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初,一个凉爽的日子,朋友约着去郊外采摘奇异果——由猕猴桃培育出的新品种。印象中猕猴桃是南方的水果,北方也能种植?口感会好吗?抱着一丝疑虑,跟随朋友一行三人驾车向城北出发。

出城向东北行驶二十分钟即到达采摘园。朋友告诉我,这里是温水镇永西村,采摘园就是永西村的奇异果种植基地。

我们刚在路边停下车,乔老师(种植园场主)已经在采摘园门口向我们招手了。

在家乡的田野上生长着我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1)

走进果园,即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成排的奇异果树上挂满了果实,树下是深没膝盖、密不见土的杂草,满园各种虫鸣声不绝于耳,像交响乐团在集体演奏欢迎曲,迎接我们的到来。我好奇地问:“乔兄,为什么不除草,让杂草丛生岂不影响了果树生长?”

“这,你就不明白了吧,这正是我们的秘密武器——生态覆草种植,让每年的覆草腐烂后植入土壤,不施化肥,确保果品绿色有机,口感好。”乔兄边说边随手从采摘筐里拿出几个已成熟的奇异果,让我们品尝。轻轻剥去褐色果皮,绿色晶莹的果肉,宛若翠玉,清香四溢。入口软糯,甜得爽口、酸得清新——是我吃过的猕猴桃中口感最好的了!

“日啖异果两三个,不辞长作永西人。”好诗的朋友忍不住作起诗来,引得大家异口同声笑起了来。

在家乡的田野上生长着我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2)

“知道为什么果园里虫子这么多吗?”乔兄问。

“杂草多吧。”我随口即答。

“杂草只是一方面,关键是我们果园不打农药,杂草不仅可以肥沃土壤,同时还可以养虫、养鸟,鸟又食虫,良性循环。”乔兄介绍,该果品原本产自中国陕西,后传到新西兰改良成奇异果。村基地种植的是省农科院培育的泰山一号新品种,加之覆草绿色种植,所以该果品质优、口感佳。已成为全县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乔兄还跟我们滔滔不绝地介绍了如何剪枝、如何排涝等果园管理技巧,显然他已经成了果树行家。

尝到了甜头,我等各自采摘部分装车带回。钱还是要付的,尽管乔兄一再推脱不要,但看着乔兄因长期劳作红里透黑的脸颊,怎忍心白拿白吃呢?

从果园走出,乔兄便让我们上了他的车,他说我们难得来一趟,带我们到村里看看。我心想,自己就是在农村长大的,村里还会有什么好看的呢?

在家乡的田野上生长着我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3)

路上,乔兄介绍,永西村是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也是平邑县唯一的省级示范村。乔兄听说了我在银行工作,还谈起了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村里有了金融便利店,村民也使用上手机银行,一机在手,转账汇款、贷款还款全部搞定。听到这些,作为银行人心里也感觉到些许自豪,之前的一丝不情愿也消失了。

一进村,便看到了村中央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横贯南北,花草掩映,一排排整齐亮洁的白墙红瓦房坐落大路两旁,街道十分干净。

在家乡的田野上生长着我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4)

首先来到村委大院,说是大院,其实是完全敞开式的,除北、西各一排平房外,展现的是一个宽敞的广场,乔兄说,广场是为了群众休闲活动方便而建的。村委大院西南角便是温水镇乡村振兴展览馆,可惜管理员不在,没能进馆参观。

从村委大院出来,向东穿过马路,便来到了村文化广场,广场宽敞宛若足球场般。广场东墙上,“永西村文化大舞台”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广场周围墙壁上的竹、梅装饰图文并茂,颇具文化气息。

在家乡的田野上生长着我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5)

文化广场西北角,一处古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青砖灰瓦红门窗,绿树掩映,十几座古碑矗立其东侧,更显庄严肃穆,历史久远。

乔兄告诉我们,这就是碧霞元君祠,碑文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朝,重修于清康熙年间。与泰山碧霞元君祠一样尊圣,十里八乡的乡亲经常来此敬香祈福,免了去泰山之劳顿。

在家乡的田野上生长着我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6)

参观完碧霞元君祠,继续向北拾阶而上,便到达寻根广场,绿色草坪上红色漆道展示一个大大的“根”字,游客仔细观察方能看出端倪。雷锋等先进人物事迹穿插于广场中间,文图并展,寻根即追寻古槐古迹的意思。几位年长的老人正坐在广场树荫下喝茶聊天,谈笑风生,悠然自得。

在家乡的田野上生长着我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7)

沿着寻根路,便可以看到半世纪古槐,已有450年树龄,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数不尽的红绸带缠绕树干间,恰似绿树开满了红花,寄托了永西村人及游人的美好心愿。

在家乡的田野上生长着我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8)

参观完村古迹,乔兄又带我们来到村东侧,一河清水沿村东侧蜿蜒而过,清澈见底。一只白鹭婷婷玉立于河中间青草摊上,我正想靠近些手机拍照,白鹭已展翅飞向河的下游。

在家乡的田野上生长着我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9)

乔兄说,这就是柏林河,浚河的一条支流,也算是永西村的母亲河吧。他从村里特色果园创建谈起,又谈到村容村貌建设,这几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修建了四个大型蓄水池,引祊河水入村上岭,还修建了四通八达的柏油路,全村由原来的脏、乱、差,变成现在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留住了乡愁,开拓了未来。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言语之间,乔兄充满了对家乡的自豪与爱恋。

从村里到村外,凡遇见乔兄的村民,都热情地向乔兄打招呼,乔兄也微笑着逐一致意。乔兄本是机关出身,退休有收入保障,生活亦无忧,现在却整日劳作在田间果园,满脸阳光,神采奕奕。我心里不免有些困惑,于是,悄悄凑到其身旁问道:“乔兄在村里这么辛苦、能干,为何?”

乔兄先是一怔,然后笑了:“感情!爱!从小在这里长大,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啊。想让自己的家乡更美丽,让家乡父老乡亲同样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乔兄的话令我茅塞顿开。乔兄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种植的奇异果之所以美味香甜,不也是他五年来用爱心辛勤浇灌出来的吗?人生需有爱,有爱的人才知道付出与奋斗;有爱的人才懂得珍惜,拥有收获;有爱的人生才幸福而无悔!

不虚此行。忘不了奇异果的香甜,忘不了永西村的美丽,更忘不了乔兄实干奋斗的精神与勇往直前的生活态度。

宅在家里不外出,近在咫尺的变化你也不会晓得。生活需要诗和远方,如果说诗是文化、是浪漫,那么远方就是需要你足迹的地方。

走出来,即便不是太远,一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新收获!

作者:付立果,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平邑支行。散文、诗歌、小说刊发于《中国金融文学》、《临沂日报》、《沂蒙晚报》及网络媒体。获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举办的首届青未了金融散文奖征文二等奖。

壹点号 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