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老师们的重要工作目标。国庆大假期间,附小的数学老师们打破常规的作业布置思路,精心设计了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融合,与挑战相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添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成都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成都青羊实验中学附小将学科知识与生活融合)(1)

一年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分类整理的技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学习自己动手,合理安排,整理房间。除此之外,还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凑十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年级的孩子去体验生活,走进超市,来一次畅快的购物。孩子们在了解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的同时,还体验了使用人民币支付,不同的支付方式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此外,孩子们还悠闲地在家里“折一折,剪一剪”,通过实践活动,创作出许多有意思的图形,并发现了对称图形的奇妙之处。

三年级孩子进行了“24点”游戏,考验他们的思维与灵敏度。要想成为胜者,孩子们就需要充分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计算。有趣的游戏背后,体现了基础与实践的充分结合,随时随地都可以“玩”数学。“还在为怎么复习数学而发愁吗?”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孩子们系统地回顾单元知识点,简单又高效。大家通过五彩的画笔、有趣的图形,理清了知识脉络,找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身影。四年级的孩子们走进生活,寻找平行与相交在生活中的实用。在探索的过程中,慢慢养成带着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习惯。“设计和数学还有关?”孩子们利用学过的线与角以及相关图形,在方格里设计出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作。

五年级的孩子将出行游玩的计划设计成海报,并在小报上写明包含住宿、门票、路费、餐费等的一切出行费用,通过数字记录,来回忆整个行程安排。

学习数学,思维的训练是少不了的。将知识整理成思维导图,巩固、深化和拓展已经学过的知识,这是培养思维的一个绝妙方法,也是向高阶思维转化的一个必要的过程。“你知道圆是多么美的图形吗?”六年级的孩子们自己动手,设计一幅用圆组成的图案。在设计过程中,深刻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感受到图案的美。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会继续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精彩的学习方式和内容。(辜丽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