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比说真话更困难的事,也没有比说阿谀奉承更容易的事了。

莎士比亚说,人们宁愿听一百句美丽的谎言,也不愿意听一句直白的真话。敢于听真话和敢于说真话最好的典型,当属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征了。

唐太宗李世民和敢于直谏的大臣魏征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的明君与忠臣的一段佳话。

魏征在朝堂之上经常对唐太宗李世民提出反对意见,纠正皇帝的错误决断,从而避免了唐太宗的很多的失误。

有关唐太宗与魏征的历史小故事(给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1)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任命魏征为谏议大夫,不断听取他的正确建议。后来又提拔他做宰相。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

魏征任职的几十年间,忠心耿耿,一心辅助唐太宗治理国家。为了使大唐民富国强,魏征任职期间,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很多诚恳的建议,都对唐太宗处理国家事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魏征是敢于直言的典范。

有关唐太宗与魏征的历史小故事(给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2)

有一次,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到了长孙皇后的后宫里,对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下佬。长孙皇后赶紧问杀谁,唐太宗说,魏征经常在朝堂之上当众刁难他,让他下不来台。皇后听了赶紧给唐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您是明君,明君有贤臣应该高兴才对,怎能妄开杀戒呢?

有关唐太宗与魏征的历史小故事(给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3)

唐太宗恍然大悟,此后更是虚心纳谏,对魏征也更加敬重了。

魏征年老病重的时候,太宗送医送药,使者来往不绝,经常在路上相遇。唐太宗还和太子一起去魏征家探望,又把衡山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

有关唐太宗与魏征的历史小故事(给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4)

魏征去世的时候,太宗命朝中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并亲自为魏征撰写碑文刻于石上。太宗对他思念不已,跟身边的大臣说了千古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有关唐太宗与魏征的历史小故事(给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5)

太宗为了表彰魏征的功绩,同时寄托自己深深的哀思,准备给魏征举行盛大的葬礼,但魏征的妻子不同意,因为魏征曾对家人有交代,自己的丧事一切从简。太宗决定:尊重魏征的意愿,葬礼从简。结果,魏征就像一般读书人死去一样,只有一辆白木车子和一副白布帷帐为他送葬。

可以说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好的学习榜样,都可以从中学到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懂得的道理,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