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我在老厂的日子第二集 难忘在工厂的岁月(1)

寒絮送花雪送柬,婚纱冻尔却开眼。佳荣永解独身孤,青涩年华熟后盏。敲响铜锣天女来,深幽缠裹柔情产。至朋齐聚欢颜开,百载恩情结心赧

——题记

转眼之间就到了一九八三年下半年,恋爱的过程,是一个激情四射的过程,是人类情感的试金石,虽然折磨人,但也陶冶人,历炼人,铸造了人的真爱的沉稳和情感的深沉。

我俩每每相聚,基本是在夜晚,或者吃完饭去看她,或者到她家吃饭,感觉一天不见就缺点什么,每每在一起聊天感觉那么情真意切,含情脉脉,感人至深,盼望早一天走上结婚的殿堂,朝对晨曦、暮对晚霞,聆听虫鸣,同赏繁花、粗茶淡饭,甘之若素,过上虽不富有,但也幸福的生活。

想着一年来,我们彼此珍惜着这份缘分和精心经营着这份感情,我们真的太渴望有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家了。我们真心的爱着对方,又付出着彼此的真心,这一切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了,我爱晓彤已在我心里根深蒂固,甚至已经融进了我的血液,没有了她的爱我想象不到以后我还能怎样去呼吸……去生活,我这颗心完全被她占据了,不仅是她的处事和她的愉悦性格,乃至她的女性、她的容貌、她的身体,一句话,坐是她,行也是她。不管是哪一方面,凡是可以使我感到她可爱的一切都占据了我的心。对我说来,她始终是迷人的,她青春时代的那种清脆声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不时在我耳畔萦回。

经过一年多的接触,我们觉得三观相近,彼此感觉良好,也有结婚的意愿。

来厂近四年时间了,最大的感受是,尽管也算有房子住,但那终归不是自己的家,独身宿舍的感觉,让人始终漂浮着,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安居乐业,虚荣心也好,实际需要也罢,我多想早日有个自己的房子。它是安乐的窝、栖息的巢、温馨的家。对我来说有个栖身之所,已经知足了。

工厂要分房子,分房子的条件必须是已婚职工,我和晓彤商量为了要房子办理结婚登记,她说“这个事情需要回家征求父母意见后,告诉我”。我说“别的,还是我亲自说吧”。晚上,来到准岳父家,我坦诚阐述了我们的一年来的情感,诉说了我们一年来的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彼此信任,彼此付出,深深的爱着对方,爱使我们迫切的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岳母和蔼地谈起了晓彤,干活是没地说,但是,有点下脾气,就是挺厉害,添犊之情流露无疑,叮嘱我以后一定要善待晓彤,谈起女儿要结婚了,神情有些落寞。

我眼睛望着岳父母,真诚的说,把晓彤交给我,您们就放心吧,我会用一生来善待她,让她幸福、快乐。她对我来说,胜似妹妹,胜似朋友。总之,我太爱她了,不能别有所图,这就是我最清楚的思想。最后岳父母表示,只要你们两个人愿意,我们长辈没有意见,再说赶上单位分房子也不容易,不要错过了。岳父母的理解,成全了我们的心愿。我说请父母放心,我一定照顾好晓彤的。

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日我们来到办事处,人家告诉我们需要到单位开介绍信,带户口本来,我回到单位开介绍信,单位管计划生育的人说你没有达到晚婚年龄,我的生日是农历七月二十四日,阳历九月七日,但在户口上写的是七月二十四日,父母登记户口时就把农历登记上了,尽管这样还是不够,需要过了生日以后再来。因为着急分房子,所以,过了生日不久,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五日,我们再次来到办事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红色的两本结婚证,从这一天开始,在法律意义上,我们是合法夫妻了,就等分房子了。

夏日皎阳似火。父亲知道我们要结婚来到哈市,并且带来了八百元钱,这钱,我知道是父亲借的。父亲说:“这是我和你妈商量过的。你要理解我们的心情。你是老二,我和你妈第二回娶儿媳妇,我们老两口心里高兴。就是把老骨头卖了,也要把你的事办体面一些。要不,我和你妈心里过不去呀。你不知道,为你的事,昨晚上我在车上一眼也没合……再说,你毕业这四年多,一直没有忘了这个家,除了吃的你都寄给家里,我和你妈都心疼你。现在你要结婚,这是你一辈子的一件大事,我们不把你的事办称心一些,就是睡在黄土里也合不住眼碍…”。

父亲一席话,使我忍不住热泪盈眶。父母之心啊!天下什么样的爱能比得上父母之爱的伟大呢?此时此刻,我再不能责备父母为我的婚事借这些钱了!

我和父亲说,因为房子迟迟没有定下来,所以,婚期一直没有定。父亲说:“这样吧,咱们请亲家亲属吃顿饭,就是表达一个意思”。我拧不过父亲,我理解父亲。我和晓彤商量请亲属吃饭,结婚时就不再办就酒席了。

于是,一番商定后,我们在春满园饭店请了她家的亲属。

那顿饭,我记得有岳父岳母,大舅哥大舅嫂、邱文亮大哥、边志杰大姐和姐夫还有谁我就记不清楚了。饭菜点很可口,有地三鲜、尖椒豆腐、溜肉段、小鸡顿蘑菇、干炸黄花鱼、扒肘子、辣炒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炸茄合、家常凉菜和菠菜蛋汤,一共十菜一汤,倒也不显得铺张浪费。都是些清热爽口、养生宜消化的夏季佳肴。而且这几道菜都是岳父岳母比较喜欢吃的。从这些菜的搭配上就能看出,晓彤是很用了一番心思,岳父岳母脸上透出淡淡的笑意。可是,我第一次见到她这么多长辈所以在饭桌上表现的有些拘谨,不过还好,晓彤的父母很随和,父亲走南闯北应付自如,两家围绕我和晓彤的事谈了很多,商定过了,只要单位房子分下来即找个日子为我们完婚。虽然我理解父亲,但是,我感觉结婚还是不要花费很多,婚后还得省吃俭用来还账,莫不如现在少花销一点,晓彤也很理解,所以我们使用了父亲四百元钱,剩余哪四百元让父亲拿回去了。

那天吃完了饭,我和父亲一起回到我的宿舍,我看父亲在饭桌上也没吃多少东西,便说给你买点吃的,你到车上吃吧,我送父亲到火车站。临上上火车,父亲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地对待晓彤。在他看来,晓彤能嫁给我,还不知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才碰到的事。也是,我也不知道晓彤为什么能看上我,所有的条件都一般,不帅、没钱、也不幽默,肚子里的墨水也不是太多,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订婚,我在心里默念着这个亲切的词语。它像一个器械一样把劲雄深深地固定在我的心里。我想我在她的心里也是同样的。从此以后,我的心里固定地装着另一个人,有了心灵的伙伴,我不会再有飘零之感,更不会孤独寂寞。我们俩会像两个相溶的物体一样,再也不分彼此。我已经找到了我的另一半,生命中的另一半,爱情的另一半,牢固的爱情会抹掉我经历过的所有的不幸,会给我的未来添花织锦的。

在为未认识晓彤之前,我考取东北财经大学的业余函授。那时,财务工作特别忙,时间也特别紧的情况下,三年里的财经大学面授时间,我全力以赴、心无旁骛,攻读经济理论,如饥似渴,狼吞虎咽。没辜负工厂的对我的厚望,进了财经大学后一心扑在学习上,发誓要学有所成,往肚子里装点真货进去,没有缺过一次课。每次面授完后,我都把课堂笔记重新整理一遍,这不仅有助于记忆,也有助于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我着重于理解,决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经过三年辛苦努力,各学科考试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三年的函授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爱学习,把学习作为生命之必需,生活之乐趣,就一定能学习好。

一九八三年九月我如期毕业,获得了辽宁财经学院工业会计毕业文凭。各科成绩是政治经济学八十七分,哲学九十六分,工业企业管理九十四分,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九十八分,财政与信贷八十四分,会计原理九十五分,工业会计九十一分,工业财务九十七分,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九十二分。财院毕业后我的工资也由来厂时的六十二元(后来是六十八元),调整到八十一元。

我终于把没有掺假的货真价实的财经大学文凭拿到了手里,算是真正的财经大学生。拿到文凭后,我脸上不由得浮起一丝浅浅的自豪。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自豪,真切实在,显得有底气,脚下的步子也迈得高了。还忍不住将兜里的文凭拿到手上仔细瞧了瞧,然后放嘴边吻吻,吻得很抒情,像第一次吻自己心仪的女人一样。

因为,我们都老大不小了,快到晚婚的年龄。朝思暮想,盼望婚期早日到来,思念人的时候,时间很慢,真有点度日如年。婚期即将来临,我们忙于购置衣物、首饰,整日在哈尔滨城各大商场疯狂选购,心情从未如此惬意。晓彤张罗着给我做了身蓝色哔叽中山装,算是结婚礼服了。

人在幸福的时候,会善待身边的一切事物。自从领到结婚证,我几乎没有任何烦恼,心情永远是舒畅的。我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美好,阳光美好、空气美好、宿舍美好、整个工厂办公楼里都是美好的,就连宿舍窗外黄瓜架上的一片枯枝败叶也是美好的。我想:腐烂的枝叶不正在孕育着春的生机吗?我一改平时内向的性格,走在街上,遇见平时不喜欢的人,也会递去几分笑容,遇见喜欢的人,我更是张开笑脸,热情地与之寒暄几句。

时间如梭,一晃就到了冬天。

工厂分房委员会按照方案,最后研究确定,虽然我来厂晚,但已经登记等房子结婚的实际情况,分给“冰棍楼”两家一个厨房,住屋二十一平方米的房间,那就是我们的新房。一直梦想一个自己的家,梦想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然而当这一切成为现实的时候,我才知道,有个家也不是那么简单,不是住进自己的房子就可以高枕无忧。房,从粉刷到入住,要耗费很大精力,但是不管怎样我靠自己的同学、同事的帮助,靠自己辛勤努力和奋斗,从没有一分存款开始,逐步向梦想有个自己房子的目标靠近,房子有了,我们新婚夫妇着实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最大的感慨,就是哈尔滨有家了。虽然条件简陋,我还是非常满意,因为和没有住房的比,能解决个住的地方已相当不错了。

那是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二十六周岁的我和二十五周岁的晓彤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我烫了发,晓彤打了发髻,我们都做了一套结婚礼服,没有婚纱,仍然具有一对新郎新娘的模样。这一天,是我一生最难忘,最幸福的日子。

我们商量不办酒席,在独身宿舍大房间里举行了一个简单婚礼。这一决定得到了双方长辈的支持。婚礼十分简单。邀请的人不多,一辆大客车就把新娘接回来了。亲朋好友们互相寒暄着,小礼堂没有那么多座位,大家都站立着。结婚礼仪完全是按照哈尔滨城简单程序进行的,我和晓彤完全要听从司仪张忠亭的安排。张忠亭主持过一些婚礼,安排结婚场面还有一定经验。工厂里小青年都亲眼目睹了他的主持,果断出手不凡,他把婚礼主持的天衣无缝,让人交口称赞。

婚礼在十点五十八分准时举行,随着张忠亭热情介绍,我和晓彤随着热烈的掌声走到人群的最前面,张忠亭送上动情的、温馨的祝福。接着安排我和晓彤向来宾、父母等三鞠躬、拜天地、拜父母、夫妻互拜,还安排了我和晓彤唱歌、咬糖、怀中开锁等等,最后司仪还特意安排我俩介绍恋爱经过。当司仪张忠亭让我谈谈恋爱经过时,我半天想不出词来,这时我的目光落在了晓彤的身上,我突然脸涨红起来,为难起来,我请求换一个节目,可是车间来的一伙小青年则不答应,非要让我说说恋爱的经过。我只好编了一段小故事总算在大家的掌声中通过了。然后大家一起唱一首祝福歌,为我们婚礼作证。节目告一段落,司仪张忠亭看了看表正好是上午十二点,他宣布开始吃喜糖,婚礼礼成。婚礼虽然简朴,却是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气氛,大家都喜笑颜开,尽情地吃着喜糖。送走亲朋好友,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此时,一种幸福美好的憧憬跃然在我和晓彤的面庞。

婚房还没有来得及收拾,我们只能在独身宿舍待着。还有几位亲属和室友在这里陪伴我们一起聊着天。傍晚,华灯初上,财务科同事给我俩送来煮熟的热气腾腾的饺子,有说法叫“包容”。我也非常感谢热心的同事想得周到。晚上十八点,我们按照预定的时间启程到火车站,准备乘火车到北京,当时的我正逢去张家口煤机厂参加会计培训和制造局财务会议,晓彤自费。

在车箱里我爱人的打发髻头饰引起大家的好奇,纷纷前来观看。车厢里,柔和的灯光、高崇的发髻、迷人的晓彤……

深夜,爱人在车厢里,幸福和甜蜜也融入夜色中……。谈笑风生的畅想着婚后的生活,谈论如果有了孩子起个什么名字,梦想着我们的孩子长得像谁,那种自由的感觉,比盛大婚礼还要激动,因为我们为了等到这一天,付出的太多太多了,今天我们终于可以翱翔蓝天了。在卧铺车箱里,我们两个下铺的人都碾转反侧睡不着,我们俩心底一片明媚。

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到了北京站,下了火车单位驻北京办事处曲经理给我们接到前门旅馆,安排下住处。前门旅馆客房很简陋,十来个平方米大,两张单人木板床,一张破桌子,一个竹蔑壳暖水瓶,一个洗脸盆,两把一尺高的小木椅子,土织花布的棉被潮呼呼的堆在床头,床单下面铺的稻草。我们俩把人造革的挎包往床头一放,拿出毛巾端着脸盆到洗漱间来洗脸。洗漱完了我们到大栅栏喝了碗肝粥,就去北京大北照相馆拍照。

来到大北照相馆,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同志接待了我们,听说我们是来自东北照结婚照,更是热情周到。经过一翻化妆、选服装我三两下完成任务,坐在沙发里看报纸,却没料女孩子的妆就是那么难化,整整半个多小时了还不见晓彤下来,直到快十点,我正在一楼的更衣柜边徘徊。只见一个仙女般的女孩从孤形楼梯徐徐的飘然而下。啊!这是晓彤?我确定,是她!是她!从眉梢到眼底,从红唇到背影,神态迷人,婀娜多姿。这不就是被诗经楚词、唐诗宋词反复描写了几千年的那个美女吗?不仅仅令我吃惊,连在场的男人都为之震惊。照完一套黑白结婚照,在一片惊叹声中晓彤挽着我的手走出了那丛羡慕的眼光……又到天安门前拍了一张彩色照片。

次日我们从北京转车到张家口煤机厂学习车间核算问题。在张家口待两天,我感觉基本掌握了基层核算的程序和基本要求,乘火车返回北京,在长城下车游览了长城,瞻仰詹天佑铜像,在北京参加制造局财务工作会议间隙,我们又去了故宫、颐和园、动物园、十三陵。在十三陵我们第一次看见树上结的大柿子,赶紧买几个尝尝,感觉比冻的好吃多了。然后急忙返回哈尔滨。完成了愉快而且充满温馨的新婚之旅。

旅行结婚的晚上回来,我俩住到岳母家里。安全顺利地回来后,没有出意外,大家万分高兴。

我到企业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也是我第一次参加企业里的分房,尽管房源紧张,我还是分到一间两家共享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的五楼旧房。

同学和同事们为了赶在我们回来就能住,粉刷完墙壁没有干,他们用炭火烤,有的同事和寝室室友中毒了,头晕恶心,我感觉很内疚。几天后,房屋粉刷干了。我把在大舅哥家做的简单不能再简单的硬杂木大衣柜、书柜、床、写字台、高低柜和两对折叠椅家具搬进来。也把同事们送的镜子、暖瓶、脸盆、茶具等摆起来。新房从外表看房子是老了点,可是经过厂里一些热心同事帮忙,把室内仔细的粉刷和精心布置,处处都收拾的实用朴实。

不称心的是当年这栋楼没有取暖设备,需要自己烧煤取暖,上楼需要挑煤,下楼挑灰,从炉子里把灰取出来,灰便满房间飞扬。烧饭还可以用煤气罐,上下扛罐很费力气啊,其中的不便可想而知。

小家建立了,虽然简陋了一点,但毕竟有了家。翌日我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我们邀请同学、同事和室友在我们喝了一顿大酒。大家也对我们恭贺新婚之喜。

自此我们各自上班,开始了平淡而又琐碎的家庭生活。在这个楼住的时候还有遇到一次尴尬的事,蹲便池里面有水,我感觉不对,找来一个铁管子,往下戳,直到便池里没有水为止,可是晚上九点多钟,楼下找上来了,他们家厕所漏水了,我这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二天赶紧找后勤修理厕所。我当年最大的期望就是能有一套不需宽敞不需明亮但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小到只有可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那也将是我们心目中最温馨的家时代的到来。刚参加工作不久我性格内向,话语不说,她性格外向,热心助人,熟悉的人都说我们是性格互补的夫妻。当然,不管两人的性格有无差异,长期在一起生活,难免会磕磕碰碰进而引起争议、争吵,每逢这个时候,我多半会以沉默的态度来淡化、消除矛盾。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我自己的户口从工厂集体户口里迁出来,再到派出所报我的户口,又到和兴路派出所把爱人的户口迁来,我当上了户主,真正成为城镇户口。光有户口还不行,还需要办理俗称为“购粮本”的粮食供应证。没有购粮本就不能买粮,粮食关系落实到那个具体粮店,也只能限定在该粮店购粮。对于拥有城镇户口的我来说,“粮食关系”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还要到煤五办理煤柈证,这样就可以到粮站领粮食和豆油,到煤场买煤柈了。每月1号开始供应当月粮油时,我就拿着购粮本到粮店去买米,粮店里挤满了人,交钱购粮、油要排队、领米要排队、领油也要排队。买完我用自行车驮回来,月月如此。

我住房是在五楼,自己取暖,必须烧煤,还需要买点木板子引火。那时成家具体事情还真不少。每月还需要买一罐气,从一楼扛到六楼,真挺费劲。

我和刘忠广共享一个厨房,他是三车间的钳工,经济条件好一点,刚买了黑白电视机,那时的电视还是奢饰品。晚上,屋那边两口子看电视,我俩也过去蹭看电视,那时电视正上演精彩绝伦的武侠剧射雕英雄传。看的是如痴如醉。时过境迁,他家的黑白电视,留给我们多少快乐和美好记忆。

每当出差,要到单位开介绍信,到粮店拿粮本换粮票,粮票,对于现在三十岁以下的人来说,不知何物,但在粮食统购统销配给制的年代,那却是赖以生存的票证。二两粮票,可以吃上一碗二两份量的面,或者买上两个一两一个的烧饼。那时我们俩中午都在单位食堂吃饭,粮票还够用。现在,物资大量丰富了,早已取消了配给的供应制度,只要你有钱要买多少也行。

那时,哈尔滨冬天蔬菜很少,我们自己买一个小缸,淹一小缸酸菜,冬季来吃。秋天有时还要晾些茄子干、豆角干、小白菜干,这些酸菜、干菜正好在春天蔬菜青黄不接时接短儿。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干菜,照样可以做出好吃的东西。春节时用茄子干炖肉,能炖出蘑菇味儿来。大白菜淹成酸菜做馅包饺子,别有一股清香的味道。

那个年代肉食少,还凭票。我大舅哥家嫂子在副食店工作,只要岳父家里需要她都能买回排骨。可以说大舅嫂辉煌了多年,后来肉可以随便买了,也没有人在乎她了,走在街上也没有人理了。听说,有一段时间大舅嫂还挺失落的。

结婚以后,我无需去别处寻找主意,她的情感充实着我的智慧和心灵,我俩常常去城乡路对面的铁路边散步,感受到羊肠小道的幽静与惬意。晓彤她在饭店工作过,学会了一点烹调技术,做点小菜吃起来口味美极了。两人仿佛也很享受这份默契、祥和,不时地会心一笑,温馨、宁静的心境彼此涟漪着,散溢、弥漫。她是一个好妻子,非常细心,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把屋子打扫得一尘不染,做家务有条不紊。她真心爱着我,我也更钟情于她,我只盼着这份情感能够永恒。我们俩浸濡在如火如荼、如胶似漆、柔情蜜意的甜蜜中,我过得轻松、惬意。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一九八四年六月,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了一场空前的企业整顿,我被制造局抽调参加企业整顿验收团,参加验收了淮南煤机厂、佳木斯煤机厂和鸡西煤机厂。

平凡之路我在老厂的日子第二集 难忘在工厂的岁月(2)

淮南市的夜景灯火辉煌,淮南在安徽属第四大城市,淮南的四周几乎全是高耸入云的烟囱和凉水塔,超高压的输电线路密如蛛网,在淮河两岸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淮南煤机厂验收中,淮南市有关部门都出席了晚宴。宴会大厅里铺着猩红色的地毯,每个餐桌上都放着果盘,果盘里竟然摆放着西瓜、荔枝、葡萄。在这个季节,能够吃到这样的果品,真是让我感到新奇。服务员一律都穿白大褂。白大褂左边口袋上方印的是国营饭店四字。她们昂着头,挺着胸,精气神可见一斑。服务员把餐桌中央的鲜花撤了,接着又把插在茶杯里折迭成各种花状的彩色餐巾撑开,压在了各位验收人员面前的小碟子下。紧接着又上了八小盘做工很精致的凉菜,都是我没有见过,也叫不上名字儿的。服务员又在每位面前放了一个高脚的,小型号的透明酒杯,每杯里倒上了八成白酒。我注意到,那倒进杯子里的白酒,竟然是淮南名酒口子酒。看起来,这宴会规格还是挺高的。

口子酒,系浓香型白酒。据传,战国时期,宋国迁都相山,就大量酿造。口子酒人口昧道甘美,酒后心悦神恰,素有“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美誉。酒瓶盖一开,餐桌上立时芳香四溢。

据服务员介绍厨师曾经给时任主要领导上过灶,清蒸甲鱼确实很有味道。那时我们参加验收人员一色的中山装。一张张看似严肃的面孔背后,掩藏着窃喜与自豪。晚餐结束后,厂方组织青年团的交谊舞会。跳交谊舞一般需要男方带着女方跳,男方的作用如同旗帜的旗杆,一定要挺拔、灵活但不能做作,女方则类似旗帜,可以千姿百态、迎风招展。但是,我虽然在大学学了几次,却没有坚持下来,花样步伐还是不会主导。女孩非常大方要请我们验收团成员跳舞,我赶紧说:“不会跳”,女孩说:“没关系,我带你”。女孩有一定素养,身轻如燕,受过正规训练,我只能一直跟着人家走,笨拙的脚步总是踩人家的脚。配合女孩子跳舞,身重如山,很不默契。我感觉出来她带我这样的男孩跳舞就如同干体力活一样觉得累。跳完一曲以后,我跟她说了声“谢谢”,就又回到我茶几边的位子去了。等到下一曲开始,我发现那个女孩居然又来邀请我来跳舞,于是就又和她跳了一曲。从这里开始我感觉到应学会跳舞,有些场合应该应付一下,以免尴尬。

整顿验收回来后,工厂把我列入煤机厂企业整顿委员会成员之一,我是学财务管理的,有验收经验,自然是企业整顿的主力,六项工作,七个汇报材料,我自己就承担了两个,为了迎接检查团的到来,我夜以继日的工作,经常是通宵达旦。这次整顿对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当然,也有的企业花了不少钱,搞了许多华而不实的东西。在这次企业整顿中,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由我编撰的财务管理制度,已列入哈煤机厂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中。

平凡之路我在老厂的日子第二集 难忘在工厂的岁月(3)

爱情甜蜜、生活温馨、幸福,更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我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创新内部核算方法。一九八四年,我参考了有关单位的经验,在厂领导关心的指导下,改革了厂传统成本计算程序,编制了一套二级核算报表和与之相适应的原始记录,并撰写了工厂二级核算办法。我吸取过去工厂搞二级核算失败的教训,首先采取双轨制,一九八四年下半年条件成熟,实行单轨制。对加强企业管理起到一定作用。(870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