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是由欧盟主导、由欧洲航天局和欧洲导航卫星系统管理局研制和建造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伽利略和北斗导航哪个更早(伽利略导航系统失灵)(1)

于1999年2月首次提出,2002年3月正式启动,这是当时欧洲开发的一个重要航天计划。

在伽利略计划初期阶段,也就是2003年,欧盟就积极的邀请中国加入。

因为当时美国GPS卫星定位系统一家独大。(即便同时代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与之竞争,但“格洛纳斯”年久失修,导航卫星残缺不全,早已淡出国际市场,根本不具备与GPS一比高下的能力。)

伽利略和北斗导航哪个更早(伽利略导航系统失灵)(2)

军用GPS

中国的“北斗”导航尚处于开发实验阶段,其技术也远远落后于GPS。

伽利略和北斗导航哪个更早(伽利略导航系统失灵)(3)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欣然接受了欧盟的邀请,并且还提供了2.3亿欧元的资金支持。

因为有了中国的投资,使得伽利略计划的财政状况得到了缓解,讲道理,按照这种发展情况下去,中国在伽利略计划中的地位应该是比较重要的。

中国在伽利略计划中被边缘化,决定退出并重启“北斗”导航计划

但是在进入2005年后,欧洲的政治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之前“亲华”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下台,转而由亲美的默克尔担任总理。

伽利略和北斗导航哪个更早(伽利略导航系统失灵)(4)

与此同时,法国也进入了领导人交替的时代,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的影响力慢慢降低,亲美政治家尼古拉·萨科齐上任法国总统。

伽利略和北斗导航哪个更早(伽利略导航系统失灵)(5)

在亲美领导人上台后,欧盟也开始慢慢朝美国靠拢,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航天局与美国关系变的,于是美国开始在技术上帮助“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开发。

伽利略和北斗导航哪个更早(伽利略导航系统失灵)(6)

虽然说欧盟的政治导向改变了,但是中国依然没有放弃和欧盟的合作。

可由于后面由于欧盟对伽利略计划的利益分配问题没有达成一致,原本中国提供了2.3亿欧元的支持,而得到的待遇还不如没有投入一分一厘的国家,比如印度。

这样的情况中国显然无法接受,毕竟大把的钱花出去了,最后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回报,这样的亏本买卖中国不做。

于是在2006年12月,中国退出了伽利略计划,再次重启“北斗”导航计划。

伽利略和北斗导航哪个更早(伽利略导航系统失灵)(7)

图片来源于国家航天局

在2007年,中国发射了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开始重新激活“北斗”系统,并且到2007年底,关于覆盖全球的“北斗”二号系统计划也已经安排上了。

伽利略和北斗导航哪个更早(伽利略导航系统失灵)(8)

图片来源于国家航天局

而直到2008年,欧盟伽利略系统的第二颗实验卫星才姗姗来迟。

争夺卫星发射频率,中国北斗先行一步

虽然中国的北斗卫星起步比伽利略卫星更晚,但是却更快的抢占了卫星发射频率。

卫星频率主要指无线电频谱用于空间无线电业务的部分。简单来说,就是用于卫星与地面的通讯。

伽利略和北斗导航哪个更早(伽利略导航系统失灵)(9)

频率一直是稀有资源,因为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将最好的频率占有了,中国只能退而求其次,争取拿下“次级”频率。

但是此频率也正是欧盟伽利略卫星所看上的,于是中国的“北斗”和欧盟的伽利略就成了此频率的竞争者。

本着“谁先用谁先得”的国际原则,中国在2010年发射了第三颗“北斗”二代卫星,正式启用了此频率。

而欧盟连预定的三颗卫星都没有发射成功,没有悬念的在这场频率的争夺战中败下阵来,失去了对频率的所有权。

(参考资料:张全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伽利略”系统的频率之争[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0(3):39-41.

彭木根, 程煜, 王文博. 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定位技术[J]. 数据通信, 20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