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动画合伙人(追光吧渝北合伙人)(1)

众所周知,按照惯例,机场一般是用地名或者人名来命名的。但是外地人来重庆,永远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机场明明在重庆的渝北区,却偏偏要叫江北机场呢?

老重庆人都知道,是因为先有机场,再有的渝北区。1990年1月,重庆江北机场正式投用,那个时候,渝北区还叫江北县,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农村。什么样的农村呢?有个顺口溜我给大家念念,“好个江北县,停水又停电;出门要崴脚,电话老占线;遍地是垃圾,上厕所还不方便。”当时的江北县,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还得了个绰号叫“江老幺”。后来到了1994年,撤销江北县,成立了重庆市渝北区,但重庆江北机场的名字却留了下来,沿用至今。

追光动画合伙人(追光吧渝北合伙人)(2)

随着时代的变化,渝北这个曾经的“江老幺”,摇身一变,成为了重庆GDP连续10年排名第一的经济大区,成为了国家级的临空经济示范区。

从农业县到示范区,渝北真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的有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但我认为最大的原因还是机场。

追光动画合伙人(追光吧渝北合伙人)(3)

从业十几年,我飞过许多因机场成长起来的空港城市,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法兰克福、韩国的仁川、美国的亚特兰大等。在这些空港城市,机场所在的区域,已经成为当地最具有吸引力的商业区域,是当地潜在的增长中心。

在我看来,机场对促进城市发展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场这个门户,可以增加当地对投资的吸引能力。其次,机场带来的客、货运服务、航空配餐、油料消耗、各种供应,以及围绕旅客的各种服务都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和就业机会。同时,发达的机场设施和服务,必然会促进当地住宿、餐饮、旅游、会展和文化消费等行业的发展。总结起来就是一起句话,机场就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巨大引擎。

追光动画合伙人(追光吧渝北合伙人)(4)

作为一名机长,经常在重庆上空起起落落,所以很方便在低空观察城市发展变迁,这些年渝北区的变化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样,他不是到处起摩天大楼,整个区域内森林绿地比例非常高,里面镶嵌着工工整整一片一片的产业区,居民区,公园,商场,医院,学校,一看就知道环境非常好。

但从职业角度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机场本身的发展变化。2017年,刚好是T3航站楼投用那年,很不巧,我3月份打网球的时候摔跤了,手指头骨裂,因此停飞了5个月。等我重新开飞的时候,看到的是新的停机位、新的跑道,甚至连公司都搬了新的办公楼。短短半年,熟悉的环境全部变了,让我好半天没适应过来。

追光动画合伙人(追光吧渝北合伙人)(5)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重庆人说普通话。但是走在渝北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说普通话的人比其他地方都要多。这意味着,渝北的外来人口很多,才会形成这样的语言环境。任何一个地方的外来人口比例可以直接证明当地的经济活跃程度、社会的开放包容度、对未来充满良好预期等等,因为只有这里发展得好,机会多环境优美,大家才愿意离开故乡跑这来定居。

最后,话说回来,如果渝北没有空港,那会损失很大一片产业,如果渝北本身不够发达,那机场跟车站没什么区别,根本形成不了临空区。所以不论是叫江北机场还是渝北机场,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渝北因机场而兴,机场因渝北而旺。

追光动画合伙人(追光吧渝北合伙人)(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