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户口在农村可以落户吗(农村大学生迁户口)(1)

封面图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农村大学生的户口迁移”问题,之所以强调农村大学生,是因为农村大学生的户口迁移争议比较大。客观地说,每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确实应该求同存异。整体来看,它的影响很深远,值得做专题研究。相信我们这个视频,应该能够帮助大家建立一个理性的认知!

这一段并不短暂的历史,虽然没有公开的官方记录,但我莫名地相信一定有相关的部门在认真做这方面的调研,否则,又怎么可能制定出符合实情的相关方案呢?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我们把这段跨度达71年的大学生户口迁移史,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1年~1995年):统包分配阶段。

大学生户口在农村可以落户吗(农村大学生迁户口)(2)

网络图片

这段时间有44年之久,也包含高考中断的10年(1966-1976年),高中的时候,被校长称为小华罗庚的家父,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很幸运地和高考擦肩而过。

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一般从业人员有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就属于“干部“。所以,考上大学,身份就成了干部,原籍农村的大学生入学之后,户口必须迁入学校,不再具有村民资格和相应的权利。同时,他们可以获得这些干部待遇:

1. 生活上全包:吃饭、住宿这些生活开支,都不用操心了,免费。

2. 享受学生补贴:不用花家里一分钱,学校还会给一定的学生生活补贴。

第二个阶段(1995年~2003年): 我们把它叫作自由择业阶段。

大学生户口在农村可以落户吗(农村大学生迁户口)(3)

图片源自网络

这个时期,我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高速转变,为了应对人才要素的需求变化,不再对大学生统包分配,也取消了干部待遇。但是,户口政策并没有做出对应调整,农村籍的大学生入学之后,户口还是必须迁入学校,不再具有村民资格和相应权利。

也就是说,他们既没有享受到干部待遇,也丢掉了村民资格和权力。如果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或个人选择把户口迁回原籍,也不再是农业户口,而成了非农户口。

第三个阶段(2003年以后):也就是所谓的自由迁移阶段。

大学生户口在农村可以落户吗(农村大学生迁户口)(4)

图片源自网络

这个时期,户口政策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入学时户口迁移实行自愿的原则。

如果选择保留农村户口,那么村民资格和相应的权利不变;如果选择迁到学校,自然也就不再具有村民资格和相应的权利。同样,毕业后如果迁回原籍,也不再是农业户口,而是非农户口或居民户口了。

综述。这三个阶段,就是农村籍大学生户口迁移的纵向脉络。但是,我觉得要搞透这个问题,需要再横向看一下城乡发展的历史轴线!具体我们以城镇化率的指标作为参考!

大学生户口在农村可以落户吗(农村大学生迁户口)(5)

图片源自统计局官网

大学生户口在农村可以落户吗(农村大学生迁户口)(6)

数据来自统计局官网

2002年,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加速城镇化”写入决议。各地积极推动。2000年,我们的城镇化率是36.2%;2020年,我们的城镇化率是63.9%。速度非常之快!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每年几百万的大学生,就是各地提升城镇化率的重要通路。从2000年到2018年,就累积有1.6亿人!

虽然2003年开始,在政策上,农村大学生可以自行决定户口是否迁移。但在现实中,由于城乡之间的信息不对等,还是会出现很多刻意的城镇化引导。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和农村物权意识的提高,时至今日,这种引导也慢慢减少,直至消失了。

以上呢,就是我们整理的一个精简版的《农村大学生户口迁移简史》!总之,农村大学生的户口迁移,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主动对农村的背弃。因为它存在着时代的差异性、区域的差异性,也存在着个体偶然性。

这些从农村走出去的兄弟姐妹,他们有的在城市里开枝散叶,有的疲于奔命,也有的一房难求。有的跟户口一直在农村的朋友一样,四处打工,还有的以非农的身份在务农。

很多网友留言和私信,询问非农转农的可行性,其实,非农转农是有法律依据的。我们此前专门做过一期视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下。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