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想说什么(庖丁解的为什么不是猪)(1)

在中国古代

牛,不是用来吃的

而是,用来耕地滴

牛与马一样,都属于重要战略物质

SO

庖丁解过的猪,一定比解过的牛,要多得多

可是

庄子为什么要写《庖丁解牛》呢

? ? ? ? ? ? ? ? ? ?

庄子是个讲寓言故事的高手

他让庖丁解牛,而不是解猪

是蕴含着,想让我们明白的寓意

…………………………

那么

庄子的寓意是什么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

上面这条图

是“物”字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

“物”字的左边,是一头牛的象形

“物”字的右边,是一把滴血的刀的象形

看出点了什么意思了吗?

3

2

1

……

“物”字

就是【一头被屠宰的牛】的象形

所以呐

……

解牛=解物

=================================

解物

用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认识事物、思考问题

寓言高手庄子

用《庖丁解牛》的故事

向我们推荐了一种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

!!!!!!!!!!

庄子推荐的方式是什么呢?

庄子借庖丁的嘴告诉了我们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在庄子的眼里

人类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目视、官知的方式

另一种是,神遇、神欲行的方式

前一种,用现代语言来说

就是根据感觉器官的感觉,去认识事物、思考问题

这是我们平常使用的方式

显然,庄子并不推荐这种方式

后一种,用现代语言来说

就是,【眼界】思维方式:把外在事物的影像搬到“意识空间”中,再用“思维之眼”去【看】,这就是“神遇”

“思维之眼”在庄子的认识中,就是人的生命中最核心、最主要的那个意识,当时称之为“神”,这个“神”是人所有意识的主,所以,《庖丁解牛》所在那篇文章就叫《养生主》

一个人如果要采用这种思维方式,是需要对“思维之眼”(主)进行维护的,这种维护就是“养生”。

“养生”真正的含义,与我们现在理解的保健养生的养生,完全不是同一个意思

很显然,【眼界】思维方式是庄子极力向我们推荐的

====================================================

【眼界】思维方式

并不神秘

现代人类就是用了【眼界】思维方式

创造了现代文明

爱因斯坦,就是使用【眼界】思维方式的高手

林彪元帅,也是使用【眼界】思维方式的高手

各个领域中的精英,基本上都在下意识中使用着【眼界】思维方式

……………………

旧上海,上海人在下意识中也使用着【眼界】思维方式

于是,创造了海派文化

SO

【眼界】思维方式并不神秘

但是

庄子时代对【眼界】思维方式有着更深入的认识

他们不但知道这种思维方式

还知道提升使用这种思维方式的方法

这就是“养生主”

这种对“主”的“养生”

在当时,也许就是一种相对普及的知识

因此

庄子并没有在文中做详细介绍

只是在结尾说了句:“得养生”

意思是,知道了为什么需要“养生”的道理

那么,这个“养生主”是什么意思呢?

????????????

格物致知中的格物,就是【眼界】思维方式

而正心诚意,就是“养生主”的具体方式

明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