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石毓智在儒家思想里,最高的道德境界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齐家”是啥意思?这个问题不要说一般人回答不上来,就是古汉语专家也不一定清楚打开古代汉语词典,“齐”的意思很多,它可作“整齐”、“齐全”、“敏捷”等讲,到底在这里作何解,单靠词典还是拿不准《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倒是针对“齐”这个用法专门有个解释,即“整治”,这是典型的随文释义,属于孤证,很不可靠,而且这个解释有悖儒家的思想,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齐家的现实意义是什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齐家的现实意义是什么(齐家是啥意思)

齐家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作者 石毓智

在儒家思想里,最高的道德境界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齐家”是啥意思?这个问题不要说一般人回答不上来,就是古汉语专家也不一定清楚。打开古代汉语词典,“齐”的意思很多,它可作“整齐”、“齐全”、“敏捷”等讲,到底在这里作何解,单靠词典还是拿不准。《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倒是针对“齐”这个用法专门有个解释,即“整治”,这是典型的随文释义,属于孤证,很不可靠,而且这个解释有悖儒家的思想。

其实,“齐家”有丰富的内涵,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它首先见于汉代成书的《礼记》,那么“齐”在这部典籍中的其他用法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可以帮助我们搞清“齐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首先,“齐”有“教化”的意思。例如: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遯心。”(《礼记·缁衣》)“齐之以礼”就是用礼仪来教化,“齐之以刑”就是用刑罚来教化。

其次,“齐”还有“示范、表率”的意思。例如:子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禮記·緇衣》)就是指“长民者”注意自己的穿着和仪容,来影响感化大众。

“齐”的示范、感化作用是最主要的,所以《礼记》才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里说得很明白,“修身”是“齐家”的先决条件。道理很明显,一个人自己不修身,如何在家里做表率来教化或者感化别人?

“齐家”的真正目的是“宜其家人”。只有自己“修身”,做到以身作则,方能够作为一个表率,才能使得家庭成员的关系相宜。《礼记》对此有详细的论述: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礼记·大学》

儒家的“齐家”思想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一个人的真实面貌都会在家人面前暴露出来,要把家庭弄好,自己必须先修身,在道德上过硬。一个人只有让家庭内部相宜,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大功业。

然而,迄今揭露出来的很多“大老虎”是既没有“修身”,也没有“齐家”,就出来“治国平天下”了。他们长期以来就是在欺骗大众,在公众面前“演戏”,而他们真实的一面都是修身很欠缺,吃喝嫖赌毒样样俱全,最后不仅弄得自己身败名裂,也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