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任万军
初次接触《平凡的世界》时,我正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这部小说很及时地对我产生了重要、积极的引导作用,伴随着我走过了迷茫而困惑的青年时代。对于我而言,这部书就像是人生指南,指引我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我正确地把握人生方向,在遭遇低谷的时候不至于沉沦堕落。《平凡的世界》之于我,犹如《圣经》之于虔诚的教徒。
我时常会被小说中一些警策的句子感动得难以自已,然后激起对生活不可遏制的热情,就像在夜里被明亮的火把照亮了似的。
图/全景视觉
比如在黄原揽工的孙少平,当田晓霞从师专毕业已经确定了去向、要去省城当省报记者的时候,孙少平专门从工地上请了一天假,换上他“见人的衣服”,很大方地请晓霞吃了一顿饭。
然后孙少平有这么一段心理活动:
“但无论怎样,他还是高兴今天能用他自己劳动赚来的钱,在这里请晓霞吃一顿饭。哪怕他今生一世暗淡无光,可他在自己生命的历程中,仍然还有值得骄傲和怀恋的东西啊!而不至于像一些可怜的乡下人,老了的时候,坐在冬日里冰凉的土炕上,可以回忆和夸耀的仅仅是自己年轻时的饭量和力气······”
这一段话曾经引起了我内心深深的共鸣,然后我在心里暗暗起誓:不能平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一辈子不要“瞎活了”,一定要突破自身的一切局限,一定要有所作为, 一定要······以后,每当处于人生低谷时,这段话都能鼓舞我的斗志,使我满血复活,意气风发地走向新的征程。
这样给人提气的话还有。
“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理想,应该像宗教徒对待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
当孙少平在黄原古塔山上的树林里和田晓霞确定了恋情,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之后,孙少平就有了这么一段内心独白。
图/《平凡的世界》剧照
“对于生活理想,应该像宗教徒对待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这句话犹如闪电一样击中了我。曾经在高考前夕,在重压下,我的心里不免彷徨与迷茫,直到现在,对这句话的印象都是如此深刻,就像刻在心里一样,使我变得坚定无比。对于已经确定了的理想、目标,从此不再动摇,我愿意为我的目标付出一切代价,不计成本地排除一切阻力,坚定不移地实现它!对于生活,我能够保持庄重严肃、虔敬执着的态度。
“立在砖墙旁的孙少平闭住了眼睛。他看见,遥远的撒哈拉大沙漠里,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步一跪的教徒们。眼睛里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光芒,艰难地爬蜒着走向圣地麦加······”
这一段话,也同样特别吻合我少年时的心境。确实,通往生命中理想圣地的路途是无比遥远而且极其艰难,这需要无比坚韧的精神支撑,以不惧艰险的心志去对待。只有经历了艰苦卓绝的种种考验,才有资格享受人生路途中瑰丽神奇的风景!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走出庄稼地去闯荡世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到建筑工地当小工,玩命似地背石料,把脊背磨得血肉模糊。如果把孙少平放到现在,在街上散发传单、张贴小广告的活虽然轻松,但他一定不会去做。如果把生活比作玩游戏,他一定会设置为困难级别,路遥也一样。后来我看了《早晨从中午开始》,知道《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过程一点也不比孙少平在建筑工地搬砖、背石料轻松。30来岁的路遥,在完成了《人生》之后,他像一个去文学圣殿朝圣的信徒,不停息自己的脚步,艰难跋涉,他要不断地超越自己。或许他感觉到自己年轻的身体潜力无限,于是不断地压榨自己,挑战自己的极限,攀登难以逾越的高峰。小说中的孙少平很欣赏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其实这也是路遥自己的写照:不念过往、不畏未来,这种“纤夫精神”促使路遥拉动文学的大船,努力向前。
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年仅42岁的路遥英年早逝。现在看来,42岁的年龄,还是非常年轻的,他的人生十分短暂。感谢路遥用尽全部的生命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丰厚的精神食粮,《平凡的世界》这部宏大的著作,给我们这一代人以精神引领。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向着老年迈进。“哥已不再是当年的哥,不再与春风对酒当歌。”我替路遥遗憾,他没有经历过、而且永远也不可能经历老年生活。他对人生、对生命的认知必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人最终难免“两腿一蹬布一盖,哭的哭来抬的抬;亲戚朋友等上菜,从此人间不再来。”不是一切的努力和奋斗都能换来相应的回报,有时候拼死拼活得到的或许是血本无归、颗粒无收;在宏大的宇宙中,人其实非常渺小;在自然界里,人应该保持低调;“人定胜天”这句话用来励志是可以的,但真相往往是“人力有时而尽”。
这些想法对不对?或许有人会认同,认为是通透;或许有人会嗤之以鼻,分明是老了、胆了、怂了,是暮气渐次增长······
回到前面,孙少平请田晓霞吃了一顿饭,感觉他的人生从此以后即使黯淡无光也有了值得骄傲与怀恋的东西。让他骄傲的其实远不至此,紧接着他得到了地委书记的女儿田晓霞的爱情。为此而骄傲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因此而轻视了“饭量和力气”是不对的。
图/《平凡的世界》剧照
我认为“饭量和力气”是上苍给予我们的天赋,是身体健康的标志。当我们正当年轻的时候,我们觉得这饭量和力气是与生俱来的,是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因此自然就容易看轻它;就如阳光、空气和水,最容易被人看轻了,但这又恰恰是最为珍贵的,它们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当人年老体衰,身染重病导致身体功能衰竭的时候,不管你有多雄厚的财富、多尊贵的身份和地位,你想挽回一丁点的饭量和力气,却不可再得。
其实孙少平的饭量和力气也是很让他骄傲的。比如在黄原,孙少平和哥哥少安一口气干完了十六碗饸饹面,让卖饭的看得目瞪口呆,仿佛见到了梁山好汉;到金波那里吃一顿饭就是半脸盆揪面片,还打了十几颗鸡蛋;招工以后和揽工汉“萝卜花”共同吃完了十六个油饼加二斤猪头肉······
还有,湮没在红尘世界中被不断边缘化的老年人,也不容轻视。谁说他们只会靠在墙根下晒太阳,谁说他们只会睡在冰凉的土炕上而不是热乎乎的土炕上?看看那些在街边枯坐的老人们,他们年轻的时候或许都有过搅动风云的辉煌过往呢,谁又能知道?
路遥还是太年轻了。
-END-
责编丨张子清
实习编辑 | 王新烨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
可发布于“读者·新语文”旗下各大媒体平台,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授权只针对“读者·新语文”原创文字内容。涉及非原创内容、图片、音视频等第三方合法权利的授权,请自行联系相关权利方单独授权。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原创稿件凡经“读者·新语文”使用,即视作作者同意授予信息网络传播权,“读者·新语文”将有权在系列媒体平台上使用,本平台所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使用方式的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