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行为是培养孩子形成乐观心态的基础。一定程度上掌控行为,还能够帮助孩子进行思考因果关系,让孩子从失败和成功当中形成一套自我解释的模式。从而延伸出孩子对世界的看法以及解释。

一定程度上,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有效的转变思维就是培养孩子的掌控感,通过帮助孩子进行建立想法和感受之间的关联,来改变孩子的解释风格,最终增强孩子的信心。

很多时候当其他人对我们进行指责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想要进行反驳,并且认为自己的反驳是正确的。

但是一些习惯性悲观的人却不这样认同 他们习惯性地将不好的事情已极端永久性和普遍性进行解释,同时将其赋予灾难化。并且认同消极的事情会占据整个事情发展过程中的大半面积,而这种思想,也成功让他们失去了努力的信心。

想要对这类人群进行改变,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缩小消极想法的模式,来增强他们理性想法的模式,从而培养他们形成积极想法的模式。

孩子乐观思考方法(乐观孩子养成法则)(1)

一、利用ABCDE疗法转变消极思维

ABCDE疗法是《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当中进行将消极思维转化为乐观思维的方式。其中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B(Belief)代表你对这件事的想法;C(Consequence)代表你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的行为,也就是后果; D(Disputation)反驳; E(Energization)激发。

1.首先进行识别ABC

识别ABC模式,就是需要首先识别出出现不好的事情时人们大脑当中的想法和后果之间的关系。

例如A小兰曾经下决心进行减肥,结果在减肥过程中有一天违反了减肥的计划,吃了很多增肥的食物,这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之后C小兰认为自己已经破坏了减肥的计划,认为自己已经开了不好的头,接着又吃了一块蛋糕,这个就是不好事情发生的后果,而B是小兰对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性格软弱的人,将整个减肥的计划都给销毁了,并且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而这样的想法模式,也反映出小兰是一个悲观者。

想要进行识别ABC模式需要在发现自己有不愉快的经历时,探索自己当时出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之后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这就是整个ABC的运作。

孩子乐观思考方法(乐观孩子养成法则)(2)

2.执行DE

反驳的含义是进行反对自己曾经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进行辩论,当你和自己的想法进行反驳辩论的时候,你就需要像一个侦探一样走向证据进行反驳,从而支持自己积极的想法。

例如,小兰认为自己减肥计划已经破坏了,但是如果他重新计算一下自己吃掉的增肥食物的热量。他就会发现,自己增肥的食物只不过是比自己平常食物的热量多了一些而已。

如果,他能够在一天之内加强自己的锻炼,很快就能够将自己吃掉的食物能量消耗出去,并且可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这样不仅达到了减肥的目的,也达到了锻炼意志力的目的。

当进行反驳的过程中,也是进行搜集信息的过程,在搜索过程中从而能够进行锻炼逆向思维,也能够实现训练自己各种的可能性。

另外,激发是反驳能够带来的精神和行为的结果,激发在这一个过程中可以不断的转化思维模式,并且带来行为方面的转变,很多时候消极的思维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糟糕的结果,如果在进行消极思维的过程中,试图进行激发另一种可能性思维的转变,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事情发生的结果。

在进行转变消极思维的过程中,反驳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反驳的过程中我们进行反驳的是思想,因此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发出挑战,而不是进行反驳我们的感受或者情绪,这样就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当中。

孩子乐观思考方法(乐观孩子养成法则)(3)

二、如何教会孩子进行有效的反驳?

教孩子反驳的过程中,首先是需要我们大人将想法和感受进行联系起来。例如很多时候我们出现无端的消极情绪时,很容易就会觉得这些想法是凭空出现的,而不会去将这些消极的想法和感受进行相连接。

感受和想法是很抽象的东西,很多时候大人都无法将其相连接,更何况是孩子?因此想要让孩子学会进行有效的反驳,首先就需要家长进行掌握这项技能,才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建立想法和感受的相关性。

很多时候感受并不是一个无中生有的东西,而是一种事后由想法产生的某种心情。如果我们再产生消极的情绪时,绝大多数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产生了某种消极的想法。

但是这也为我们进行改变自己的感受提供能有力的根据——找到消极的想法,就能够改变消极的感受。


孩子乐观思考方法(乐观孩子养成法则)(4)

1.对于年幼的孩子

很多年幼的孩子,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很难建立想法和感受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帮助孩子建立想法和感受之间的联系,至于反驳,等到孩子能够表达流畅的语言时,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训练。

对于年幼的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孩子建立情绪方面的认知,在这方面家长可以通过绘本来帮助孩子进行建立。

例如一些绘本当中就会出现很多人物有关情绪方面的表达,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询问孩子是否出现过类似的感受,来帮助孩子慢慢的进行思考和判断,从而帮助孩子建立想法和感受之间的关系。

另外家长也可以陪孩子进行共同玩情趣图卡的游戏,教会孩子进行认知情绪,以及进行识别情绪有关的表情,进而对孩子进行引导相关情绪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孩子进行建立认知。


孩子乐观思考方法(乐观孩子养成法则)(5)

2.对于较大一些的孩子

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直接进行有关行为——想法——感受——反驳相反模式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务必让孩子清楚的认知到各种行为、想法、感受之间的关系。

①进行搜索证据

进行反驳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质性的搜索内容,从而进行改变消极的情绪,这些并不是凭借着一些虚无的东西就可以做到的,家长们在训练孩子进行反驳的过程中,需要让孩子收集能够支持反驳想法的证据,从而进行有效的反驳。

②从多方面进行解释

当孩子找到相关的证据时,咱俩可以尝试让孩子转变想法,多方面的进行走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解释,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锻炼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孩子乐观思考方法(乐观孩子养成法则)(6)

③进行正确的评估影响

再从多角度进行找寻更多可能性的情况时,也需要进行正确评估这些可能性结果的影响,同时进行预判各自的几率有多大,一定程度上最好的事情和最坏的事情并不会同时发生,往往结果更加趋向于两者之间。

④对结果进行反攻

虽然最好的结果和最差的结果十分的少见,但是我们也不能排除,这些可能性都出现。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结果的补救,同时对事情发生进行有效的掌控,同时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反攻。

很多时候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容易将坏事情看成一种灾难的发生,但是一定程度上这些事情都不会真正的发生,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进行注意力的集中趋向于更加实际的情况方面,从而进行更好的反攻计划。

家长们不要为了培养孩子们乐观的想法和性格来进行扭曲事实,更多的应该让孩子趋向于实际情况的发生,进行思考判断解决办法,这样才能够达到反驳练习的目的。

孩子乐观思考方法(乐观孩子养成法则)(7)

三、帮助孩子更加快速的进行反驳训练

很多时候反驳是否能够进行成功,是可以从负面感受是否出现下降看出的,通过家长不断的进行训练孩子,孩子就能够慢慢的学会对抗自己悲观的情绪。

同时训练在挫折面前如何更加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就需要家长耐心的陪伴孩子进行共同的训练,从而能够达到消除孩子悲观情绪的结果。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乐观向上的成长,但是一定程度上,生活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孩子也会从这些挑战当中产生消极的情绪,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提前的进行训练孩子更好地战胜消极情绪,才能够让孩子从悲观情绪当中慢慢的走向乐观,从而更好的成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