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新朋友:拉美三国纪行 』

004 有草生长的地方就有华人——新建交国同胞印象

前篇:

001 运河上的国家——巴拿马印象

002 加勒比海盗的捡漏天堂——多米尼加印象

003 满地麦当劳的危险国度——萨尔瓦多印象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1)

一个在萨尔瓦多的中国餐馆,吧台的背板有着强烈的东方风格

这样的餐馆,在圣萨尔瓦多至少有十家。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2)

无论是巴拿马,多米尼加还是萨尔瓦多,这三个地处中美洲的新建交国,与北京之间的航程都超过了一万公里,坐喷气式客机也至少得飞上十几个小时。然而,当我们真的踏上那片遥远的土地,又意外地感觉双方的距离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遥远。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3)

比如在多米尼加,一个古老的天主教国家,满目的异国风光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4)

而偶然一抬头,“多明尼加洪门”的标牌出现在镜头里

只是,洪门这样在清宫系列剧中反清复明,任侠尚义的门派怎么藏在了西饼店的顶上?想想一群大侠在西饼店里和孙中山先生讨论刺杀慈禧太后,历史与现实的错位感让人不禁微笑。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5)

洪门,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这其实是我个人的误解,事实上洪门一直是扎根于海外华人的底层之中的,在加勒比,也是一样。

海外的华人社团,还是这样平和的居多。而中国的影响,即便在海外如此遥远的地方,依然清晰可见。据统计,在这三个总面积不过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中,都有大量华裔和当地人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其中多米尼加和巴拿马超过万人,并建立有专门的华人区——唐人街。(萨尔瓦多的华人稍少,而且大多来自于美国和墨西哥,这与其地理位置比较偏北,更接近美国有关。这里华人数量稍少的另一个原因,是萨尔瓦多上个世纪末曾发生内战,部分华人那时一度离开该国避险。现在,随着战火的熄灭,华人又开始返回萨尔瓦多了,近年来还有了一定数量上的提升——这主要是来自于大陆的新移民。)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6)

大红灯笼与宣传画,多米尼加的华人区某种程度上让人对时空产生倒错

能在如此遥远的地方形成稳定的社区,这有一半要归结于华人那种勇闯天涯的创业精神,和他们吃苦耐劳的坚韧。这些老华人和华裔最初的源头,要上溯到清朝后期,那时,广东、福建等若干地方的华工开始为修建铁道和运河而来到中美洲,并就此在这里繁衍下来。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7)

大多数人知道巴拿马运河,却基本没有人对“巴拿马铁路”有所了解,其实,它也同样可算是一大世界奇迹,只是,这个奇迹是过去时而已。这条铁路在1850年动工,1855年通车,在巴拿马运河通航前的半个多世纪,跨越两洋的运输,都要依靠于它。比如,从纽约运往中国李鸿章大人那里的机器,会先运到大西洋一侧的科隆港口,下船装车,而后通过铁路运送到太平洋一侧的巴尔博亚,而从夏威夷运往伦敦的坚果,走的路线正好相反。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认定华工最早到达巴拿马的时间,是1854年,当时有数百名广东华工乘坐海巫号帆船横渡大洋,到达这里,开始扎根下来。然而,第二年铁路便修浚通车,他们在其中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

实际上,华工在巴拿马铁路的修建中居功甚伟。1855年完工的巴拿马铁路是一条林莽中的小火车路,其实运输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巴拿马铁路公司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多次对其进行整建,包括拓宽路轨、建设复线等,施工方聘用了大量的华工完成修建任务。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8)

华工与巴拿马铁路建设

他们勤勉而不畏寒暑,完成各项工作质量很高。巴拿马铁路在全盛时期是一条设备完善、运行效率极高的线路,这与华工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巴拿马铁路和巴拿马运河,成了华人前往中美洲定居的催化剂。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9)

他们并把自己的亲人,乡人等陆续带来,在万里之外形成了本地的华人社区。这些老华人大多集中于底层劳动行业,从事着包括餐饮、缝纫等工作,并凭借中国人特有的坚忍不拔一代一代积累财富,开枝散叶。由于这些中国人的存在,至今在巴拿马等国家的饮食中还嵌入着亚洲大陆的痕迹——在这里喜欢吃米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要是在欧洲呢,跑遍一座城也可能只见到面包。

今天,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和当地融为一体,说着流利的西班牙语,拥有自己的产业,但依然有着中国人的姓氏,并保留着清明祭祖等东方的习俗。当他们看到我们这些从“故土唐山”(华人对于中国故乡的习惯称谓)的来人,几乎都流露出难言的亲近。

由于国籍的转换,他们已经无法呼中国为“祖国”,但依然将我们视作同胞,并亲切地用一个独特的称呼代指中国,那就是——“母国”。我在巴拿马看到一篇当地华人在清明祭祖时的祈祷词,最后一句让我倍感温馨:“愿华人幸福,母国安康。”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10)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有着中国姓氏的华裔们,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肤色和脸型,体现出多个种族融合的特征。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11)

多米尼加华裔名模夏安·玛利亚

有些华裔的面孔上,只能看出依稀的东方影子,而他们依然呼我们为同胞。

对此,我们起初是感到新奇,了解内情之后,才知道这背后竟蕴藏着当地华人的一份辛酸。从清末到民国前期,美洲曾发生多次反华风潮。根据我们了解,当时发生排华主要是因为勤俭的华工更容易积蓄财富,但政治上没有地位,便经常成为迫害的对象。曾经有一段时间,当地一些国家甚至立法剥夺华侨的财产。为了避免血汗积蓄被掠夺,在这里的华人不得不尽量寻找其他种族女子通婚,以便将财产转移到妻子或子女的名下。这使当地的华裔面孔与祖先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只有他们的姓氏,承载着对母国的眷恋和对故乡的相思。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12)

华人在多米尼加当年被征收人头税的证明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13)

可能这也是我们在当地华人聚居区出现引来好奇目光的原因,毕竟,我们作为从大陆直接“空降”的原装中国人,样子,特别是气质,与当地华人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吧。

不过,历史的一页毕竟已经翻过。如今,无论在巴拿马还是多米尼加,华人对当地社会的贡献都已经得到较好承认,也有一些政治家为当年排华的行为道歉,体现了和解的姿态。因此,华人和这里的其他种族一样社会地位得到保障,有些甚至进入当地政府的上层。据说,巴拿马总统巴雷拉有一位干妈,就是来自中国的。只是可惜老人家如今已经作古,不然,得知中巴建交的消息,定然十分欣慰。

细看这三个新建交国,巴拿马位于南北美洲交界的地峡之上,甚至有一半国土在南美洲;萨尔瓦多在“墨南铁三角(指历史上关系密切的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的核心部位,而多米尼加悬挂于加勒比海的中心地带,它们的连线围起来,囊括了中美洲的大部分,因此,这里华人的命运,可说代表了这块遥远土地上大多数同胞的情况,很有代表意义。

说起活跃在当地政坛的华人,有两员“女将”经常被大家提起——一个是多米尼加的总统助理吴玫瑰,一个是巴拿马副外长妮可·王。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14)

吴玫瑰祖籍广东恩平,祖父辈即来到多米尼加,在该国侨界颇有声望,该国唐人街的建立,与她有着直接的关系。

她曾担任多米尼加矿业部副部长、技术部副部长,达尼洛·梅迪纳总统在2012年任职以后,便将她委任为总统助理。她还曾经专程返回广东故乡祭祖,并意外地与其年过九旬的叔祖父相遇,双方抱头痛哭。吴玫瑰在中多建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大陆方面合作紧密。因此据说曾经有吴玫瑰一出来讲话,美国和台湾方面就十分紧张的说法。

本来,我们这次来访,是想拜访一下这位女政治家的,可惜未能如愿。询问后才得知,她已经到多米尼加驻中国商务代表任上去了。我们过来的时候,她正好飞去北京,估计是为了进博会的事情,瞧这错肩错的。

好在,和另一位中美洲华裔政坛明星妮可·王的约会,倒是不见不散——妮可在中巴建交中也颇有贡献。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15)

当地时间10月11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中国驻巴拿马使馆主办的中巴智库媒体论坛在巴拿马城拉美议会大会堂召开,笔者也适逢其会,于是便见到了这位被称作“巴拿马名片”的美女外交家——妮可也是推动中巴建交和此后一系列合作的功臣。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16)

妮可·王是这一届巴拿马内阁最年轻的成员,她在大会上的发言盛赞中巴友好,显得落落大方,极有外交家风范,而其本人也以融东西方为一体的魅力,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17)

会后,我把从中国带来的一件礼物——福建(妮可的祖先来自这里)的特产工艺建盏赠送给她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18)

一瞬间,这位在国际上叱咤风云的女外长,看起来也不过是一个突然得到意外礼物的小妹子罢了

看到同胞的后人在这些国家的成就,我们也为之感到高兴。

妮可·王和吴玫瑰代表了老一代华人在当地种下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而我们在当地的访问中,更看到另一批来自中国的身影。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19)

出生于广东的汤先生(右),是十几年前来到多米尼加打天下的,和传统华人做服务行业不同,这位老兄干起了房地产,从这份意气风发来看,肯定是干得不错。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20)

笔者在巴拿马会展中心工地,这是中资中建公司在这个国家拿到的第一个大项目,如今已经快要封顶了。

东南亚为什么好多华人后裔(美洲华人扎根有多深)(21)

与多米尼加建交刚刚两个月,在酒店邂逅的这位吴先生已经来销售挖掘机了

和吴先生相逢的那一刻,有一点他乡遇故人的感慨,却更多地想到了一位旅外工程师对我说过的话——“有草能生长的地方,就有我们中国人成功的故事。”

我们在中美洲访问期间,几乎每天都可以遇到中国的贸易代表团和中资企业人员,实际上在建交以前,他们已经开始了与当地的各种合作,与老华人相比,这是一批更为匆匆的身影,却勾勒出我们与这个地区日益深刻的往来。

新的建交国,意味着新的机遇,愿那里的华人幸福,愿所有的中国人成功——哪怕是在远离祖国万里的地方。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