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青少年为何是抑郁症易感人群?| 图源:pexels.com
导 读
近三年大环境的变化,使全人类的心理健康都遭受极大的压力和挑战。2022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精神疾病患者有近10亿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即2020年全球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了25%,而且心理健康恶化最严重的地区往往也是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地区。
在10月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 这一天,《知识分子》发起了 “直面隐形杀手:精神生病了怎么办” 的直播活动,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二科科主任王育梅和 “渡过” 平台创始人、抑郁症 “陪伴者计划” 发起人张进,就疫情之下如何照顾我们的心理健康给出了建议。
以下为直播内容的精彩摘录。
整理 | 陈晓雪 王雨丹
责编 | 钱炜
● ● ●
主持人:
陈晓雪,知识分子主笔
嘉宾:
陆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王育梅,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二科科主任,河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系副主任。
张进,“渡过” 平台创始人、抑郁症 “陪伴者计划” 发起人、财新传媒创办人之一、财新传媒前副总编辑。
《知识分子》:欢迎三位老师来到知识分子直播间。首先请三位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研究和工作。
陆林:我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是一名临床医生,主要是治疗精神心理疾病和睡眠障碍,会应用一些精神药物、物理调控和其他一些干预技术手段。同时我也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探索各种精神疾病和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和新的干预方法等。
王育梅:我也是医生,在临床工作已经22年了。我每天的工作分三部分,一是医疗工作,在心境障碍科面对有抑郁症的病人;二是在临床中会发现病人除了吃药之外可能还要做一些心理咨询和疏导,所以我的工作其实是药物 心理 物理治疗;此外,我还担任一些教学工作,要带学生做科研,比如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一些临床研究。
20多年的工作经历下来,我感觉现在的病人越来越复杂,以前可能就是单纯的抑郁症或失眠症,但现在很多人其实在生病三五年前就有一些心理问题,心理的压力不能够释放,或者还有睡眠问题,所以我们将来的工作要重心 “前移”。我们现在参加陆林老师牵头的社区队列研究,希望能够在社区的健康人群中长期随访,发现抑郁症发病的早期因素,然后进行干预和治疗,这是我们未来10年想重点做的工作。
张进:我本来是一个媒体人,在2012年突发抑郁,折腾了一年多以后才知道其实是双相情感障碍,然后大约花了两年的时间临床治愈之后,我就对精神疾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自己去钻研学习。我从2012年开始写精神疾病的文章,还出了几本书。
在这个过程中,我建立了公众号来科普精神健康知识,围绕着公众号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个患者社区。到目前为止,我们患者社区的直接成员大约有五六万人,后来发现青少年抑郁的比重呈爆发性增长态势,所以我们的工作重心也在逐渐转移,从科普到社群互助再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尤其是为青少年抑郁寻找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女性、青少年和老年人受疫情影响最大
《知识分子》:今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年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有大约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而在新冠暴发的2020年,全球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暴增了约25%。陆林老师,2020年以来国内民众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怎样的?大家受到的影响有多大?
陆林:从2020年以来,新冠大流行导致全球很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存在不确定性,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和保护措施缺乏的国家。所以在2020年之后,全球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患病人数有明显增加。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在2020年,据估算全球抑郁症患者增加了4480万到6290万,焦虑症患者增加了6430万到9060万。
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新冠疫情导致很多人只能居家办公以及学生在线上课,对大众的精神心理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易感人群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还有部分感染患者以及一线工作人员也容易产生一些精神问题和心理压力。
青少年在身体发育和情感处理上都不太成熟,所以一般情况下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此外,女性更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从2020年全球重度抑郁症患病情况来看,女性患病率增加更明显,新增患病人数几近是男性的两倍。还有老年人,特别是孤独的老年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还不够,因而他们更容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所以我们对于青少年、女性和孤寡老人等都要给予额外的关注。失眠障碍也是如此,失眠障碍是多种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的诱发因素,患者也是女性偏多,包括更年期女性、老年女性以及孕妇等。
上面说的这些情况在全球都比较普遍,我们国家也不例外,并且国内在这方面一直很重视,也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抑郁症来说,如果有两周以上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比较悲伤、对前途没有信心,可能就是抑郁症,需要找医生进行诊断。不过,我们要搞清楚抑郁症和抑郁情绪的区别。抑郁情绪很多人都有,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到,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高兴的事、遇到一些挫折麻烦、没有工作或者工资减少,这些都会引发抑郁情绪。所以,抑郁情绪是有诱因的。但是抑郁症不一样,抑郁症不一定有诱因,可能自然地就发生了,而且抑郁症是长期存在,抑郁时间比较长,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知识分子》:刚才陆林老师提到青少年、女性、老年人是抑郁症高发或易感人群。育梅老师在临床工作中,这几年接诊的人群有什么变化吗?
王育梅:从三年前开始,焦虑的人是增加的,可能是大环境的变化给大家带来的心理冲击,大众有一种恐慌心理。很多人在焦虑早期不一定来就诊,认为情绪紧张是很正常的,但可能长期的紧张、焦虑、失眠之后,最后成了抑郁症。
其次,由于大环境的变化,很多青少年线上课程的时间比较长,线上课程是很枯燥的,也没有互动,不能(线下)上学之后,他们没有小伙伴了,更多的时间要跟父母待在一起,以前不太明显的矛盾都会暴露出来,小矛盾积累到最后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孩子出现抑郁的症状。去年,我们专门成立了儿童青少年病房,床位是一直在排队的。以前我们觉得抑郁症是成人多、青少年少,但这几年青少年的变化还是很突出的。
《知识分子》:张进老师,您所在的 “渡过” 平台以及抑郁症陪伴者计划也会接触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青少年,他们的表现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
张进:2018年以来,我们就感觉到青少年的抑郁症呈爆发性增长态势。2018年以后在 “渡过” 社群的家长推动下,我们开始把重点转向为青少年抑郁寻找解决方案。
最近三年,我认为青少年抑郁的情况是雪上加霜的,具体原因刚刚王育梅老师也分析了,很多孩子们不能上学,长期在家里,这样他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条有了很大程度的断裂。我们观察到,现在的青少年抑郁,除了学业的压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伙伴关系,以及和学校、家长的关系。这三年,很多孩子的伙伴关系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他们失去了与同龄人的连接,正常的运动也被打乱了,只能在家里面。还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们往往也缺乏长期自制力,他们的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会更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这又会进一步加剧和家庭的矛盾。
亲子关系是造成孩子们抑郁一个重要原因,本来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家庭亲子关系就存在一定问题,而在最近三年,家长也处在一种焦虑之中,因此焦虑在家庭内部是互相传递的,家长孩子之间互相 “看不顺眼”,相互影响、恶性循环。这是我认为造成最近三年青少年抑郁呈暴发性增长态势的重要原因。
我们以前接触的是两类(患抑郁症的)孩子,一类是已经休学的,一类是还在学校里上课的,这三年接触的基本都是在家休学的孩子。
青少年为何是抑郁症易感人群?
《知识分子》:为什么青少年这么容易受到大环境变化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特征是什么样的?
王育梅:青少年是儿童到成人过渡的阶段,大脑的生理结构在发生变化。25岁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才真正发育成熟,而青少年处于半成熟的阶段。比如前额叶,类似于我们的刹车系统,能告诉我们一些冲动和想说的话不能做。青少年的前额叶还没有发育成熟,但是他们的杏仁核发展得可能还更快一些,性格和情绪已经很丰富了,情绪上来之后,可能脱口而出一些话或做出冲动的行为,出现暴躁等不稳定的情绪和行为。这是生理结构决定的。
其次青少年的内分泌可能也不平衡,当我们感受压力的皮质醇和缓冲压力的血清素处于平衡状态时,我们能够应对压力,但青少年的分泌是不平衡的,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所以有老人会说 “这孩子猫一天狗一天的”。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孩子的情绪不稳定并不是他本身不好,而可能是他的内分泌或者大脑的发育让他到了特定的阶段。
陆林:刚才王育梅教授提到青少年为什么会是抑郁症易感人群,还可能是因为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很大的可塑性,不管是父母、老师还是同伴,这中间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因为青少年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心理弹性” 不是很好,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如果父母老师不去正确地引导和帮助,甚至再添加压力、再去责怪,他们的心理偏差会更大,导致有些孩子会抑郁,甚至部分孩子可能走向极端。
我看大家都非常关心作为家长或者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减少青少年罹患抑郁症。家长和老师应该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我们要做到不 “放弃” 每一个孩子,即使对成绩不好的孩子也要一视同仁。要理解孩子的心理,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合理诉求。现在的孩子很多是线上上课,在家一待就是好几个月,缺少体育活动和同伴交流,这样的环境是不全面的,甚至会让孩子有一定的成长缺陷,将来可能产生一些后遗症。所以,我们要考虑的不仅是当下的一些问题,还要考虑大环境对孩子未来的可能影响,因此我们要从预防开始做起。知识分子:谢谢陆林老师的补充。张进老师,“陪伴者计划” 主要面对的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你对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有什么建议吗?
张进:我们最早做的是家长的工作,因为我们发现很多孩子的抑郁和家庭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抑郁首先是家庭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因为亲子关系是孩子面对的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而且很多家长一开始不太愿意承认自己孩子生病了,刚开始甚至可能怀疑孩子是装病,觉得孩子是不是厌学,直到孩子最后以自杀自残、坚决不上学等方式来抗争,家长最后只能非常痛苦地承认孩子就是病了。但这个时候家长往往也急于求成,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让孩子迅速恢复正常、回归学校,这其实给孩子们的康复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家长的工作,让他们意识到孩子的抑郁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事情,而是一系列问题的结果。因此,一旦孩子病了(抑郁症)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孩子留出充分的康复时间和空间,家长要打消自己的焦虑,否则这种焦虑会在家庭内部互相传递,会让情况更加严重。
我们做家长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逐渐做孩子的工作。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患病后一开始都是拒绝治疗的,因为他们不愿意听家长的话,不愿意去医院,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我们也曾经想方设法地让孩子走出家门,后来我们发现一个最好的办法,不是对他们进行各种各样的宣讲和教育,而是把他们组织起来一起做事情,我们称之为劳动成长计划。我们创建了一个由抑郁的孩子们自己来做的公众号,既有文章又有视频,涵盖各种手工和兴趣活动。其中,从编辑到记者到社群成员和兴趣小组,都是孩子们自己完成的,并且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获得一定的报酬。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让这些孩子有兴趣走出家门,大家相互合作,学会交往和竞争。这是我认为我们这两年做的比较有效的工作,也正是靠着这个,我们先是聚集了上万的家长,然后聚集了好几千青少年,大家一起在行动中获得成长。当然,其他还有包括药物和心理治疗等方式,这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早期发现青少年抑郁症?
《知识分子》:育梅老师提到,您现在在研究如何把抑郁症的发现前置,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刚刚也有网友提问,如何早期发现青少年抑郁症?
王育梅:可能我们大众理解抑郁症就一定是心情不好,其实青少年的抑郁症不一定心情不好,可能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发脾气、总跟家长对着干、厌学等,或者说睡得多,孩子觉得很疲劳,这些 “不典型” 的症状青少年会多一些。再严重就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老师讲课脑子里一片空白,记忆力下降,成绩下降。这些症状在抑郁症早期是比较多见的。
还有的孩子并不是情绪不好,他老觉得很疲劳,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好像神经衰竭或得了重感冒一样,这也可能是早期的抑郁症。以前碰到一个小孩子,平常晚上九、十点就能完成作业,现在到了十二点还写不完,他妈妈以为他在玩手机,在拖拉,其实是因为孩子的脑力迟钝了,才会花更多时间来努力完成作业。所以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做什么事感觉磨蹭了,也可能是早期抑郁的表现,这个时候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并静下来跟孩子聊天,问问孩子哪里不舒服。
《知识分子》:如果发现了这些苗头,有什么干预措施吗?
陆林:首先,父母和老师要更多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如果发现了问题也不要紧张,因为很多孩子经过调整是可以康复的。我们建议,如果一个孩子突然变了,比如生活起居不太规律、不太健康了,原来吃饭挺好现在也没胃口了,或者该睡觉睡不着、该起床起不来、该上学不想上,如果这些情况持续两个礼拜以上,那就要小心。如果一个孩子心理方面产生问题,家长们不要过于紧张,我们建议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今天下午我就接触了一个小学生,爷爷与父母带他来医院就诊,原因是孩子妈妈在看了一本心理发展相关书籍后对号入座,认为自己的孩子有了心理疾病。但是我们诊断之后觉得孩子并没有患病,虽然有点心理问题、但不严重。于是,我们就告诉家长,回去之后该让孩子上学还是得上学,如果将来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们看。所以,孩子有问题我们不要害怕、不要紧张,也不要轻易给孩子戴上抑郁症的 “帽子”。
第二,如果孩子真产生了心理上的问题,我们建议要实事求是,大胆地找医生帮助。尤其是诊断为双相障碍的孩子,越早治疗、越系统地治疗越好,像张进老师他们那样给孩子提供一个康复的环境,也很有帮助。不要把孩子患心理疾病这个问题看得像洪水猛兽一样,家长和孩子更不要搞得对立起来。有些孩子的问题可能就是由家庭沟通方式所导致,或者是孩子对环境的适应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不是精神疾病,不过心理治疗仍然可以为这种情况提供帮助。
英国《柳叶刀》杂志也在全球呼吁,希望消除大家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误解和歧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所以我们对此不能歧视,要坦然面对,科学诊治。文章还呼吁希望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精神卫生服务,不管有钱还是没钱,健康还是残疾,要达成这个目标还需要经过社会各界的长期努力。
现在很多学校的老师,会让家长把患有抑郁症的孩子赶快带回家,他们担心孩子在学校出什么问题,这是不对的。孩子离开学校的时间越长,他将来回到学校的可能性就越小。我们希望尽量让孩子们待在熟悉的环境,有同伴的陪伴,最重要的是需要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希望我们的教育系统也能充分地认识这个问题。青少年抑郁症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如果能了解这些相关知识,并且用科学的心态去对待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很多孩子都是可以康复的。
《知识分子》:对于心理疾病的医保等方面,目前国家有什么支持?
陆林:现在我们国家每个省市的医保政策不太一样,像北京这种发达地区,精神科的治疗几乎都已纳入医保,相关药物也都有医保支持;此外,国际上有的药物,中国几乎都有。而且我们中国医生不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医生的水平差。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对这方面的认知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点差距。部分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们把心理学看成是唯心主义。此外,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医疗水平跟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相比也没有差距,但我们的基层水平还不行。比如,我们有的县连一个精神科医生或者心理治疗师都找不到,患者只能往省会城市或者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跑,由此造成的就医成本就很高。
另外,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东方文化不愿意谈论自己的精神心理问题,一般会觉得不好意思;西方在这方面要稍微好一点。在中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抑郁症都没有得到治疗,因为患者本身不认为这是病,也不好意思去治,或者会当成胃病、头疼等去治,而其实可能就是抑郁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哪里不舒服就去看病,他们的抑郁症大部分都能得到治疗。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可能还没有这样的意识,公众甚至其他学科的医生对精神疾病的认知还需要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减少抑郁症复发,需要三位一体的治疗
《知识分子》:有观众朋友问,我最近也出现了心慌、睡眠不好、焦虑的情况,那么这到底是情绪的问题,还是生了病,两者之间有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
王育梅:抑郁、焦虑,这是一个正常的情绪,还是到了疾病的范畴,分界线在什么地方?要看对你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抑郁症有三大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做什么事也没有意思,精力减退、觉得很疲劳、做什么事很累。三大核心症状有两个持续两周以上,而且影响正常生活了,不能上班或不想上学了,我们才能诊断疾病,其实关键就在对我们社会功能的影响。
《知识分子》:一个网友提问,有些病人因为抑郁症进医院住两个月,回家半年又被家人送到医院,反反复复是怎么回事?
王育梅:解决复发问题,我们有好多的策略。第一步就是要坚持服药,我们叫做足量足疗程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急性期大概是8~12周,巩固期14~9个月,急性期和巩固期的药量是一样的。还有个维持期是1~2年,这时候药物的使用可以减到一个维持量。
如果按照三个时期走,药量按照医生医嘱来走的话,我们叫足够的时间乘以足够的药量,等于临床痊愈。但很多病人过早的减药或者停药,可能造成疾病复发。如果按足疗程,抑郁症的复发率其实只有10%。所以,我们跟病人反复强调一定要遵医嘱服药。
还有一些人复发,可能是有一些生活事件导致的,比如说婆媳关系不好,夫妻关系不好,亲子关系不好等等,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也会导致情绪的波动。
所以我们住院的病人,除了评估抑郁到什么程度,有没有自杀自残的倾向,也会评估他的生活事件,他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特别是一些负性事件,创伤有没有解决好,因为这些都可能影响疾病的恢复。
所以要减少复发,一方面要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另一方面就是评估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有没有尽量将这些因素对疾病的冲击降到最低,以减少它的复发。真正做好社会、心理、生物三位一体的治疗,才能减少它的复发。
陆林:我补充一点,抑郁症、焦虑症或者其他精神心理疾病,有一小部分会复发,这个也可以理解。我们即使没有得过病的健康人,也可能会得抑郁症,何况得过抑郁症的人再复发。
有一点,就是刚才王育梅教授说的,如果坚持药物治疗,复发的概率会减少很多,所以是否停药一定要找医生进行评估。
另外,我觉得也同样重要的是,即使是服药有效,你在康复了、上班了或者上学了之后,也要尽量避免容易导致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我们建议大家每天都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减少工作压力,也避免一些人际关系的冲突,通过提高心理弹性,抑郁症的复发概率也会下降。
但是,很多人完全依赖药物,吃完药以后也不进行体育锻炼,还继续熬夜、睡懒觉,继续该喝酒喝酒,该夜宵夜宵,该睡觉时间也不睡觉。时间长了,抑郁症便有可能复发。所以,我们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交方式。
抑郁症药物不会降低智商
《知识分子》:好多患者会有疑惑,对于抑郁症,药物的作用到底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药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王育梅:大家可能很奇怪,说这药这么神奇,我吃了它怎么就好了呢?
首先,我们生病,是跟大脑神经递质的紊乱是有关系的,比如一些脑细胞受体的变化,导致整个神经功能调节功能下降。而药物在短期之内,比如说急性期的时候,可以快速让神经递质恢复到正常水平,但这个时候我们是不会让你停药的。那么,我们继续服用药物是为什么呢?
一些药物能够增加神经样因子,也就是增加我们神经的可塑性,恢复神经的调节功能。说白了,就是增加我们的抗压能力。因为健康不是说没有病,而是你有一定的抗压能力,能够适应环境。药物早期的作用就是还原,帮助你的神经递质水平恢复到正常,功能连接恢复到正常,再长期就是恢复神经的调节功能,让一个健康的人有一定的心理弹性,是这么一个作用机制。
陆林:很多患者也好、患者家属也好,对精神科的药物有一些误解。要不就是完全拒绝,要不就是完全依靠药物,这些都不科学。抑郁症也好,焦虑症也好,都有它们的物质基础。类似我们发烧,体温高了,需要把体温控制住;血糖血脂高了,需要药物把血糖血脂降下来。抑郁症也是同样的道理:大脑的神经递质平衡出现紊乱,需要药物帮助我们恢复平衡。我们恢复了以后,就可以上学、上班、正常生活了。
什么时候能停药,要看这个平衡。如果把药撤掉,平衡是否可以快速恢复。如果恢复平衡较慢,将来平衡再次紊乱的话,恢复的可能性就小。所以我们建议停药一定要经过医生的评估。而且,药得逐渐减量,慢慢停,不能昨天吃很多,今天就全部停掉,这就容易出问题。患者可以先停一点,比如停五分之一药物,看看状态是不是还好,如果生活、睡眠等都不受影响,那过一段时间可以再停一部分。通过这个过程,有些人是可以把药完全停下来的。
《知识分子》:有观众提问说,吃药是不是会影响智力。张老师能否分享一下您在康复的过程中使用药物的情况?
张进:我用药总共用了7年。我觉得停药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症状基本消失。这个症状就是指抑郁的主要症状,比如说情绪低落、能力下降、负面认知等等,一些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完全消失了。
第二个就是心理冲突基本解决。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造成自己耗竭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也往往会引起我们躯体和心理方方面面的变化,可能也会影响到我们自己的神经递质,它们共同在一起造成了抑郁的暴发。因此,通过自我成长,通过心理咨询,通过心理治疗,把内心的冲突解决,过一种平静的生活,这也是一个前提。
第三个,环境相对友好。如果我们处在一个自己可以驾驭的环境里面,在这个环境里面,我们感到舒适的而不是痛苦的,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当然停药的原则,刚刚陆林老师和王育梅老师讲得很清楚了,药是帮助我们解决痛苦、解决症状的,就像一个人骨折了以后,要拄拐,要打石膏,石膏也好,拐杖也好,都是为了使得我们更加强壮一点,产生康复的能力。
只有当这些条件具备以后,才能逐渐撤掉拐杖,撤掉石膏,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够自行其是,一定在足量足疗程的基础之上听取医生的意见,当然也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医生,让医生判断自己在什么时候可以停药,以及怎样逐步的按照次序停药。按照次序也很重要,因为每很多患者可能服用的不是一种药,而是好几种药,那么服药的次序其实也是有很多的规律在其中的。
陆林:我补充一下刚才网友的问题,吃药不会改变智力,这有肯定的结论。不会因为吃了抗抑郁药以后智力下降,这是不存在的。好了以后,原来的智商是多少还是多少,吃药不能够增加智商,但也不会减少智商。
王育梅:我也再补充一句,不管是抑郁症还是双相,在抑郁症状没有缓解、躁狂发作的时候,患者的认知功能是下降的,注意力、记忆力、决策能力都会下降的,反而是好了之后,认知功能就恢复到正常水平了。疾病本身会造成认知功能下降,但药物是帮你恢复到健康水平,提高你的认知的。
心理健康,预防为主
《知识分子》: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运动,比让我们的身体变得健康,比如长更多肌肉,肺活量变得更好。有没有哪些办法,可以让我们的心理能够保持健康?
陆林: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心理健康也是如此。我们要从预防开始,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不管是心理健康还是身体健康,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要有规律的睡眠,不管是孩子也好,成人也好,建议晚上到点睡觉,尽量不要熬夜。如果一个青少年因为玩游戏或者学习长期后半夜睡觉,时间长了一定会出问题。
第二,我们强调要有体育锻炼,特别是青少年,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的户外体育锻炼。特别是高中以下的青少年,每天应该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我们成人也是这样,每天要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锻炼,每周最少有5天。如果这些都能做到的话,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对于精神心理健康来说,除了规律的睡眠和体育锻炼以外,营养也很重要。如果营养不良,过瘦或者过胖,也会增加心理疾病的发生风险。
还有一个,遇到事情不慌张,尽量平和以待。有些父母,一看孩子遇到什么事情,就非常紧张。比如,我经常听到有孩子说,妈妈今天看见自己一个事情没做对,就把过去五年做的错事都说了一遍。家长如果总是翻旧账,每说一遍就等于伤害一次孩子。
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维护,我们还强调同伴交流的重要性。孩子最好有几个小伙伴,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些对孩子都是很有帮助的。
张进:刚刚陆林老师讲的非常全面,从心理到运动到认知,到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我非常赞成。“渡过”这两年做的事情,也就是刚刚陆林老师提到的,让孩子们自己有一个团体,形成一种好的伙伴关系。
我自己的观察,现在青少年抑郁之所以这么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的人际关系,在目前的环境下没有得到很好的维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断裂的,情绪是不畅通的。所以,我们能做的事情,或者我们主要做的事情,就是为这些抑郁的孩子们,甚至还没有抑郁的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沟通环境,让他们在环境里面能够找到自己,能够看到别人,能够搞清楚自己和外界的关联,形成一种关系良好的边界,并且在合作当中能够看到自己,找到自己作为人的统一性的一种存在。
《知识分子》:网友们还有很多问题,但时间过的真快,我们今晚的直播即将要结束了。关于精神卫生,大家都很关心,《知识分子》最近也新开了一个专栏,叫 “精神?精神!” 欢迎网友们关注这个专栏的文章。
最后,请三位老师友推荐一本跟精神卫生相关的科普书,以及最后想跟网友说的话。
陆林:关于抑郁症、焦虑症的科普有很多,我觉得《知识分子》的科普就不错,包括《知识分子》精神卫生专栏的科普。大家可以看一看,有助于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专业书籍有很多,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推荐,大家只要看了并且认真持续的去做,就能有所获益。
王育梅:如果大家想了解一些关于精神科的疾病常识,可以关注一下北大六院,河北第一医院精卫中心的公众号,我们会每天推送一些常见疾病的科普,包括案例解析。
最后想送给大家几句话,这是古代的养生之道,但我觉得对于预防精神疾病还是很有用的,叫做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饮食有节,就是吃饭,好吃的不要吃太多,不好吃要吃一点;起居有常,就到点要上床睡觉,哪怕是工作很忙,也先睡觉,养足精神再好好去工作学习,包括周六、周日,保持作息的规律,哪怕明天有很大的事儿,今天更要好好睡觉,不要熬夜;不妄作劳,不要太劳累,身体不要太劳累或者精神太劳累。
这是我们古代的养生之道,也送给大家。
张进:这方面的书确实太多了,精神病学方面有很多,心理学方面就更多了,很难推荐一本说它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我觉得在今天,每个人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增加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我把在 “渡过” 经常讲的6个字送给大家:觉察、接纳、行动。
觉察的前提,就是要更多的学习、了解精神健康的知识,了解疾病,了解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回答自己的情况。觉察之后就需要接纳,世界是不完美的,人是不完美的,我们的人生本来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完美主义的要求,必然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因此我们首先要能够接纳。接纳并不是认命,而是在觉察的基础上能够承认、面对,然后才能指向行动,更重要的是在协调和接纳的基础上指向行动。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精神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切的道理最终都要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通过行动来发现自己,看到自己,并且改变自己,逐渐康复,避免复发,保持信心,保持耐心,是所有抑郁症患者所需要遵循的一个道理。
抖音搜索 “知识分子”
今晚7点 饶毅教授讲解《生物学概念与途径》
制版编辑 | 姜丝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