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经验材料(多元化产业赋能)(1)

新天水记者 景春燕

近年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镇天河村因地制宜,把发展多元化产业作为重要抓手,把产业发展转化为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走出一条以多元化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9月18日,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镇天河村的鱼乐天河生态度假村里游人如织,在动感音乐的伴奏下,游客们有的在网红桥上尽情舞动身姿,有的在水里的梅花桩上欢乐闯关,笑声回荡在青山绿水间。

“你可别小看这个村里办的度假村,自去年营业以来,仅门票收入就达80余万元,为天河村的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看着热闹非凡的度假村,天河村党支部书记毛茅略为得意地向记者介绍说。

“你能想象到吗?以前,度假村所在的这片地就是个烂河滩,全村204户1032人守着耕地过着靠天吃饭的紧日子,村集体更是穷得‘叮当响’。”毛茅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天河村党支部意识到,要想改变村里的面貌,首先要让村集体经济的“腰杆子硬起来”。

村两委班子经过反复调研评估,分析优势和不足,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最终确定,利用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依托中央三部委扶持资金,重点发展冷水鱼特色观光养殖项目,大力发展集水产特色观光养殖、休闲农业、趣味采摘、生态康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

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经验材料(多元化产业赋能)(2)

2021年经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天河村灵秀源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采取“县域统筹、跨村发展、股份经营”的发展模式,整合各方面资金,建成沉淀池2个、养殖池9个、垂钓池2个,投入虹鳟、金鳟、鲟鱼鱼苗20000余尾、普通鱼苗约25000余尾,配套建成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娱乐区,并引进了各类游乐设备。2021年的夏天,鱼乐天河生态度假村正式投入运营。一时间度假村人气爆棚,日均接待游客量超过500人次,日均收入超过6000元。

暴增的人气,也为天河村的村民带来了商机。村民马艳玉在度假村门口摆了一个卖烧烤和酸辣粉的小吃摊,生意十分红火。“家里父母年龄大了,孩子还小,想外出打工又放心不下家里。自从村上办了这个度假村,游客挺多的,我摆了这个小吃摊,既能照看家里,又有可观的收入。”马艳玉乐呵呵地说,“遇到周末人多的时候,一天就能收入四五百元哩!”

毛茅告诉记者,“两条腿”走路才能既稳又快,红红火火的乡村旅游,是天河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条腿”,“种植+养殖”双管齐下则是“第二条腿”。

村党支部领办的3个合作社,分别养殖肉牛33头、冷水鱼4万尾、土蜂100箱,建成农事体验采摘基地温室大棚11座,种植草莓、甜瓜、哈密瓜、西瓜等水果以及南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2021年,天河村乡村旅游、冷水鱼养殖、肉牛养殖、土蜂养殖等产业收入达到28万元,共为村集体经济创收7.6万元。今年截至目前,乡村旅游产业收入达60余万元,带动群众60余人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还带动10户群众自主创业,设立小吃摊点,每户日均收入达500元。

今年,天河村投入了20余万元,新建成集野外露营、户外烧烤、网红地打卡为一体的越野卡丁车基地,并持续完善鱼乐天河生态度假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天河村将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巩固当前种养殖产业基础,持续壮大乡村旅游业,增加娱乐项目,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毛茅坚定地说,“我相信,坚持党建引领,有多元化产业作为支撑,天河村的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经验材料(多元化产业赋能)(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