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每个人都免不了,那么与此相关的婚丧嫁娶就是这个过程中的必要程序,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八十年代农村的婚姻状况?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八十年代农村的婚姻状况(记得那时我们还年少)

八十年代农村的婚姻状况

生老病死每个人都免不了,那么与此相关的婚丧嫁娶就是这个过程中的必要程序。

先说“生”。谁家生孩子是要煮很多红鸡蛋的,给娘家送用来报喜,给亲朋好友邻居送用来报信。满月的时候,如果是生的男孩,多少都是要待两桌客的。去吃满月酒上的礼基本上是一小篮子面,面上铺满鸡蛋,鸡蛋上盖一块花布。说起这块花布什么样,现在二人转演员里有很多舞台上穿的花棉袄就是这种花布,纯棉布的,小孩小时候的衣服都是送的这些花布做的。

更亲近的人还会买一个小披风,在篮子里放上几块钱。这个风俗很好,送的东西都是用得着的。但有一样,哪家亲戚特别多,人缘特别好的话,花布和披风就剩下好多,可以用很多年,鸡蛋呢还有可能坏掉。但实际上鸡蛋坏掉的情况不多,一是鸡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货币,二是以前没有那么多营养品,也没有太多的肉食,鸡蛋就是月子期间最重要的营养品,我一个婶子说她坐月子时候一天吃过50多个鸡蛋,靠别人送还不够呢,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老早都得开始积攒。

再说“嫁娶”。当时结婚的彩礼是多少,到现在我也不清楚,我也不关心这个。小孩子关心的是看热闹、要喜糖,还有可能跟着大人去“吃场儿”。

当时轿车都见得少,更别说一溜高级轿车做前呼后拥的车队,拖拉机拉新媳妇是最常见的,自行车驮的也有。如果路途不是太远,两条腿走道来的也不少见。彩礼不知道得多少,陪嫁的物件我倒知道。

陪送物件中被子是主流,也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有几床新棉花被是面子的象征,至少八床起。其余看女方的家庭情况,有脸盆、压面机、缝纫机之类的生活用品,有二八杠飞鸽自行车这样的交通工具,收音机也很常见,后来有电了,陪送的就有录音机、电视机、VCD之类的家用电器,当然,这都是后话。

这其中有多少是男方送过去再作为陪嫁送过来撑场面的不可考证,也无需考证,自古皆然。

一般结婚的时辰都在上午靠近中午左右,早上有全乎人(上有公婆,下有儿女的妇人)带队。本家长的标致、会说话、能喝酒的弟兄们一起去接亲。

家里就趁这会忙活起来,如果有摆酒席的这一摊子事儿自然有人管,无需多提。

有谁家结婚几乎全村子的男女老少都是要去帮忙的。

帮忙收拾婚房,房子好坏结婚时候总是要粉刷一下的,添置点新家具,至少也要有一个盆架放上红搪瓷洗脸盆、两条新毛巾、两个香皂盒、木梳镜子之类。

新房里、正房里、院子里贴上红纸剪出来的大红喜字,门上贴上写好的喜联,巴掌大的四方小红纸都写上喜字,从家门口一直能贴到村外好远。

院里在吉利的方位搭上棚子,棚子后方也贴上大喜字,还有红纸写的结婚仪式。

说起这个,我就忍不住吐槽,看电视结婚很简单啊,就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就完事了。

到我们这,简单的话仪式也有七八项,有那好事的竟然写有二十多项,反正除了必不可少的程序外,就是想尽办法折腾新郎新娘。看的人哈哈大笑,身在其中的人苦不堪言。现在城里结婚司仪的油嘴滑舌、花样百出已经够令人烦了,比起农村当时的程序来还是要文明得多。只能归结于当时大家缺少娱乐活动,逮到个机会要狠劲的娱人娱己一番。

喜字的前方面朝外是两把椅子,这是给男方父母坐的,女方的父母当天是不会来,这个跟现在也不一样,现在啥都学习西方,由女方父亲将女儿交到女婿手上。椅子前面有条被子,是新郎新娘叩拜父母用的。婚礼的司仪是由村里的长辈担任,岁数也不能太大,要能站、能说、能豁得出去、声音响亮、幽默诙谐。

大人们在院里忙活着布置,小孩子们在村口的必经道路上等待。

远远看见接亲的队伍回来了,鞭炮声响起来,欢呼雀跃堵在路中间,等迎亲队伍到的时候是要撒糖开道的,几把糖一撒,小孩子忙着一哄而上拣地上的糖,路就开了。捡完糖跟着队伍一边讨论捡了几颗糖一边看新娘子。没有婚纱,没有盖头,就是一身新衣服,不管料子好坏都是红色的。

鞭炮一响,在家里忙活等待的人们就得到了信儿,响器班子就吹打起来,喜庆欢快的调子,我有印象的就是《百鸟朝凤》,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听到百鸟朝凤就想起结婚。

中间的过程不必细表,大同小异,结婚仪式上问新郎新娘各种刁钻的问题,给公婆抹花脸,不一而足。

送入洞房后大家略微闹一阵子就该开饭了,真正意义上的闹洞房是晚上的事儿。

主家摆上一桌酒,一些亲兄近弟的、甚至于还有一些个叔叔辈的也去闹洞房,结婚三天无老少嘛,不过一些老成持重的人是不会来这个场合的。

小孩子去了,拿点吃的就被撵走了,因为他们下面的节目在过去那是绝对少儿不宜的,实际现在看来还好。我没参加过全过程,说不清楚,听说有咬苹果的、喝交杯酒的、摸东西的,当然少不了荤段子。

三天过后,大家就要严肃起来了,除了小叔子辈的天然的可以跟嫂子开玩笑,其他人见了,该什么辈分就要规规矩矩了。

既有其生必有其死,有欢乐的事儿就有悲伤的事儿,有红事就有白事。

过去都是土葬,当然,我们那现在也多是土葬。老人们对于后事的重视是第一位的。棺材和寿衣是从不忌讳的,早早把老人的阴宅、棺木和寿衣准备好那是孝顺的表现,老人们会很欣慰,不至于死无葬身之地了,棺材叫“老屋”呢,另一个世界的房子。

每年还要把棺材拉出来上一遍大漆,把寿衣拿出来翻晒翻晒,摸摸布料。有口柏木棺材、有一套几十件的缎子寿衣装裹那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儿。

老人去世先要在家停灵,接受亲人们祭拜、哭灵和守灵,停灵几天看阴阳先生的掐算。这时候要赶紧安排人去挖好墓穴,家里有点钱讲究的还要用“砖箍墓”,用青砖在穴里铺两层。

老人身后的荣耀在于请了几班响器、多少人抬棺、多少孝子送行。

出灵当天,长子抱头入殓、将棺木盖上棺盖上爪钉固定,出殓、抬出大门外用板凳支撑。棺木上用绳子缠好,穿入扁担。道高望重的老人会有十六人抬棺,三十二人两班倒,送行的后辈有多少就能看出家族的兴旺程度。

我小时候每次村里长辈去世都是要戴孝送行的,孝布上有不同的装饰和戴法,代表与逝者的关系和辈分,手里还要拿一根或者几根哀杖。

最浩大的一次是类似于我们族长的一个爷爷辈去世,后面送行的孝子贤孙足足有几百米。

长子或长孙身穿麻衣、头裹孝布,顶着阴阳盆地上一摔,响器就适时响起来,几支唢呐的声音悲哀的能让你想起最伤心的事儿,不由自主哭起来。摔过阴阳盆,烧纸祭奠后,大家哭一阵子就开始往坟地里出发。孝子肩扛引魂幡,手拿哭丧棒在前引导。有人拿个篮子里面装着圆形方孔的麻纸钱边走边撒,这叫买路钱。棺材抬一段就要换班歇脚,仍要在棺前烧纸痛哭表达哀思。

女性是不准到坟地的,如果坟地要过河,送行的女性们就要在河边停下回转,如果不需要过河,则在适当的位置回头。女性是哭灵中的主力,这时免不了扶棺痛哭,百般阻挠不让棺材前行。有主事的就喊,时辰快到了,别耽误时间,才依依不舍让开。

送葬的队伍路线要经过谁家门口都要大门紧闭,用一块红布搭在门上,以免不干净的东西闯入。

到坟地看好时辰,阴阳先生拿罗盘定好方位,下葬、填土、成坟、坟前用石头垒好门台,引魂幡置于坟后,哀杖收集都插在坟前。上香、烧纸、放鞭炮、磕头,基本程序走完。

回家时要去掉孝布在水里洗一下,跨过一个火堆方能回家。

过去农村婚丧过程中当然也有不太好的习俗,但比起现在就是拿钱递礼然后一顿吃喝强太多了。

婚礼时足够热闹喜庆,送葬时足够庄重哀痛。

什么场合做什么事,就人情味而言是胜于今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