉结舌的宝物。如古董般、如越王剑,兰亭序!他的藏品每件宝物都是限量版中的绝版,他的每幅字画都不轻易授人!在《西游记》中唐僧一行在最后面见如来后取经本时,一真一假经书的故事,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潜规则。取经人先是没给经书管理者好处费,取了假经。后来有人点拨送上唐僧用过紫金钵才换回真经。真正诠释了法不轻传,字不白送真谛。越是不想送字,越不想被打扰,平凹老师的字定价越高,反而成就了他在全国书画界、文学创作界,书法界无法超越“天价字”,一字值万金,一字难求,“洛阳纸贵”神话在古城西安得以克隆重演。

贾的古体字(品味贾体字)(2)

品味贾体字,我发现贾体字拙中见秀、平而不凡,人人都说贾体字没有起笔,运笔,顿笔!但恰是这样弱点,却成为贾体字无法假冒的"国际防伪"标签!

许多书画大家,十分珍爱自己的印信,视自己各类印章为生命,但他们往往在自己印章上有意留个缺口用于防伪,“十全九美”却是艺术最高精髓内涵。许多书法大家字写的龙飞凤舞,张牙舞爪,如同春节印刷体对联般,点画丰润、撇捺柔美,弯折得体,但如若没有署名,却不知‘那位大神佳作!他们只是一种对艺术高仿。

贾的古体字(品味贾体字)(3)

贾的古体字(品味贾体字)(4)

贾的古体字(品味贾体字)(5)

“若不撇开终为苦,各能捺住即成名。”艺术创作其实就是要走出模板,走出千篇一律,从平民视角到个性张扬,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实属不易。而贾体字自成体通,贾体字自成风格、自成宗教、冶炼成章、独成门派、拙中不俗,凡中禅韵,起笔便笔力遒劲,笔画均匀。他的缺口成就了他别人无法高仿的绝技,如同人民币上无法逾越防伪烙记。

贾体字法度严谨,结构清秀,墩厚霸气,大小得体从不扭捏,从不纠缠,行笔流畅,气韵绝佳!字若其人,古人云"巧食不如拙长"。"拙"却是书法最高境界的比拟,将字写成拙体,孩童体将字像高筋粉的扯面揉搓到位,每次拉伸都惊艳双眼,每一次重摔掷地有声!每每欣赏平凹老师的字缺点却成了优点!不用署名一眼便能认出来!

《道德经》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王者独尊不怒自威。文章好的人,字未毕好!字写好的人,文章未毕好!能持枪上马,未必能著书写诗出良谋划神策!能出谋划策,未必能上马提刀杀敌!但,大元帅、大将军往往却是既能文也能武,有勇也有谋,能将人心拿捏分寸到位,既效忠于天子、也要恩威并重于部下,还要和善于民众深知鱼水情深。恰恰平凹老师将习字,习文两者兼修,竟修炼成为内穿武将金甲金盔,外披文官官袍,头戴紫金冠,身披滚龙袍。成为在文化艺术界如同藏民只穿一个袖管端坐文坛首座的文化元帅。

贾的古体字(品味贾体字)(6)

贾平凹的书法作品,众说纷云,有人说一文不值,却一字难求。有人说价值连城,却难寻觅真人真迹。贾平凹作为一个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家,近年来他在书法界一度是上了热搜、一直是各大媒体平台、各网络首页置名模置顶热推。又如同高档服装店玻璃橱窗里的模特成为招牌吸人眼球。这些字画生意无非围绕着是非好坏,价格高低。贾平凹老师,这个书法作品价格也是一涨再涨,持续升温。据说现在一幅字能卖12万元。体检的话是一个豪富炫富模式,平民只能咽下渴望的口水望尘莫及。

对于贾平凹的书法成绩,我是持肯定态度,我认为他写出了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定制化交易市场。字画的收入使他从此写书也没有了顾虑,也不再考虑市场,放开了写。当前已成为中国文坛写作界的常人无法超越写作劳模。

中国书法从大范围去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书法家,就是纯书法家写字。二类是画家,就是画画儿,顺带着也习字。三类是文人,就是习文、作家写的字。那么,毫无疑问,贾平凹的字应该归顺到文人里头。

贾平凹书法当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特有气质,或者说那种气象,说得具体一点的话,就是一种朴素而高尚的感觉,那种质朴极像藏民编织的纯手工牦牛毯,不仅美观实用,而且真材实料质地经得起岁月考验。佛毯一般一但铺展,就与天地同辉、日月相映,与天神相通,直达艺术天庭。

平凹老师身上还有着刘文西老师一样的质朴的农民情节,就是这么一种黄土情节、亲民元素。他无论写书还是写字,可以说写出了农民的本色,写出了接地气的本色。而有些书法家把字写得连鬼都不认识。

因此,我认为评价贾体字,就像是观摩罗浮宫大浮雕,到处彰显是他书法凸显出来的棱角分明、曲直有序的精神风貌。他的用笔是技术层面。他的用笔有一个特征很明显,一直是中锋提笔,从不用侧锋,腕力过人,干净利索,没有什么修饰,所有笔画粗细均等,基本上都是一个粗细。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他的书法几乎没有折叠。

说到贾体字书法的精神境界、精神风貌,我还想多说几句。那种气氛,那种味道,不是你苦学苦练就能够做出来。说白了,他不是写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它是养出来的、是盘出来的。就跟拍快手,盘手串、把玩文核桃一样。经过长期的时间侵蚀、浸润,逐步的形成了一种艺术氛围风貌,形成历史沉淀的包浆。贾体字是无法催熟与速成的。如果把甲片化的成绩拔高一点儿说的话,贾体字的书法坐标,市场价值是当代国内文人书法的最高峰。

贾的古体字(品味贾体字)(7)

“我把我的字看得烂贱如草”,贾平凹曾自嘲写过一篇关于自个写的字的文章。苏东坡是他最向往的人物,他无所不能,能无不精,但他已经死在了宋朝。他的不幸是活在了把什么都越分越细,什么里都有文化都有艺术的年代,所以,字就不称之为字,称书法了。食之精细,是胃口已经衰弱,把字纯粹于书法艺术,是我们的学养已经单薄不堪。越是单薄不堪,越是要故弄玄虚,说什么最抽象的艺术呀,最能表现人格精神呀,焚香沐浴方能提笔呀。

通过细品贾体字,从中也悟通透了人性。人生最美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沉默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一言难尽。岁月不声不响,平凹老师不慌不忙,在凡俗的烟火里,愿贾老以素心阅来日方长,愿他全力以赴奔赴白纸浓墨的槡田,更愿他晨昏相依、四季欢颜,心悦体康,风轻云淡恬静生活。“手持清风待明月,眉挑烟火过人生。”

“不品人间酒,不知其中醉。不陷世间情,不知其中泪。”大写的人生,跌宕起伏的挫折,平凹老师从跌落万丈深渊,到置顶佛塔之尖,平民出身,遭受情感淹泡,曲折经历铸就他不同凡响的声名远扬。

从贾体字中品出:生命就是一段旅程般短暂,不堪回首。将时间浪费在有品位、有境界、有激情的事情上,无须取悦世俗眼光 ,无须修改本色。不忘初心,壮志不移。

“质朴、憨厚、少言”是山里人给平凹老师最深记忆。他仅用手中一枝秃笔,如同悟空拥有了如意紧㧜棒,一路走来降魔除妖,过五关斩六将。

贾的古体字(品味贾体字)(8)

他在名利的战场上一路拼杀,背负父母梦想,托举生活重担,碾展生命价值。在家长里短中读懂人间烟火尘埃,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狗零鸡杂、儿女情长,细微处显尽人间百态,平凡中道尽喜乐悲欢。

本文图片作者提供。

贾的古体字(品味贾体字)(9)

作者简介

贾的古体字(品味贾体字)(10)

贾的古体字(品味贾体字)(11)

党眉清;中共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宝鸡日报》通讯员、陕西省摄影协会太白山分会会员、《中国建材报》特约记者、今生缘婚庆传媒公司总经理。作品在《宝鸡日报》《西安晚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陕西科技报》《中国乡村》《中国建材报》中国作家网等报刊媒体上发表,散文及文学作品在多次评选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