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和CFA,应该先考哪一个?这时候聪明的同学可能要强答了: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我都要!当然是全都考下来最好,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部分人是无法同时兼顾两者的,所以我们就从6个方面帮大家分析一下,CPA和CFA考哪个更好?

cfa和cpa考试难度比较(CPA和CFA考哪个更好)(1)

1、应用领域

CFA更偏重于投资分析、资管、基金等二级市场的运作,持证之后主要的工作方向是金融相关的公司。

但是基金投一个私营公司就慢慢偏向一级市场了,需要审计、尽调,这时候CPA就更胜一筹了。CPA更偏向于一级市场,另外它的主要工作场景在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各大企业中。

因此这两张证书在投资方面并不是竞争关系,更像是互补的关系。

2、收入起点

以中等会计师事务所为例,CPA持证15万起,工作一段时间后拿年薪20万,或者月薪2万。

而CFA持证之后在一线城市年薪15万起并不是一个什么难事,有一个学弟在持证之前是研究员,考过三级之后开始接触基金公司,持证之后跳过去,薪资超过15万的。

其实不管是CPA还是CFA,证书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跳板和加分项。

3、拿证时间

CPA专业阶段的最快通关时间是1年,也就是一次过6门,不过这种考法最好还是脱产考试,在职基础一般并且一次过6门的,压力较大。

更多情况是,往往是3年左右时间通过专业阶段,再利用1年通过综合阶段,这种更为稳妥。

值得注意的是,CPA只通过一两科,在部分公司也有补贴和加薪福利的,另外一些公司在招聘时也会额外标注CPA通过X科优先录用。

CFA需要一级一级考,考过一级之后大约还得有400小时的学习和练习时间,然后考二级的通过率才会高一些,考过二级之后再有400小时再去挑战三级较为稳妥。

最快通关也就是2年半。以注会菌的某位同事为例,因为是英语专业,金融底子薄弱,上班之余,每个级别都用了700~800小时的时间准备,这个时间基本就是天花板了。

需要提醒的时,CFA一次考10门,考察的是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并且各个科目之间是有逻辑关系联系着的。如果有偏科,只要不是特别严重,通过的问题不大。

4、考试难度

CPA考试不分级但是总体上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每年各举行一次考试。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以及税法等六门,考生需要在五年内通过全部科目考试后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综合阶段的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CPA是各个科目分别来考,难度是纵向挖掘的,每一科都需要深刻的理解。

CFA首先难在是全英文考试,有些专业内容用母语理解都难更何况还要用非母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然后就是每次考试都要涉及十个左右的科目,难度是横向扩展的。

CFA要逐一经过三个级别的考试,从21年开始一级一年四次机会之外,二级三级都是一年只能考一次。

考试难度也跟着考试级别逐渐提高,平均备考时间至少300个小时,而且光考过考试还不够,需要4年工作经验才能申请持证。每一个级别的考试都包括至少十个科目,内容涵盖了债券投资、股权投资、另类投资、衍生工具、公司财务、经济学等所有与金融相关的内容。

5、考试费用

从考试费用来看就相差很大了,与CFA一个级别就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报考和资料成本相比,CPA几十元一门的报考费非常亲民。

而且报考门槛CFA要求的“本科”学历也比CPA的“专科”条件要高。也许正是因为CPA费用便宜、门槛较低,参考人员对待考试的态度和知识素养相差较大(因为每次报名费太便宜,不少同学都经历过全报然后再全弃考的心理历程)造成了从通过率来看,CPA各科的平均10%,远低于CFA各个级别的40%左右。

6、证书含金量

CPA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举办的考试,为了通过测试选出合格的“注册会计师”。因为各个国家有自己的“注会”认证标准和考试体系,因此这种资质考试只在各自国家具有证明效力。所以CPA目前只是中国认可,或者最多被长期处于中国市场或者与中国企业打交道的机构认可。

CFA是诞生于美国的“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认证,虽然颁发证书的协会属于美国,但是在全球都有分支机构并且存在历史悠久,已经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与之相应,考试拿来参考的例子和提出问题的对象更多涉及国外的金融行业,很多地方难免会跟我国国情产生水土不服。

比如两者都有关于会计计量方式的内容,各自遵守美国和中国的会计准则,这就造成除了个别计价方式一样之外,其他诸如存货等等的计量都不一样。所以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是CPA,在国内偏向财会的领域含金量显然更高;如果面向的是外企或者纯金融机构业务,则CFA接受度更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