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复工复产要做好职业防护(公司加强防疫关闭空调)(1)

复工首日的地铁。

新京报讯(记者 阎侠)复工日期一再延长后,2月10日,某外企工程师秦枫(化名)必须要上班了。

疫情持续到今天,秦枫的内心已经平静了很多,“我今年过年就没回去,大年二十九退的票,对家人对我都好,自己一个人过了一个特别的年。”

复工第一日,除了口罩、护目镜等,秦枫还带了4个暖宝宝——为加强防疫,其公司的中央空调也停了。

首次放了这么久的假,秦枫复工首日是充满干劲的,但是第二天热情就消散了很多,“公司很冷,全天戴口罩很不舒服,从第二天开始,就明显感觉到来上班的人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出于对疫情的重视,另一方面,还不太适应疫情下的办公条件吧。”

温馨提示复工复产要做好职业防护(公司加强防疫关闭空调)(2)

复工首日秦枫部分防护用品。

复工首日他准备了这些:口罩、护目镜、一次性手套、围巾、暖宝宝……

秦枫每天都关注疫情的最新进展,“我个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当然不希望出门,但是复工也是合理的,长期停工,对企业和员工都没好处。”

2月9日晚上,秦枫的领导便开始在微信群里统计哪些人打算休年假,以便安排复工首周的值班情况。

再三思忖后,秦枫决定如期返岗,“预计上班的人不多,年假再留一留,必要的时候再用。”

最终,23人的工作小组,5人选择了休假一周,秦枫等5人由于项目原因不得不全天上班,其余人以在家线上办公为主,轮流去公司值班。

于是,秦枫开始着手为2月10日复工做准备:口罩、护目镜、一次性手套、围巾、暖宝宝……

上班途中:地铁每三个座位坐一个人

“领导说只要保证在岗9小时(含一小时休息时间),可以自己协调上下班时间。”于是,秦枫在早上6点多就出门了,他想错开上下班高峰期。

国贸站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站,也是秦枫上班的必经之路,尽管出发早,秦枫觉得地铁里的人还是比预想要多,“勉强坐到了每三个座位一个人吧,个别车厢还有站着的乘客。”

然而,尽管比往常早出门了2个小时,秦枫依然不是第一个到公司的,想错开上下班高峰期的人不止他一个。

公司发了一个口罩和四片酒精棉,加强防疫,公司的中央空调也停了

与往年相比,复工首日同事相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没有了过年那些祝福语的寒暄,毕竟已经过正月十五了。” 秦枫脱口而出。

2月10日中午,秦枫领到了公司发的一个口罩和四片酒精棉,“领导前一天晚上就通知我们了,公司物资有限,最好自备口罩,全天佩戴。”

然而,相比于全天佩戴口罩,更让秦枫不舒适的是,公司的中央空调停了。

“因为使用中央空调会有扩散病毒的可能,所以就停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同时,我们还会自觉地不定期开窗,坐了一天,脚下很冷,幸好我自己准备了暖宝宝。”

记者了解到,出于加强防疫不开中央空调的公司很多,甚至有人的保暖装备比秦枫还要齐全,“两只脚下贴了暖宝宝,穿了雪地棉,羽绒服一天没脱,因为不敢开中央空调。”

2月10日下午,秦枫开了一个多人语音的国际会议,“因为我们是外企,与会的还有西班牙人和日本人,他们有的专门问我们,‘Are you back to company?’”

午饭如何解决成复工一大难题

尽管有所准备,午饭问题依然难以解决——因为湖北的工厂没有复工,北京这边复工员工的办公方式也相对灵活等原因,秦枫所在的公司并没有和餐饮企业签订团餐服务。

这意味着,秦枫需要自己解决午饭。

“肯定是要自己带饭了,比外卖安全。但是我们公司只有一个微波炉,以前最多6、7个人带饭,也不觉得微波炉少,现在带饭的人肯定很多。”

有过带饭经验的秦枫想避免接触人群,也不想再使用众人共用的微波炉,于是,他开始刷知乎逛微博,看看智慧的网友们有何对策,最终,一无所获。

最终,秦枫复工首日的午餐,选择了带少许米饭和一个煮鸡蛋,在公司用热水加热,其他配菜以火腿肠、胡萝卜丝、牛板筋等不需要加热的食物为主。

同时,货比三家后,秦枫在某电商平台下单了保温饭盒,只是,商家注明,“不保证发货时间。”

据了解,复工首日,秦枫的同事们排队热饭排了一个多小时,“现在我只期盼保温饭盒快点到货。”

新京报记者 阎侠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危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