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式微“霓喜举起头来,正看见隔壁房里,瑟梨塔坐在藤椅上乘凉,像是打了个哈欠,伸懒腰,房门半掩着,只看见白漆门边凭空现出一只苍黑的小手,骨节是较深的黑色——仿佛是苍白的未来伸出一只小手,在她心上摸了一摸霓喜知道她是老了她扶着沙发站起身来,僵硬的膝盖骨克啦一响,她里面仿佛有点什么东西,就这样破碎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张爱玲笔下的悲剧女性命运 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们?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张爱玲笔下的悲剧女性命运 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们

张爱玲笔下的悲剧女性命运 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们

作者:式微

“霓喜举起头来,正看见隔壁房里,瑟梨塔坐在藤椅上乘凉,像是打了个哈欠,伸懒腰,房门半掩着,只看见白漆门边凭空现出一只苍黑的小手,骨节是较深的黑色——仿佛是苍白的未来伸出一只小手,在她心上摸了一摸。霓喜知道她是老了。她扶着沙发站起身来,僵硬的膝盖骨克啦一响,她里面仿佛有点什么东西,就这样破碎了。”

一个美丽而苍凉的女人,就这样在张爱玲的笔下过完了一生。霓喜出自张爱玲的中篇小说《连环套》,不消多想,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张爱玲式”女人。她善写时代,更善写女人。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们,细腻、通透、疯狂,向往爱,却又洞悉爱情之虚伪,她们囿于时代与家庭,戴着镣铐跳舞。

从葛薇龙到霓喜,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们,有其个性,也有抹不掉的共性。生于战时的旧时代,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都遭遇着时代与家庭造成的生存困境。《倾城之恋》中,一个离了婚的年轻女人,成了蔫掉的蔬菜、馊了的米粥、掉在地上不被捡起的糖果,这样的环境造成了出现在范柳原面前时的白流苏,没有谋生之计,娘家人嫌人怨,只能靠着自己尚还年轻的面容,寻一个可靠的夫家。白流苏在与范柳原的相处中,精打细算,只因范柳原才是她翻身的唯一路径,离了范柳原,她只得重新回到夹缝中生存。

这种生存困境并不局限于离了婚的女人,“富贵人家”的少奶奶也是如此。《金锁记》的曹七巧,一生困于黄金枷锁之中。年轻时,曹七巧在瞧不起她的婆家、把她当摇钱树的娘家,和羸弱无法相爱的丈夫之间,被困得死死的,无法动弹,除了金银什么都得不到;中年分家以后,没有人能左右她的生活,但曹七巧陷入鸦片与钱财中,没有物质上的困境,心绪仍不得安宁。曹七巧的一生,什么都没有,两个儿女也恨她,她做太太时,只能努力捞钱,仿佛这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这些可悲可叹的女人,无论如何看透世道,也不过只得精心算计,才能在苦涩与动荡的生活中活下去。

许是张爱玲的经历使然,让她更懂得旧式大家庭的悲剧与女人对爱情和情欲的渴望。她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个没落的贵族,父亲为贵族遗少,母亲为新式女性,从小便见识了旧式家庭中的纷争。24岁时,张爱玲遇上时年38岁的胡兰成,爱得死心塌地,尽管不被看好,但张爱玲依旧嫁给了他。这段婚姻仅持续两年,便以胡兰成出轨告终。与胡兰成的感情伤张爱玲至深,她的家庭、她的爱情,都给了她沉重的打击。无论在文学中,张爱玲是一个怎样的才女,在爱情上,她也不过是一个充满向往与卑微的初学者。所以在她的笔下,常能看到女人们得不到的爱情、被压抑的情欲,以及成为牺牲品的婚姻。

为张爱玲一炮打响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不逃不过从一个平凡单纯的女学生,到奢靡空洞的工具人的命运。葛薇龙既是出于追逐爱情,更是出于不舍华丽的生活,于是“心甘情愿”走上了替梁太太与乔琪乔交际的命运。她对爱情偏执的模样,像极了张爱玲面对胡兰成时自我欺骗的样子,即使知道婚姻是一场骗局,依然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

葛薇龙的命运是碾碎一地的炉香,姚家七个女儿就是华丽却只能遮风挡雨的琉璃瓦。张爱玲的《琉璃瓦》一文极短,但姚家七姐妹的命运又交代得极清。美丽的女儿们成了父亲牟取好处的工具,嫁女的第一目的是“帮衬家里点”。这一文章,张爱玲在开头便点得极为明白,“女儿是家累,是赔钱货,但是美丽的女儿向来不在此例”。不是张爱玲将女人看做商品比较,而是此类讽刺般的说法,实则就是这些“女儿们”最终的出路——摆脱不了的工具之用;而这些“女儿们”的婚姻,也成了一个个绮丽的梦境——为家族牺牲了所有向往。

十七世纪时,女性主义者普兰·德·拉巴尔曾说过,“但凡男人写女人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当事人”。若是如此来看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与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虽都是时代悲剧,却大有不同。他们都写女人的欲望。包法利夫人一生执着追求爱情与贵族生活,她充满浪漫主义的欲望从来不屈从于世俗,她的爱情成为禁锢的枷锁;张爱玲笔下的女人们,囿于礼数与阶级,磨灭了对爱情的所有幻想,她们是疯狂的,却不为爱情,她们是贪婪的,只为了活着。如果说福楼拜笔下带了几分对19世纪女性的审视与批判,那张爱玲的笔下,则是同情与共情居多。

一个女作家,写起女人来,往往敏锐又大胆。她能刺透女人的欲望,洞悉她们的怯懦。张爱玲深知女性不易,同样作为女人的她,笔下所写之人,无不入木三分。少年时代不懂张爱玲,只道她笔下的男男女女,净想着恋爱,哪怕兵荒马乱里,哪怕屡屡被人抛弃,也不忘那份情与欲。多年之后,再读张爱玲,才看出她笔下藏着的世道荒凉。哪有什么倾城之恋,哪有什么一见钟情,不过机关算尽之后深深的无力罢了。那些个女人,被时代催促着漂泊,也不过成就了一段段乱世的悲情。

张爱玲的苍凉故事啊,像胡琴咿咿哑哑——拉不尽!(式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