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那么大家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背后又有什么故事,现在请听我给大家慢慢道来。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原文(多行不义必自毙)(1)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八世纪春秋早期,话说在郑国的首都新郑的宫殿里王妃武姜就快要生了,当时郑国的君王姓姫,名掘突,是郑国的第二任君王,史称郑武公。武姜原也是贵族出身,由于政治联姻嫁给了郑武公,作为政治牺牲品哪怕是一个六七十的老头子她也必须嘚嫁,但她出嫁的时候郑武公也才二十出头正值壮年,所以在当时来看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说得上是郎才女貌,而就在武姜即将分娩的那个夜里她做了一个梦。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原文(多行不义必自毙)(2)

大家如果细心留意一些历史故事,或者一些历史剧的话就会发现,奇人降生往往都会伴随着出现一些异象,而做梦,在那个时期常常被认为是某种预兆或是某种征兆。有记载的周宣王就曾经做过一个梦,他梦见一个美貌的女子,先是大笑三声,又大哭三声,最后将祖宗祠堂里的牌位捆在一起飞到东方去了。后来人们认为这个梦里的女子就是周幽王的妃子褒姒,大笑三声说的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大哭三声是说的周幽王死于战乱,牌位东去说的是周朝东迁。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原文(多行不义必自毙)(3)

那我们要说的这位王妃姜武她并没有梦到蛇,也没梦到仙人也没梦到其他什么好的东西,就在她分娩的那个晚上她做了一夜难以言喻的噩梦,当天亮她大汗淋漓醒来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降生了,而刚生下来的婴儿血淋淋的就在床榻上。

关于这件事《左传》中记载:"庄公寤生”。至于武姜到底梦到了什么,可能是由于太过可怕所以她自己从来不提起,只是那场噩梦的阴影始终笼罩在武姜的心头始终挥之不去。在给这个孩子起名的时候姜武随口念叨着“寤生、寤生……”于是寤生这个名字就被写入了家谱,成为了郑国的世子,也就是今后要继承郑国国君的人。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原文(多行不义必自毙)(4)

虽然是寤生是武姜的第一个孩子,但是武姜对于他却有有一种骨子里的厌恶,态度极其冷淡,甚至可说是痛恨。这点在寤生的弟弟段出生后就更加的明显,武姜生段是顺产,在段出生不久便有了自己的封地。武姜对于两个孩子的态度属于是两个极端,对寤生那是非常的冰冷、厌恶甚至是仇视,对于段她又给出了超乎寻常的母爱,溺爱非常。虽然在当时母亲宠爱小儿子也属正常,因为国君要由大儿子继承作为什么都没有的小儿子母亲一般会更加的疼爱一些,但是武姜的做法已经完全超出了常理,对于大儿子厌恶仇视,没有好脸色恶语相向,对于小儿子又无限溺爱异常宠爱,这种现象大家也只能认为是那个噩梦的原因。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原文(多行不义必自毙)(5)

而史料记载段确实比寤生更加的招人喜爱,寤生一副忠厚老实、唯唯诺诺的模样,而段长得是英俊潇洒而且有勇有谋,这点在诗经中就有记载,而且在记载中段还是一个善弓箭,有神力,亲手打死老虎献给自己父亲。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优势也就越发的明显,也因为有这些优势,武姜就更加的宠爱偏爱这个孩子,甚至多次提出要废除寤生立段为世子,但是这点都被郑武公拒绝了,因为由长子继承国君的规定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哪怕段再优秀,只要寤生没犯错继承权就只能是寤生的。也是由于郑武公的坚持所以武姜废长立幼的想法一直没能实现。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原文(多行不义必自毙)(6)

而在后来郑武公死后寤生顺理成章的继承了郑国的王位,成了郑国的第三任国君。就在寤生刚继位没多久,武姜就来找寤生说段的封地太小,要求寤生再给他一个封地,并要求把京城封给段,寤生被逼的没办法答应了她的请求。当时郑国的臣子听闻后都纷纷上言一致反对,因为按照祖先的规定京城是不能分封出去的,这就好比一个国家有了两个主人,但是因为武姜强行要求,寤生也没办法,只能妥协,最终还是将京城封给了段。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原文(多行不义必自毙)(7)

之后段便带着手下前往了京城,而在离开之前,武姜与段私下谈话讲你到京城后要时刻备战,壮大自己,一旦有机会就攻打首都新郑,我会在这里给你做内应到时候给你打开城门,你来取代寤生做国君。段确实也是按照武姜的意思来做的,到了京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周围的边城效忠自己,并将他们的军队收归到了麾下。

当消息传回新郑,寤生的众臣们个个都是义愤填膺觉得此人是狼子野心贪得无厌,煽动寤生发兵去消灭段,此时寤生神情自若说出了这句流传千古,现如今我们也会时常说的名句,寤生看着群臣激愤淡定的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原文(多行不义必自毙)(8)

而后段的野心越来越大,再又圈占了几座城池之后便准备攻打首都新郑,临出发前他给武姜写了一封信,其意就是告诉她我即将来攻,你做好内应。只是他没想到这封信却直接出现在了寤生的手里,原来当时段前往京城的时候寤生便安插了眼线跟他一同过去,所以这些年段的所有行为寤生都了如指掌,关于段叛乱的所有细节寤生的一清二楚。所以在段出发刚刚走远之后,寤生便安排人偷袭了京城,基本没有抵抗的情况就拿下了京城,而正在行军的段得知京城失守后顿时陷入进退两难,顷刻间军心大乱。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原文(多行不义必自毙)(9)

而从小被母亲溺爱,一路顺风顺水的段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这突如其来的转变瞬间击垮了他,一场阴谋叛变还没开始便被瓦解,至此这么一位漂亮弟弟便飞灰湮灭了。也正是因为武姜的溺爱导致了段的膨胀,也正是因为她的偏爱最终导致了手足相残,而她最疼爱的幼子也因此落得身首异处。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正确引导真的很重要。不过在经历这次的事件之后,寤生与他的母亲武姜最终还是重归于好,虽然在段死后由于群臣的压力寤生不得不将武姜驱逐到其他城市去居住,并发誓“不及黄泉,不相见也”。但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又如何能割舍的下,之后便有了“掘地见母”通过挖隧道将母亲接回的故事,可以说寤生也是一个难得的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