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基本要求(教师备课的四大误区)(1)

众所周知,精心备课是授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还是初涉讲台的新教师;无论是传统的备课方式,还是现代教学技术下的电子课件准备,备课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精心备课,教师可以查缺补漏,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让教师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向莘莘学子“传道、授业、解惑”,成为一名学生满意的合格教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备好课只有避开备课的“误区”才能实现理想的备课效果。

教师备课基本要求(教师备课的四大误区)(2)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欲传道授业必先备课,备课须精心准备,提升课堂效率,也需要科学规避以下备课误区:

01误区一:“克隆”教案

备课不是抄写现成的教案,而是需要新教师精备教材,熟悉教学大纲、教材,梳理教材知识体系,理解篇、章、课的内容,在旁征博引的查阅资料与钻研学习中,让教案丰富起来!

02误区二:“形式”至上

备课不能为了凸显课改精神和新课程理念,将“教案”改为“学案”,没有教学反思、教学反馈、二次备课、课程创新等课程本质要求,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使备课完全流于形式,于教学丝毫无益。

03误区三:教案之“和”

集体备课最易出现这种情况,很多新教师将集体备课“成果”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没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教学风格,丝毫不考虑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生搬硬套到自己的课堂上,不仅偷工减料,还投机取巧,这样备课的结果可想而知。

04误区四:资料“组合”

在备课中最容易出现假借备课之名,实行“资料”组合之举,从现有的资料以及网上海量摄取教学资料,直接拿来组合,没有科学理性的取舍,教学目标不明晰,教学重点不突出,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完全是一盘散沙的状态!


总之,在备课的关键环节中,教师不仅要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要求,还要全面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备课既是教师个性化创造与专业化提升的真实反映,也是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科学预设。

学无止境,教学无止境,而备课也无止境,需要广大教师避开备课误区,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地精心备课教研,为广大学生奉献更多更好的优质课堂!

教师备课基本要求(教师备课的四大误区)(3)

备课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幸福!你想在备课中成长吗?

快来关注“名家云讲坛”公众号、“全国教育名家论坛1”公众号,让我们一起在备课中幸福地成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