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葛丹娣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编辑 王铖杰

10位“最美浙一人” 亮相浙大一院建院70周年庆典晚会

院长王伟林教授:此次评选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对后人的激励浙大一院建院70周年特别报道 浙一愿为浙大“双一流”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浙一力量”

浙大最牛的两个女教授是哪里人(10位最美浙一人)(1)

11月17日,浙大一院举办“最美浙一人”颁奖暨建院70周年职工文艺汇演 章军摄

11月17日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最美浙一人'颁奖暨建院70周年职工文艺汇演”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

70年前,在田家园的3亩8分(约2533平方米)地上,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浙大一院的前身)诞生起步,从此,“浙一人”怀揣“医者仁心”的职业信仰,踏上了悬壶济世、追逐梦想的征程。70年后,“南方协和”的梦想已然实现,医院已跻身国家队,成为国内一流、享誉国际的医学中心。

“从建院初期只有66位员工的小医院,到拥有5000多位员工的国际医学中心,是历代'浙一人'薪火相传、执着而努力奋斗的硕果。杭州是一座古老而又温暖的现代化城市,'最美'随处可见。建院70周年之际,评选出10位'最美浙一人',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对后人的激励。”浙大一院院长王伟林教授说,在浙大一院,“最美”故事还有很多,全院职工将继续秉承“严谨求实”的精神,为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浙一力量”。

他们攻坚克难 勇攀高峰 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倪一鸣:心脏病中心主任 “花样男人”心尖上“舞刀”

倪一鸣,浙大一院心脏病中心主任、心胸外科主任,从医35年的他获得过各类奖项:拿过中国心脏外科临床领域最高奖“金刀奖”、中国医师行业最高奖“中国医师奖”、首届“浙大好医护”;前不久,又斩获了“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上周五,当倪主任接过“最美浙一人”奖杯时,他收获了不一样的喜悦:“我今年已经61岁了,见证了浙一的高速发展期,为自己是其中一员深感荣幸。”

回想三十多年前,倪主任颇为感慨:“当时,全国各地的医疗条件都较为落后,医院各项设施都不完善,一个星期只能做两台心脏手术,但那时这在全省范围内已经算多了。1987年,我出国进修,看到了我们和国外的差距——他们是每天至少两台心脏手术,而且手术前后的对接、手术的成功率,都是当时的我们没法比的。”

回国后,倪主任开始致力于瓣膜手术流程的优化,从瓣叶的切除顺序,到缝线的放置,甚至持针的角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步骤,从而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在他的努力下,科室单瓣膜置换手术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一般都在20分钟以内,而他自己创造的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最短主动脉阻断时间:11分05秒,被业内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由倪主任发明的“带无方向垫片抗缠绕的双头针缝线”,不仅大大减少了换瓣手术中缝线缠绕打结的机会,缩短了手术时间,也被同业认可,已在全国30余家医院推广使用,更被欧洲心胸外科协会主席Von Segesser教授评价为,“这是心脏瓣膜缝线的标准,其它的同类型缝线将成为历史。”

除了拥有精湛的医术,倪主任还有一颗“大爱济苍生”的仁心,这也是为什么同事称他为“花样男人”的原因。

在倪主任诊治的病人中,有很多是来自不发达、偏僻地区的农民,看着他们被病魔折磨得一贫如洗,倪主任会千方百计为他们想办法,用最基本的药物,剔除一切不必要的医疗耗材,将手术做到极致,尽可能地为他们降低医疗费。安全、微创、痛苦少、美观、便宜、住院时间短、心脏植入物最高品质是倪主任及其团队的手术特点。国家心脏中心数据库显示,倪主任团队的换瓣手术平均费用比全国平均费用至少便宜一万。

如今,在倪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在只有43张床位的情况下,床位利用率位列全国前茅。2016年,倪主任所在的心脏病区完成了各类心脏手术1200台,普胸手术600余台;他自己的纪录是一天做8台心脏手术,心脏移植中,病人主动脉最短阻断时间为19分钟(多数中心在60分钟以上)。

严盛:肝胆胰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亲手解剖过四五千只老鼠

只为手术能炉火纯青

严盛,浙大一院肝胆胰中心副主任、胰腺移植中心主任,1999年毕业至今,一直在浙大一院从事肝胆胰外科的临床和教研工作。

“非常荣幸能被评为'最美浙一人',这既是荣誉,也是新的起点。”严主任说,“十几年来,医院的变化之大,发展之快我深有体会,也正是浙大一院这个大平台,让我迅速成长,成就了今天的我。”

都说当医生很苦,365天全年无休,24小时待命,肝胆胰外科医生应该是医生中的“大忙人”。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急诊肝移植,只能随时待命。除了移植手术,他们还要做许多复杂的肝胆胰手术。严主任说,现在他一个星期要做近20台手术,一台常常一做就是八九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

“肝胆胰手术和普通的外科手术不同,它要复杂得多,耗时很长,一般来说,五六个小时是起步,术中不仅考验医生的技术,还有沉着、冷静的心态。”严主任说,他曾为接一根动脉花了11个小时。

那是一台活体肝移植手术,患者是一名60多岁的男性,他儿子捐了半个肝脏给他,但供肝上有两根动脉,而且每根都非常细,只有1/3根火柴棍那么粗,吻合过程异常艰难。术中严主任沮丧过、失望过,但始终没放弃。经历五六次失败后,血管被成功接上,手术完美收官。“那个过程消耗的体力、精力不亚于跑一场马拉松。”严主任说,“不过,外科医生的动力、成就感也恰恰在于此。”

专研、热情是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基本素质,这也是严主任十几年来始终践行的。“我亲手解剖过的老鼠就有四五千只,那时团队人手少,我妻子还帮我一起养过老鼠。”严主任说,“在德国读博士后的时候,有一次我实验做到深夜,刚回家还没来得及吃饭,医院就打来电话说有一台肝移植要做,我马上往医院跑,随手在手术室门口的自动售货机买了一包巧克力豆,准备手术间隙的时候吃。结果,手术做到了第二天早上,等我回到家时,这包巧克力已融化在裤兜里了,但正是这样艰苦而快乐的专研,让我不断强大。”

严主任说,医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医生必须要有创新精神。以外科为例,感觉前一天大家都还在谈怎么把开放手术做到极致,等你把这些都学会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又在谈论微创了,当你还在研究微创的时候,机器人手术又出来了,这就要求你不仅要紧跟潮流,更要勇敢地引领潮流。

作为我省乃至我国在胰腺移植、胰岛移植领域的先行者,严主任为多名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活;年均开展复杂的微创腹腔镜手术300台以上,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控制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医学需要不断探索,哪怕是一小步,也可能是人类的一大步。”严主任说。

新闻链接

“最美浙一人”名单

倪一鸣:

心脏病中心主任、心胸外科主任,致力于优化瓣膜手术流程,创造二尖瓣置换手术最短主动脉阻断时间纪录,中国心脏外科临床领域最高奖“金刀奖”得主。

季峰:

消化内科副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营养科主任,完成国内首例内镜下贲门括约肌离断术治疗艾滋病合并贲门失弛缓症,并指导患者饮水。

沈岩:

外科综合病房主任、主任医师,全年主刀手术700例以上、近20年没休过一天年休假,堪称“医界典范”。

严盛:

肝胆胰中心副主任、胰腺移植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我国胰腺移植、胰岛移植领域的先行者。总是从患者角度出发,为他们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主动为患者申请费用减免或资金支持。

周建英:

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扎根临床37年,在“非典”时期,深入隔离病房救治患者,对肺部疾病影像有着一双捕捉疾病蛛丝马迹的“火眼金睛”。

陈水芳:

呼吸内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医师,“非典”时期,因口鼻裹着4副厚厚的口罩,被迫吃了自己的鼻涕,在援非工作中,获最高荣誉——骑士勋章。

赵雪红:

急诊科护士长、党支部书记、主任护师,曾赴汶川地震灾区和矽肺埃博拉疫区,利用休息时间开展过50余场急救公益讲座,也曾走进大山,承担唇腭裂修补患儿的术后监护工作。

高春华:

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在国内率先推行ICU机械通气,以改善病人预后和加快床位周转率;在埃博拉疫区撰写的家书,被编入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材。

蒋天安:

超声医学科主任、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大胆创新,成立9个超声亚专科组,专注微创手术,凭借介入手术,留住患者健康、深得患者信任。

李娟:

膳食科科长、党支部书记,凭着“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神和“善待家人”的理念,大大提升了食堂用餐服务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