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作业指导书(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1)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的原理、定义、符号和说明、试样及其尺寸测量、试验设备、试验要求、性能测定、测定结果数值修约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室温拉伸性能的测定。但对于小横截面尺寸的金属产品,例如金属箔,超细丝和毛细管等的拉伸试验需要协议。

2 环境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 范围内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士5℃。

3 设备要求

万能材料试验机应按照GB/T16825进行检验,并应为1级或优于1级准确度。

4 一般要求

试样的形状与尺寸取决于要被试验的金属产品的形状与尺寸。通常从产品、压制坯或铸锭切取样坯经机加工制成试样。但具有恒定横截面的产品〔型材、棒材、线材等)和铸造试样(铸铁和铸造非铁合金)可以不经机加工而进行试验.

试样横截面可以为圆形、矩形、多边形、环形,特殊情况下可以为某些其他形状。

试样原始标距与原始横截面积有Lo=k关系者称为比例试样。国际上使用的比例系数k的值为5.65。原始标距应不小于15 mm。当试样横截面积太小,以致采用比例系数k为5.65 的值不能符合这一最小标距要求时,可以采用较高的值(优先采用11.3的值)或采用非比例试样。非比例试样其原始标距(Lo)与其原始横截面积(S。)无关。

5 原始横截面积(S。)的测定

应根据测量的试样原始尺寸计算原始横截面积(也可以查相应技术规范),并至少保留4位有效数字。

6 原始标距(Lo)的标记

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作标记。

对于比例试样,应将原始标距的计算值修约至最接近5mm的倍数,中间数值向较大一方修约。原始标距的标记应准确到土1%。

如平行长度(Lo)比原始标距长许多,例如不经机加工的试样,可以标记一系列套叠的原始标距。有时,可以在试样表面划一条平行于试样纵轴的线,并在此线上标记原始标距。

7 试验步骤

7.1检查原材尺寸,在截取的相当长度原材上标明标距5.65 (相隔5mm的连续冲击点,计Lo)。

7.2 开机,揿下点动开关将母材夹持在相应量程的数显式万能试验机上,其夹持长度不少于夹头深度的3/4。

7.3 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应尽量保持恒定,并使其应力速率控制在6-60MP/s。同时还需在相应阶段控制其应变速率。

7.4一直施加试验力,直至原材断裂。读取屈服力(Fe)和最大试验力(Fm),立即打开回油,同时关闭送油阀,将试样取出。

7.5 量取标距为5.65的断后标距Lu。

7.6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相应指标。

8 原材拉伸试验结果处理

伸长率 A=(Lu—Lo)/Lo

屈服强度 Rel=Fe/So

抗拉强度 Rm=Fm/S0

9 性能测定结果数值的修约

试验测定的性能结果数值应按照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修约。如未规定具体要求,应按照表1的要求进行修约。修约的方法按照GB/T 8170。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作业指导书(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2)

10试验结果评定

10.1 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其试验结果无效,应重做同样数量试样的试验。

a) 试 样 断在标距外或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距标记上,而且断后伸长率小于规定最小值;

b) 试 验 期间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了试验结果。

10.2 试验后试样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缩颈以及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例如分层、气泡、夹渣、缩孔等),应在试验记录和报告中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