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田茂国

接手管理这一摊子事,我本心里是不大感冒的。

年龄摆在这里,心理上早已没了追求升迁的欲望。尤其这几年来,把年轻时丢下的梦想又拾了起来,正痴迷的不能自拔。

然而,信任俩个字还是懂得的。这事是不能推脱的,毕竟是领导的信任、提携。用句俗语:不能“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更不能不识抬举。毅然接了过来。这个词不知对我当时的心态是不是合适?扪心自问还要打个问号。在外人看来,这岁数又时来运转了。也许呢。那肯定真不理解我,最起码不是知心的。关键时候,老婆也一反常态怂恿我要迎难而上,我用异样的目光审视着这个与之谈了大半辈子恋爱的女人,读不懂她是什么心态,难道是要过一把官太太的瘾?不对,一个中层正职而已,没啥可为之骄傲的。真是头疼,这么关键的时候,如果她坚持说一句话“老老实实写你的狗屁文章。”我会毅然决然地放弃。可事情恰恰相反。拍拍脑袋想,看来这恋爱没谈透,还得继续谈下去。不然,怎么相互还摸不透各自的心思?

管理这一摊子事,琐碎的理不出头绪,繁杂的找不到路子。这倒也罢了,一个后台部门本就入不了偏科领导的法眼,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且不说收入多少,说了显得觉悟不高,毕竟政治面貌是红彤彤的。单说手下人马,年迈体衰的有之,身体虚弱的有之,多病欠安的还有之;一个一个跑步进入老骥伏枥的时代,报个年龄都是满满一个巴掌,往往不够还再伸出几个手指补充。有没有志在千里我想像不出,心里琢磨,长我几岁,心态会更似我吧?青春年少的梦想也漂浮在胸了吧?我可以再次放下,弟兄们放得下吗?为啥要放下?毕竟,我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头皮一阵阵发硬,摸了摸稀疏的头发,木木的没有感觉,唉!硬着头皮干吧。

私下里我会说这帮老家伙,当然,我也已是老家伙,别人这样叫不叫我没听到。总之,我是自感年轻几岁就喊他们老家伙。

始料未及。这帮老家伙完全不是这个状态,本文只说一件事。

这件事上级安排后,我愁了好久,怎么干?老的老,找不到小的小。时间紧任务重。再次看到这句日常官语,心里暗暗再一次打起退堂鼓。打打而已,实实是不能真敲的。

说了半天,到底是啥事?其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平常的不能再平常。那些积攒了多少年又是多少年该进博物馆可因数量众多留之许有用,弃之决不能的老旧档案,非要整理、装箱、上缴,改头换面进入豪华的档案馆。

看官说了,这有啥!不就是一点档案吗?简单。

一点?不是一点。

简单?真不简单。

量!怎么计量?按橱算?没法算,按册算吧,几万册。一本本清理,一本本登记,一本本装箱,一箱箱封装。本就数学不好,算得我头疼。不仅如此,还要业余时间干,毕竟各人手上还有一摊子事要做。

开会吧。先动员。

不善言辞,但表达还是清晰的,一二三把事情说明了,我开始观察,观察伙计们的脸色,观察老家伙们的反应。

没有反应。这是什么意思?

小心翼翼地说:没有意见,今天咱开始干?

依然没有表情,到底什么意思?

周末加班表发下去。一个个冷漠地看了一眼。怪不怪,还是没有反应。

本该是休息的日子,驱车与这些老家伙们赶到十几里之外的档案库房。

再一次始料未及。怎么形容他们呢?记得儿时写作文经常会用到生龙活虎这个词,没想到这群老家伙竟然还会表现的淋漓尽致。叠插纸箱竟也比起赛来,看谁的速度快,一副少年的心态;一箱档案足有三十多斤,搬运起来毫不惜力,真有点担心他们的老腰,那腰椎经过二三十年职业的打磨本就够突出了,闪着腰怎么办?不愧是老档案,尘土不厚却也腾空飞扬,用个时髦的词,屋里充斥着霾。一副雪白的口罩,半天下来霾色浸染。这也罢了,一个个还谈笑风声。发句牢骚好不好,那样,我心里或许更好受。

看到他们的状态,我想起了书记的名言: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些老家伙竟然理解的这么透彻,落实的这么到位。看到一个个灰头土脸,心底里泛起一阵疼,或者说是感动。

想来,我何德何能?一声号令老伙计们能冲锋在前,虽无千里志向,却也不用扬鞭。有这样一群老同志的追随,有这样一群老家伙共事,此生足矣。如此踏实的作风、冲天的干劲,再难的困难又有什么呢?如今,历史半年的加班加点整理档案工作已接近尾声,细想这个过程,老家伙们怎么会有如此的干劲?因为他们心里都装着担当,都装着责任。

人虽老,精神在。

作者简介:田茂国,笔名:巴陋河。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章丘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协山东创作中心创作员。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于报刊。

职场人的精神状态(职场人虽老精神在)(1)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出品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