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该如何融入现代化(伊斯兰该如何融入现代化)(1)

12月8日,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阿不都热克甫吐木尼牙孜大毛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穆斯林的人生礼仪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发生了适应性变化,民族宗教融入民俗的步伐正进一步加快。

伊斯兰该如何融入现代化(伊斯兰该如何融入现代化)(2)

从家庭、经堂教育到经常教育

阿不都热克甫大毛拉把清真寺比喻为穆斯林集体生活的地方。

他说,清真寺应该是一个教化人心、传播知识、信息交流的地方,它更贴近穆斯林的生活。伊斯兰教文化、教育都是从经堂教育开始的,就是从清真寺传播出去的。在集体生活中,谁家有红白喜事、谁有烦心事,大家都会得知。

而每周五的主麻日,就是解决问题的时间。这天,宗教人士从《圣训》或《古兰经》中读取解决大家烦心事的方法,解决信教群众的困难、内部矛盾等。每周五,到宗教场所做礼拜的教民作为公民,首先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作为教民,必须遵循伊斯兰教教规。信教群众是从清真寺获取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五大功课后再传授给家人。

新中国成立后,宗教信仰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重视,伊斯兰教从最初的宗教人士带学生发展为建清真寺、建伊斯兰教经学院或设讲经点等。给信教群众传授伊斯兰教教义的方式多元化,从家庭教育、经堂教育到经常教育。传授做人、做虔诚的穆斯林,做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教民。

"给孩子取名、结婚时念‘尼卡’、割礼、肉孜节和古尔邦节都是伊斯兰教文化,但这些都发生了变化。现在的维吾尔族文化跟伊斯兰教文化是接近的,有些方面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阿不都热克甫大毛拉说。

有结婚证才念“尼卡”

维吾尔族结婚时念"尼卡",是一种宗教文化,现在演变为念"尼卡"时必须有结婚证。

以前,都是父母包办婚姻。由两位亲戚各自代表新郎和新娘,参与念“尼卡”仪式,一对新人还没见面就在亲人的撮合下成为夫妻了。但现在恋爱自由,相爱的两个年轻人一起到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后,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中参与念"尼卡"仪式。念"尼卡"时,还有让新婚夫妇吃盐馕的礼仪,这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习俗。

馕是食物,但也另有寓意,希望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像盐味十足的美食,爱情甜蜜、生活幸福。阿不都热克甫大毛拉说:"念‘尼卡’是一种宗教仪式,但没有结婚证只念‘尼卡’的行为必须要坚决抵制,没有结婚证的婚姻不受法律保护,这对结婚双方来说都是百害无一利。念‘尼卡’,这种伊斯兰教文化与现代文明合法手续——领取结婚证相融合,给念‘尼卡’增添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文化习俗。"

割礼让医生来做

“割礼是伊斯兰教的礼仪,即在男孩儿5岁至7岁时要切除生殖器包皮,然而这一宗教仪式,在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中从在家由宗教人士进行的割礼变成了在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手术。”阿不都热克甫大毛拉说。

穆斯林把割礼看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因此要举行割礼仪式。割礼仪式像过节一样热闹,亲朋好友、乡邻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有些地区的家长在为孩子举行割礼仪式的前一天,受割礼的孩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在村里同龄小孩的陪同下,骑着马走,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并通知他们参加割礼仪式。亲朋好友要送衣服、衣料、腰巾等礼物给男孩,并给骑来的马的头上挂满各种颜色的布条。

过去,在许多地区施行割礼时,专门施行割礼术的长者把锋利的小钢刀藏在袖内,趁男孩不备,长者敏捷地用板夹住其生殖器的包皮并割掉。割礼后,男孩卧床休息几天,受到特殊的照顾。

如今,大家都请医生给孩子施行割礼,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割礼仪式,也邀请宗教人士前来诵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提高。割礼,由医生来做手术、宗教人士诵经的方式,是伊斯兰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穆斯林节假日在民俗化

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的两大节日。近年来,把这两个节日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在新疆,每当过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时各民族群众都会享受到节日休假的福利,各民族群众以各种形式一起欢乐。

阿不都热克甫大毛拉认为,把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定为法定节日,就是在现代文化引领下向现代文化接近。如果把宗教文化中的这些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部分都以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来了解,那就可以解放很多人的思想,对各项工作的开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样化、世俗化的背景下,宗教对民族的影响已远远不如过去强大。但是在民族习俗文化、民族心理意识甚至日常生活中,宗教仍有重要影响,而且民族宗教融入民俗的步伐正进一步加快。

伊斯兰教以宗教的形式引导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在其婚姻、丧葬、生育、节庆等每一方面每一环节的风尚习俗中,都包含了相应的宗教观念或宗教活动的内容,宗教文化逐渐民俗化。(来源于《新疆经济报》,有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