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讲过很多对“双胞胎”汉字,比如汉字“孑孓”、“毫亳”、“曱甴”等等。可以说每组汉字都令人难以琢磨,这也是像我这样的汉字爱好者深入研究的动力所在。本文所要介绍的一组字“沫”和“沬”,我认为是最令人“头疼”的汉字,不仅它们长的相似,就连汉字“沬”的含义都那么的扑朔迷离!汉字“沬”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本文就汉字“沫”和“沬”进行简要阐述。

什么是古今对比(增长见识沫)(1)

二者有啥区别?

“沫”和“沬”,外表形似,读音不同。

我们先来认识它们的读音,第一个汉字“沫”,我们都很熟悉,它读“沫”(mò),泡沫的沫。第二个汉字“沬”有争议,查阅资料最多的说法是:“沬”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mèi,wèi,huì。“沫”和“沬”外形区别在于右半部分:一个是末尾的“末”,一个是未来的“未”。

什么是古今对比(增长见识沫)(2)

“沫”和“沬”的不同?

“沫”(mò):从古字形进行分析:

看下图“沫”的篆书,它左边的三点水像是一条流水,表示水流,也可以理解为一条河流。右边的末,像一个树干的枝梢,是树枝最末尾的小枝头,有零碎、细碎的意思。所以,把两个部首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水中(河流)中最细小、细微小的基本单位。特指液体形成的小泡。这个汉字常见的词语:比如:肥皂沫,唾沫,浮沫等等。

什么是古今对比(增长见识沫)(3)

“沫”(mò)的古文字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关于“沫”,用到最多的一句成语是:“相濡以沫”。它出自于«庄子·大宗师»,原指在困境中的鱼为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湿对方的身体。也借指夫妻感情,形容夫妻之间遇到困难能够共患难,荣辱与共。造个句子:我们村里面的张大娘和王大爷两位老人互敬互爱,相濡以沫,真是年轻人学习的好榜样。

什么是古今对比(增长见识沫)(4)

幸福的老人

其实,相濡以沫背后还有一句话:完整的应该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它所表达的就是既然是泉水干了,两条鱼拼命地互相吐着唾液来滋润对方。但与其这样,我们还不如忘掉对方,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其实,庄子也是要告诉我们有时不妨放弃固执,去开辟另外一条新的思路来面对未来。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彼此已经用心了,但是为了我们更好发展,有时就需要放弃的勇气。

什么是古今对比(增长见识沫)(5)

放弃也是一种勇气,或许有更好的“蓝天”

相濡以沫是个相当正能量的成语,与之类似的成语如:举案齐眉,也是用来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徐书信先生有这么一副对联:

什么是古今对比(增长见识沫)(6)

相濡以沫,举案齐眉

“沬”,多音字,具体含义“有争议”

“沬”有三个读音:mèi,wèi,huì。“沬”,是个冷僻字,非常的少见。在《新华字典》和《汉语词典》鲜有对“沬”的解释,其他资料也是一笔带过。综合各种零碎的分析:有人说,当它读mèi时,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当它读wèi时,说它是一条河。可以说这些说法,都没有十足的证据来佐证,在一些古文献中也很难查到这个字的更多信息。

什么是古今对比(增长见识沫)(7)

“沬”,确实令人费解

关于“沬”,我认可的观点:

有一种说法我是比较认可的,当“沬”读huì时,表示洗脸的意思。我们看下图的古汉字,从字形上分析一下。“沬”的甲骨文,像是一个人跪在一个盆子前在洗脸,到了金文像一个人两手持水盆倒水洗脸的样子。

什么是古今对比(增长见识沫)(8)

“沬”的古文字

《说文解字》中说:沬,洒面也。可以理解用水洗自己面部的意思。而对应的词语:沬泣,表示以泪水洗脸,形容泪流满面。沬血则表示以血洗脸,形容血流满面。结合各种解读,这种说法我个人比较认可。写了很多汉字类的文章,“沬”字,我认为时争议最多。如果您读到这篇文章,如果您有更好的答案,请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一块学习成长。

什么是古今对比(增长见识沫)(9)

文化课堂

本篇文章献给热爱汉字文化的朋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