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玉字辈兄弟的媳妇里,要数凤姐最风光也最能干。和凤姐同为名门出身的李纨,办事能力实在一般,到后来她和探春一起协理家务时,表现平平,还差点上了奴才的当。若论口才,李纨也不算太差,但比起凤姐,则显得逊色许多。在凤姐眼里,李纨是个佛爷,在管家方面“不中用”。
大奶奶李纨也是下人眼里的佛爷,所以下人在她面前比较放纵,不像在二奶奶王熙凤跟前那么守规矩。这在她和探春协理家务事,充分暴露出来。
她和探春理家之初,就遇到个棘手难题。
吴新登家的来回话,说赵姨娘的兄弟死了。她只讲了这一句话,别的也不多说,只等着李纨和探春两人拿主意,好暗暗试探二人。
李纨和探春自然没有处理这类事情的经验,于是探春问李纨如何处理。李纨想到袭人的妈死了,听说是赏四十两,于是说这里也赏四十两,却忽视了贾府的规矩是家里和外头的有分别,赏银也是区别对待。
随后,赵姨娘因不满探春的安排,过来找探春哭闹。李纨见二人吵闹起来,只得在一旁劝慰说,姨娘别怨姑娘,她满心里想拉扯你们,口里怎么说得出来。
这话倒是实打实地在劝赵姨娘,她心里听了这话可舒服了。但却刺破了探春的底线——她是坚决不让任何人说她“拉扯奴才的”,何况是理家之初,在管事媳妇的眼皮子底下。
赏错银子劝错人,这还不算,第三件事也发生在理家期间。原来甄家家眷遣人到贾府来送礼请安,探春李纨看过礼单后,李纨命人用上等封赏甄家家仆。接着让人向贾母回禀此事。
贾母知道后,命人叫李纨,随后说道:“这甄家与别人家不同,用上等封儿赏男人,只怕展眼又打发女人来请安,预备下尺头。”话才说完,果然甄府就派了四个女人来请安,可见贾母到底是曾经管家,经事不少,所以经验丰富,对大小事都了如指掌,还能提前做出准确预判。
以上三件事,都是李纨“不尚才”的例证,也可见她办事能力的确一般,才华平平,从某种程度而言,还比不上探春和宝钗。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家庭教养方式决定李纨无才
李纨是金陵名宦之女,但父亲李守中继承家业以来,崇尚女子无才便有德的理念,于是不让女儿读书,只让子侄们记住几个前朝贤女事迹而已,将纺绩井臼列为要事。这样的教养方式,决定了李纨并无管家才华和能力。
相比较而言,王熙凤是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又出身武将家族,所以从小玩笑着就透着一股杀伐决断的习性,这样的习性自然是有利于管家的。
二、自身经历决定李纨无管家经验李纨出嫁后不久青春丧偶,而她居于膏粱锦绣之中,也不曾为琐碎俗事而操心,琐事自有婆婆王夫人或妯娌凤姐打理。
她的责任是侍奉尊长、教养儿子,闲时领着小姑子们做针黹、诵读诗书,其余事情一概不闻不问,生活简单。所以对于管家,李纨不曾历练过,的确缺乏经验,当然也就能力不足了。
三、个人秉性决定李纨不将精力放在管家方面
李纨的出身家庭和教养方式,决定了她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正因如此,她办的事情总不那么圆满。她博得的是“菩萨”的名声,未免恩多威少,如此一来当然会“逞纵了下人”。
珍大嫂子来李纨房中,她的大丫头素云公然拿出自己的脂粉给尤氏用,即是例证。李纨当时在场,也只是说了下素云。随后小丫鬟炒豆儿有样学样地在服侍尤氏洗脸时只弯腰捧着,而不按规矩跪下。可见李纨的稻香村也管理得比较涣散。
李纨寡居,只守着一个儿子。日常事务,除了侍奉婆婆,带领照看小姑子之外,也就只剩下教育儿子了。按照古代三从四德的标准,夫死从子,儿子贾兰是她在世唯一的依靠。
和探春一起理家时,因贾兰生病,李纨不理事务,叫底下人往探春处回话。如果说管家行权是王熙凤所追逐的事业,那么教子则是李纨追逐的事业了。她所能支配的时间和精力,一大部分都花在贾兰身上。这个投入,自然也是值得的。
所以,对于管家,她不那么上心,也不太在意。即使在协助理家时,大部分事情都是探春、宝钗、平儿三人在商讨料理,李纨不过是略微打个下手而已。
作者:红楼夜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红楼夜思。从书里,看更广阔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