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男团历史上最经典的是哪一首歌?美国 Billboard(公告牌)的选择是后街男孩的《I Want It That Way》,他们将这首歌列为「100首最佳男团单曲」第一名。这首歌曾经是 80 后百听不厌的洗脑歌,如今20年过去了,音乐与偶像行业依然可以从后街男孩身上学到东西,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1999 年,Backstreet Boys(后街男孩)发行了《Millennium》(千禧年),这张专辑一天就卖了 50 万张,总销量超过 3500 万,横扫当时全球各国唱片排行榜冠军,让他们一跃成为了当时地球上最成功的男子团体。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1)

后街男孩背后的经纪团队作为商人,逻辑很简单,当一张有 3000 万销量专辑诞生之后,就要迅速制造另一张 3000 万专辑。

随后第二年,后街男孩乘胜追击,又发行了新专辑《Black & Blue》(黑与蓝),还进行了 100 小时飞往全世界五大洲的宣传活动,堪称疯狂。此时后街声望到达顶点,无数歌迷在喜欢他们的同时,也是在消费他们,很多歌迷并不清楚,这疯狂的背后真相是——后街男孩连续 9 年都在巡演,名利早就把他们压得不堪重负。

在这之后,成员吸毒、把黑心经纪人告上法庭——《Millennium》是千禧年男团的高潮,也是后街男孩坠落的开始。他们此后再也无法复制当年的辉煌,2000 年千禧时期出道的偶像男团,也再也没有企及后街男孩的高度。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2)

后街男孩让很多中国人第一次去追逐一个偶像团体,当时的我们只是去听他们,大家对他们的消失感到疑惑,但在拨号上网时期并没有什么深入分析。曾经后街粉丝如今早已老去,而中国也经历了从没有偶像到偶像时代的过度,男团这门生意如今仍是全球音乐产值最高的项目之一。

时间倒回到二十年前,作为男团的老大哥,后街早就创造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偶像团队体系,探索出一系列男团成功的法则。

法则①

传唱为大,不在乎歌词的合理性

《Millennium》里最红的歌是《I Want It That Way》(我就是要那样),中国经历过千禧年欧美流行乐的80后乐迷,几乎都听过这首歌,然而如果当年你听进去了,而不只是被旋律洗脑,你会发现一个创作套路——无意义但好记押韵的歌词。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3)

《I Want It That Way》MV片段

创作《I Want it That Way》副歌时,其实有2个版本——

Tell me why, Ain't nothin' but a heartache告诉我为什么,没什么只是心痛 Tell me why, Ain't nothin' but a mistake告诉我为什么,没什么只是个错误 Tell me why, I never wanna hear you say, I want it that way 告诉我为什么,我不想听你说,我想用那种方式得到它

另一个则是——

No goodbyes,Ain’t nothing but a heartache别说再见,没什么只是心痛No more lies,Ain’t nothing but a mistake别再说谎,没什么只是个错误That is why,I love it when I hear you say,I want it that way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听你说,我想用哪种方式得到它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4)

后街男孩和唱片公司选择了前者——意思通俗易懂,更好记好唱的歌词。有很多人质疑副歌「毫无意义」。后街自己也承认这一点,组合里的大哥Kevin Richardson(凯文·理查德森)解释道:「有些歌就是没什么意义,但你能跟着唱,这不好么?」

《Millennium》专辑就是秉持着这种「口水」法则,一炮而红。你会发现,当今天那些偶像团体火爆的金曲,《青春修炼手册》(TFboys)、《卡路里》(火箭少女)等等都是旋律上口,歌词简单,节奏洗脑——都是这种流行法则的产物。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5)

法则②

为青少年塑造一个美好形象

就像中国的青少年唱《跨世纪的新一代》是一种政治正确,美国青少年也同样厌倦了Nirvana(涅槃乐队)Kurt Cobain(科特·柯本)所引领的「另类摇滚」与悲观主义风格,这种黑暗而反叛的音乐形象,并不是千禧一代的主流渴求,他们需要的是快乐,未来的新千年是美好的,干嘛要苦大仇深。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6)

后街男孩聪明之处力图展示一种健康的形象。《Millennium》封面上,几个大男孩一袭白衣,干净利落,有没有让你联想到曾经火遍全亚洲 F4,回忆一下《流星花园》和宣传照。《I Want it That Way》是中国人的《流星雨》么?而《青春修炼手册》中的TFboys同样也是一身白衣。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7)

《Millennium》代表的 Teen pop 对美国青少年鼓舞是巨大的。包括组合成员 Nick Carter(尼克·卡特)在内,有着破碎家庭的他,13 岁就加入了后街男孩。如果不是这样,也许命运早就和童年的小伙伴一样,不是锒铛入狱,就是成为毒虫。贩卖苦情能够激发青少年对人生的想象,他们需要男团励志故事这样的鸡汤。

而且,没有什么比一个看起来完美的异性,更能宣泄青春期的幻想和荷尔蒙了。

法则③

强行捆绑大IP,跨界兜售

《Millennium》发行前期,Jive唱片公司还做了一件事情,在同门师姐、「小甜甜」Britney Spears(布兰妮·斯皮尔斯)的成名专辑《Baby One More Time》(爱的初告白)的隐藏歌曲里,强行塞入了《Millennium》的先导试听片段,这让布兰妮非常生气。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8)

这种强行捆绑销售的做法,如今的偶像经纪公司已经驾轻就熟,比如蹭热点、组CP、巧立人设。八卦媒体推波助澜,看看那些营销号的标题你就明白了。经纪公司也愿意将旗下的男女团「跨界」兜售,和艺术、体育、文化等等各领域大IP寻找合作点,增加其附加值。

而成团这件事本身也会带来「捆绑」效应,谁不愿意和更红的那个人「捆绑」在一起呢。后街男孩的几个成员在声音和形象上是很互补的,成员之间可能产生各种优缺点上的碰撞,反而能激发起更大的话题。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9)

「团体」即组成了一个小王国,里面有将军、士兵、国王、王子、匠人等角色。每一种关系建立都是一种营销。如今,粉丝对「团综」如此狂热,便是这个道理。

当然,商业运营男团的招数可远远不止这个。

法则④

塑造敌人,刺激粉丝

后街成员凯文回忆,1995 年,亲手挖掘了他们的经纪人 Lou Pearlman(娄·帕尔曼)给自己看了一段视频,讲到他正在培养的另一个男孩团体,那就是 N’Sync(超级男孩)。他们的培养模式一模一样,甚至共用一个舞蹈老师。

这个叫娄·帕尔曼的商人亲手制造后街的「复制品」,企图引发一场「战争」。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10)

娄·帕尔曼与超级男孩

1998 年夏天,迪士尼电视台播出了超级男孩的演唱会专题,本来这个机会是属于后街,但因为后街男孩成员 Brian Littrell(布莱恩·利特尔)要做心脏手术,错过了录制,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在赶制专辑过程中,过度劳累所致。借此,超级男孩的同名专辑从 Billboard(公告牌)排行榜一跃窜上了第 9 名,把后街男孩的专辑踩在了脚下。

后街的「苦情」人设再加上媒体的煽风点火,让两队组合的粉丝矛盾激化,后街男孩粉丝指责超级男孩是个跟风投机的劣质组合,而超级男孩的粉丝则把后街看成是过气的倒霉乡巴佬。后街粉丝期盼着一把复仇之剑,与超级男孩一决高下,谁才是男孩团体中的王者。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11)

《Millennium》就是那把复仇之剑。制造偶像的商人们很明白,要想赚更多的钱,需要粉丝的产能,而这要用「剧情」来刺激。

事实上,从早年的《超级女声》开始,如何调动粉丝的热情就是一门商业艺术。近几年火爆国内的选秀节目《创造101》、《以团之名》、《创造营2019》更是将这种「对抗」剧情进一步发展到极致。通过上百人的「战斗」最终选出十几个成团出道,物竞天择、优胜略汰——成团的仪式感会刺激粉丝的消费欲望。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12)

杨超越的「第三名」已经成了转发梗

法则⑤

与粉丝建立共同的使命感

《Millennium》发行之时,互联网的前潮已经在美国漫延,在 Web 1.0 年代,粉丝就已不再依赖主流媒体来发声,私下也无需口口相传,当时这些粉丝建立了各种歌迷网站来安利偶像,上面贴满了有关后街男孩的一切。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13)

粉丝晒出与后街男孩的合影,与后街男孩登上封面的杂志收藏

除此之外,粉丝还会把偶像新专辑的试听版放在网上。当时,下载文件普遍偏大,在线听歌和文件共享也未成熟,若想听完整版专辑还是得购买实体唱片,这大大促进唱片的销量。如今的流媒体时代,粉丝的这一金钱贡献则被「应援」所取代。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14)

后街男孩歌迷网站

每个歌迷都是一个「宣传」单位,在当时还是 BBS 论坛年代,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群部落,这种概念如同今天社交网站上明星的粉丝站子和大号。因为互联网,粉丝更像是一只有组织的「军队」,有自己的口号、语言以及组织系统,最重要的是,他们会主动出击,占领所谓的「头条」。

后街男孩让我们反思的2个问题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15)

抛开音乐与时代因素,《Millennium》的销量奇迹也是商业运作的必然结果。然而,这张专辑也是盛极而衰的标志,后街男孩从此急速坠落,其中一些原因值得音乐行业以及中国偶像产业反思。

问题①

复制粘贴,重「量」不重质

伴随着后街男孩与超级男孩的火爆,唱片行业开始了跟风,当时又冒出了一大批男孩组合,比如911、98 Degrees、blue、Five、LFO、O-Town等等,这里面的不少团体都只是昙花一现。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16)

90年代末期诞生的各种男团

这种急功近利的批量化流水线生产,带来的必然是创作人才难以跟进,导致音乐质量大幅下滑:曲风单一,节奏相似,内容趋同,没有创作……逐渐成为人们对于这一批男孩组合所代表的Teen pop的普遍印象。长此以往,听腻的乐迷会迅速抛弃这种音乐类型,寻找其他刺激,最后只留下了情怀。

《Millennium》之后,后街男孩的专辑一直在出,但经典作品一年比一年少,他们很难突破自己作为偶像组合的局限,这和年龄无关。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17)

男团的问题在于大量的「复制粘贴」,貌似给整个行业带来了经济繁荣,弊端在于同质化。男团虽多,但能出经典作品的屈指可数。韩流史上最成功的男团之一 BIGBANG 就是「差异化」的受益者。这五个人不卖「颜值」,舞蹈不追求「整齐划一」,不装「乖乖男」,努力在音乐上下功夫,一直在嘻哈、电子等新音乐类型上探索表达方式,赢得了粉丝群体之外的大众认可,如今依然保持着常青的生命力。

问题②

过度的资本压榨,偶像只是印钞机

《Millennium》发行第二年,后街男孩便迅速做完了一张专辑《Black & Blue》。然后用了 100 个小时飞遍全球做宣传。男孩们从一开始的新鲜变成了后来无止尽的疲态。

从澳大利亚飞到南非需要 11 个小时,后街的成员除了睡觉,什么也不想做。过度的劳累和情绪压力让成员们产生了逆反心理。成员AJ McLean(A·J·迈克林)率先崩盘,先是染上毒瘾,有时甚至连演出都不去了。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18)

后街男孩成员A·J·迈克林

偶像的一切有多少是自己能决定的?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下,男团有时更像一台时刻要加满油的赚钱机器,如今火爆国内的「归国四子」,从韩国著名男团中「逃走」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压榨和剥削无处不在。

2001年,超级男孩发行了组合最后一张正式原创专辑《Celebrity》(名声)。名字颇具讽刺意味。也是在这一年,后街男孩也发行了精选集,随即进入了无限休整期。同时,他们把长期压榨自己的经纪人娄·帕尔曼告上了法庭。他们要的是自由,而不是无尽的剥削和欺骗。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19)

N Sync- Celebrity (2001)

男团偶像和经纪公司的纷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明处是经济利益的纷争,其实偶像自己也在争取一份身体、人格和精神上的小型自由,所谓「正常的人生」。

这些从十几岁就当上明星的男孩们,其实并不懂得什么是正常的人生,娱乐行业也没有给予他们机会,在公司眼里,男团只是一种商品。作为真实的人,如果一味只能做到「我能是什么」,没有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是我」的终极意义时,结果只能注定迷失,然后自暴自弃,最后土崩瓦解。

《Millennium》如同一张构图完美、下笔考究的精美画作,如果胡乱添上一笔,注定腐朽。

结语

后街男孩什么时候出道的歌(20周年的千禧年专辑)(20)

《Millennium》代表了上世纪唱片业最后的疯狂和巨大的商业利益,千禧一代偶像的「BOYBAND」浪潮早已褪去,但偶像依然是这个星球产值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与《Millennium》相似的故事依旧在发生。

梁文道曾说过:「一个人去崇拜一个偶像,其实是在利用这个偶像的一些形象,来告诉别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按照法国社会学大师布尔迪厄的说法,这代表了某种品味的选择。品味就是人赖以区分自己,并且试图在象征性领域战胜其他人的东西。

男女团不应只是投机行为,他们是一种梦想,更应该成为一种梦想的艺术。这才是偶像真正的魔力。

“本作品版权属于千千音乐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