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脑膜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1)

脑膜瘤的发生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些细胞或组织可停止生长而残留脑内,此后这些先天残留的胚胎细胞经病毒,放射线,化学物质及创伤等的作用,出现突变,向肿瘤的发生方向发展,最终导致脑膜瘤。和其他肿瘤一样,对脑膜瘤病因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以下致病因素有关。

一,局部创伤—认识较早的可能危险因素:早在1922年,Cushing已经提出创伤可引起脑膜的擦伤,继而局部细胞受刺激而呈病态生长,引起肉芽肿反应,一部分患者因此引发脑膜瘤。一些脑外伤伴颅骨骨折的患者几年后再骨折下方发生了脑膜瘤。一项超过20万患者的研究表明:创伤后15年内都有可能导致脑膜瘤的发生。脑膜瘤患者脑外伤的病史明显高于正常人。

二,电离辐射—主要而可控的危险因素:电离辐射暴露可能是脑膜瘤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幼年时接受放射治疗的人群,但同时又是已知脑膜瘤发生的唯一可控的危险因素,1933年,Lacassagne最早提出了“射线诱发肿瘤”的观点。1953年Mann等报道了第一例视神经胶质瘤患儿接受放射治疗后正处脑膜瘤的案例。一项研究显示:20岁以前有诊断性全牙科X射线暴露,照射剂量较高时,则脑膜瘤的风险增加4倍。广岛和长崎存活着患脑膜瘤的风险较高,距离原子弹爆炸中心越近,风险越高。目前认为,脑膜瘤是所有颅内肿瘤中最易被射线诱发的。射线破坏细胞内的DNA,诱发基因点突变,基因融合和染色体重排。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放射治疗引发的脑膜瘤也逐渐引起了学者更大的关注。放射治疗的时间越长,剂量越大,脑膜瘤的发生率就越高。

三,生物学因素:病毒也可能参与脑膜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病毒植入细胞的染色体上,改变了染色体基因的特性,使细胞原有增殖的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了脑膜瘤的发生。因此,生物学因素也是造成脑膜瘤的原因之一。有学者指出,DNA肿瘤病毒与人脑膜瘤的关联有很强的生物学证据。日本学者在26例脑膜瘤患者中发现22例InoueMelnick病毒抗体阳性。另外有研究认为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发生脑膜瘤可能与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调节功能失衡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