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人的结婚习俗

在全国来说是比较传统、隆重的

正式的同时又带点趣味

一套流程走下来

真的很考验两位新人的感情了

结婚前

算吉日

生辰八字算一算,走个流程

以前,双方父母会先算算新人的生辰八字,再选个黄道吉日,这是成婚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但现在都是自由恋爱啦,父母一般只会选个好日子,通常定在周末。

辽宁人在六月份结婚的偏多~因此有618、622的说法,因为这个时间天气不算热,是个结婚的好日子。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1)

算吉时

定好结婚当天的时间表

在以前是新郎和新娘双方在选好日子后,会在临近的日子做进一步的“计算”,把婚礼的每个环节都安排好。

但现在有了“督导”之后,督导会负责婚礼的全部过程,这样的话,新郎新娘就轻松多了~

一般要严格按照铺床、上头、出门接亲、新娘入门等等,这些都要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

下聘礼

在辽宁,女方是要回礼哒

下聘了,这门亲也就落定了。在辽宁男方给女方的聘礼讲究“三金一银”即男方给女方的首饰,三金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链,一银指银镯子,一共四样(PS:一般在结婚当天这些都要带上)。在聘金方面,就要自己商量,看看要给多少。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2)

男方都给聘礼了,女方也要礼尚往来一下。娘家要准备被褥之类的生活用品作为陪嫁,结婚当天女方通常要给男方包个红包,一般是999,9999,暗示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意思

要是想给男方买什么东西的话,普遍都买手表。

婚前夜

铺床

新婚夫妇的床,有讲究

在辽宁,为了喜庆,会把床上用品“四件套”换成红色,而铺床是很讲究的,在结婚的前一天,男方会在新房铺新床。在床上铺上大枣、花生、桂圆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3)

有些地方,会在床的四角或者被子四角铺上4个硬币,有四平八稳,财滚滚来之意。

结婚当天

接亲

结婚当天的重头戏

新郎与长辈、童男、童女等人坐“喜车”去新娘家。有人说,最好去时人员数目为奇,回来时为偶,而且接亲时不能走回头路;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4)

堵门

收红包的时候到了

到达新娘家

1.新郎敲头道门,给老丈人和丈母娘戴胸花。

2.敲开第二道门,就能接到新娘啦,但是东北新郎肯定会被“堵门”,凑热闹的朋友会用各种问题刁难新郎。

3.藏鞋是必备的,伴娘会把新娘的鞋藏起来,让伴郎找到才能接走新娘。还有就是猜唇印,新娘和伴娘在一张纸上留下唇印,然后让新郎猜出哪个是新娘的,猜错新郎和伴郎就会有惩罚哦~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5)

或者可以智取,用红包解决,现在甚至有人直接亮出自己的微信收款二维码!想不想接新娘了还?赶紧给红包!见到新娘,献上美美哒手捧花,两人互相佩戴胸花(戴在左侧)。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6)

吃“喜面”一碗面条加两个荷包(配一双筷子);新娘和新娘还会一起咬鸡蛋~

从娘家出来:新郎得新娘抱上“喜车”,还得给新娘穿红鞋。不能让新娘的脚沾地。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7)

回新房

新娘改口

到达新房:新人下“喜车”后,伴郎们会踩响球、放礼花等,新郎母亲要接过新娘手中的鲜花或“喜盆”(俗称聚宝盆),新娘给男方父、母戴胸花,然后改口叫爸妈,此时应有红包!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8)

进入新房:新人要喝红糖水,新娘坐在“喜床”上,俗称“坐福”。

婚礼仪式

给宾客敬烟敬酒咯~

婚礼开始前:新郎的亲朋好友在酒店门口迎接,再次放礼宾花、踩响球等;新人在宴厅门前迎宾主持人选择吉时主持典礼。

仪式开始时间 :基本上是10:28、10:58或11:58开始,有的地方,娘家客人要在12:00前离场,不管你吃没吃完,规矩比较重要。当然也有现在下午结婚的新人们,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啦~

拜席:在吃酒席期间,新人要“拜席”,就是敬烟或献花,“拜席”时按照娘家席、婆家席、亲属、领导、同志、邻居、同学、朋友的顺序进行;

赏钱男方父母会给娘家的小孩赏钱; 如果酒店给老丈人桌加菜时,新娘父亲要给厨师赏钱;

四彩礼:新娘父母要离开时,新郎父母要送上四彩礼:离娘肉一块(要带皮、带两根肋骨);鱼品一份;粉条一把;大葱数棵,用红丝线系活结。

在婚礼现场

有些新郎新娘按奈不住冲动

就会上台小秀一把才艺

大辽哥觉得啊~

个个都是大神啊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9)

啧啧啧

这一看就是专业的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10)

看完这个

大辽哥想要重新结次婚了

让大辽嫂也跳给我看!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11)

有这样一群兄弟配合

确实很不错啊~

看来这年头没点儿才艺

是不敢结婚了~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12)

团圆饭

宴会结束后,新郎父母和家人接受新人的敬酒,并祝福他们婚姻幸福。

婚后

三朝回门

回娘家啦~

婚后第三天,新娘带着新郎回娘家。称作回门,要准备4样礼品。

到了新娘家首先要问候老人,就餐时新娘带着新郎向父母亲人敬酒。看着太阳出去,看着太阳回家,所以必须要赶在日落前回来。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13)

看了上面这些

你以为辽宁结婚仅此而已?

并!没!有!

辽宁每个地方的风俗还不太一样

大辽哥跟你唠唠这几个

我不信你都知道~

沈阳

习俗1:接亲很少带童男童女。

习俗2:以前给不抽烟的人敬花,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有创意,改送花生形状的小手电筒、兔子玩偶之类的小礼物。

沈阳人敬烟敬酒是挨个进行滴,但朝阳、鞍山、大连习惯大家一起敬烟敬酒,比较简单。你们喜欢就好~挨个儿敬也不麻烦。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14)

大连

习俗1:接亲后也是不吃喜面,只吃饺子,伴郎伴娘也要一起吃。

习俗2:放鸽子。很多人喜欢在酒店门前放鸽子,而且要1只白鸽配很多灰鸽子,寓意百里挑一。

习俗3:如果结婚那天下雨,大家就会说这个新娘厉害~下点小雨还好,说明新娘精明能干…要是下大暴雨…呵呵,以后新郎要天天跪搓衣板了~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15)

丹东

习俗1:伴娘伴郎统称为傧相;

习俗2:接亲不吃喜面,吃饺子,吃完饺子新人互喂喜糖。

习俗3:喜宴结束后,基本上都会去户外拍外景,固定去这三个地方:锦江山、开发区和珍珠公园。

习俗4:儿媳妇给老婆婆的头上带花也有讲究,戴左边希望生儿子,戴右边希望生女儿,戴中间希望能生龙凤胎!

营口

习俗1:新娘要前出阁。在举办婚礼前,娘家人要提先办酒席、收礼钱。

习俗2:结婚当天,新房里会准备好多吃的,娘家人一定别客气,要使劲儿吃,吃不了的就揣兜里,比如糖啊、水果啊之类的,据说吃最多的人运气最好~

习俗3:一般婚礼现场的门口都会摆个小桌子收礼钱,当地流行写台账,你一进门就能看见刚刚谁随了几千块钱的礼,谁随了一百块…这还不算完,有的人家会在收礼的时候把礼钱的金额念出来,声儿不大,但是总觉得比地震还让人肝儿颤。哥总结了一下,就俩儿字儿:赤裸!

习俗4:高能预警!这个更赤裸:好些人家会把嫁妆大声念出来给大家伙儿听!!!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16)

阜新

去阜新参加婚礼的小伙伴说

当地有婚礼开始之前要唱戏……

听起来挺热闹的啊!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17)

盘锦

习俗1:摆蜡烛。接亲的时候,娘家要在门前摆4根红色蜡烛,见面分一半儿,所以…新郎走的时候得吹灭两根带走。

习俗2:接亲的路上如果遇见其他结婚车队,是要扔红手绢滴!

习俗3:娘家人除了要给新娘准备四彩礼,还要准备针线。

习俗4:结婚的日子必须是阴历和阳历都为双数,所以经常会遇见工作日叫你去喝喜酒的情况……

习俗5:在喜宴上不敬酒,只点烟。男女都点,你说啥?你不抽烟?不抽烟的硬点!

习俗6:还有一个比较久远的梗,以前,新娘新郎要一起坐在副驾驶!但是现在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基本上都坐在后排了。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18)

朝阳

习俗1:赶早儿!凌晨2:00多新娘就开始化妆,3:00~4:00接亲,6:00都开始吃团圆饭了。

习俗2:坐福。早上7:00~9:00要坐福,加上休息时间大概一共用4个小时。朝向和时长都有讲究,具体是啥得算命先生说了算。

习俗3:避属相。这个也是算命先生说了算,有几个特定属相的人不能进入坐福的房间。有的人家甚至整个上午都不让需要避的人进房间。普通的亲戚朋友不让进房间就算了,如果伴娘伴郎的属相也不行可咋办?哪能咋办!不让进呗!4个伴郎都得避属相,这种情况,也是有滴~

习俗4:朋友说,以前朝阳会有“城市流氓”,他们按照地上铺的红纸找到新人家,在门前吹喇叭,越吹越难听,只有给钱才停,不给钱就一直吹。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19)

葫芦岛

大家都说葫芦岛的这条结婚习俗

可以称霸辽宁

半夜接亲,早上5点钟回门

也有人开玩笑说

这叫凌晨抢亲……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20)

天啦噜居然这么多规矩!!

还能不能好好结婚了

心疼新人

你们受苦了…

一不留神就坏了规矩

九十年代的结婚回忆(在辽宁结婚有这篇文就够了)(21)

结婚过程虽然繁琐

但在咱辽宁人的眼中

这就不叫事~

不管怎样都抵挡不了

咱们对爱情的向往!

结婚走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