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是清朝的“傀儡皇帝”,朝中实权被慈禧太后掌握。光绪三十四年,年仅38岁的光绪帝暴崩,一天后后,慈禧去世。这两个人的死,只相差一天,是巧合还是谋杀,众说纷纭。

光绪慈禧死前的真相(74岁的慈禧去世前一天)(1)

百日维新后,光绪帝被“囚禁”在了瀛台。据悉,光绪帝在瀛台的卧室里挂着一件破烂不堪的小褂,一次太监要拿去清洗,光绪帝连忙阻止道:“此乃自陕至京,数月不换之小褂,与我患难相依,故留为纪念。”

后来,光绪帝除了陪慈禧临朝听政呆坐着之外,便只有在瀛台有打发不尽的寂寞时光。为了打发时间,发泄烦闷,光绪帝向掌管宫廷演出活动的升平署要去了锣鼓,在瀛台敲打。此外,他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写日记,他的书案上摆满了《四库全书提要》《贞观政要》《太平御览》《大学衍义等各类书籍。同时,他还学起了英语。

光绪慈禧死前的真相(74岁的慈禧去世前一天)(2)

慈禧通过耳目得知光绪帝在学习英语,竟一时心血来潮也要学习,但连26个字母都还未掌握就知难而退了。

光绪帝的生活是郁闷的,而慈禧的日子也开心不到哪儿去。毕竟慈禧已经年近70,担优着来日无多,自然也心情不佳,而且,继李鸿章去世之后,她的宠臣荣禄也于光绪二十九年去世了。慈禧痛哭流涕,把弟弟桂祥骂了个狗血淋头,因为她认为是桂祥推荐的医生不称职,因而迁怒于桂祥。荣禄死后,慈禧一下子又苍老了许多,心情也黯淡了许多。

光绪慈禧死前的真相(74岁的慈禧去世前一天)(3)

年近七十古来稀,在人均寿命不长的清朝70岁的慈禧已算是风烛残年了,因此光绪帝的价值此时开始被朝中的实力派重估;另外,一帮年轻的亲贵也已长大成人,如醇亲王载沣、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着等,出于年龄相近等缘由,他们跟光绪帝越走越近。

对于这些,慈禧当然会有警觉。一次,光绪帝的异母弟载涛派太监进宫给慈禧进贡食物,同时嘱咐他顺路去探望光绪帝。慈禧得知后,十分紧张,深怕光绪帝会捎出什么话,所以立即派人前往载涛府邸捉拿那位太监。

光绪慈禧死前的真相(74岁的慈禧去世前一天)(4)

内务府上门拿人,载涛以没有皇上旨意为由,不让进府拿人,还破口大骂,威胁恐吓,甚至一度准备动手。最后内务府“强制执行”,载涛被侍卫死死架住,太监被带走,遭到严刑拷问。由于太监坚持咬定没有替光绪帝捎话,最后竟被活活打死。此时的载涛还不到20岁,慈禧不担心他会有什么出格的打算,但慈禧认为,载涛之所以敢气势汹汹,无疑是认为有皇上做靠山,这让慈禧感到担忧。

光绪慈禧死前的真相(74岁的慈禧去世前一天)(5)

其实,此时的肃亲王善耆也已有了一个惊天大计划。一且慈禧寿终正寝,立即拥戴光绪帝当政。为此,他借举行新政的机会,成立了支消防队,练习爬墙上房,并且按军队模式,每天按时出操,配备新式洋枪。善耆计划一旦有事,立即以救火为名前往瀛台,救出光绪帝。有亲信提醒过他,等到老佛爷咽气再动手恐怕为时已晚,但善耆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只得焦急地静观其变。

然而,就在各方面都在有条不紊地暗中策划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众人淹没在一片措手不及的慌乱之中一一光绪三十四年(198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38岁的光绪帝在中南海瀛台的涌元殿暴崩,20个小时后,慈禧暴崩,终年74岁噩耗公布,天下震惊。

光绪慈禧死前的真相(74岁的慈禧去世前一天)(6)

其实,光绪帝自幼体弱多病,而且一生政治失意,感情失落,心情压抑。尤其是戊戌政变以来,一直处于孤立无助的软禁状态,面对随时可能有的生命危险,担惊受怕,再加上珍妃之死更令他精神崩溃。

据《清宫脉案》记载,从光绪三十四年初夏起,光绪帝的病情迅速恶化,御医、名医均束手无策,只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敷衍着。十月十六日,光绪帝与慈禧最后一次召见大臣,他病恹恹地斜倚在宝座上,身后垫满了枕头,说话声音极小,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一旁的慈禧也是一脸病态。此后,光绪帝再没有离开过病榻,从十九日起,已经不能再进食。

光绪慈禧死前的真相(74岁的慈禧去世前一天)(7)

据《清德宗实录)记载,在光绪帝逝世前一天,慈禧授于光绪帝异母弟醇亲王载沣“摄政王”的职位,并将其长子溥仪接到官中教养。光绪帝一咽气,慈禧立即宣布由溥仪继承同治帝,兼桃光绪帝,为清朝新一代君主。溥仪为帝,载沣摄政,实际上他们全是慈禧的傀儡,朝政大权依然掌握在慈禧手中。

光绪慈禧死前的真相(74岁的慈禧去世前一天)(8)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慈禧做出这一系列决定的第二天,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但光绪究竟是正常死亡,还是被谋杀,目前还没有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