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1)

我还记得,我家小女儿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

都很积极地帮她妈妈挑裙子、找口红。

那时候,我就发现,「爱美」真的是一种天性。

——凯叔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2)

作者 | 文娟

元旦前夕,幼儿园开展亲子联欢活动,孩子班里的露露是喊小姨一起来参加的。

我好奇地问她怎么没有让爸爸或者妈妈陪,露露不好意思地说:

「爸爸妈妈都工作忙,其实我也更想小姨来。」

接着又自豪地说:

「老师,你看我小姨漂亮吧?她会唱歌也会跳舞。」

露露小姨的确打扮时尚,小女孩露露的夸赞也有几分得意。

虽说童言无忌,但小孩子的选择其实是最直接,也是最真实的。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3)

露露的妈妈平时比较节俭,出门穿衣服也比较随意。

可没想到不到五岁的女儿,却已经对「好看」有了体会。

妈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妈妈的审美不仅影响着孩子的「面子」和「自尊心」,还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审美和自信。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4)

有一个不爱打扮的妈妈是什么感受?

纵观自己身边,就有很多宝妈,在有了孩子之后,就没有了自己。

不再在意衣服美丑,舒服就行。

不再在意身材走样,漂亮给谁看?

也不再在意护肤化妆,有这时间不如多陪陪娃。

总之,她们觉得把家里的钱花在自己身上,还不如省下来给孩子买几本书几个玩具。

把时间花在化妆和捯饬自己身上,

还不如和孩子亲子游戏或者给孩子做两道有营养的菜。

反正都当妈了,打扮那么漂亮干嘛?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5)

我小学的时候在镇上读书,每周放学都是爸爸接。

一年级期末考试,我考了班级第一,老师要开家长会,爸爸正好没时间,是妈妈来的。

妈妈头发有点凌乱,穿的平底鞋上还带着土。

老师让妈妈发言,交流学习经验,妈妈摆摆手说自己不太会说话,显得紧张。

当天,是班级第二名的妈妈发的言。

打扮精致的她在讲台上发言时,我觉得周身都发着光。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6)

我能记得当时七岁的我,有种说不清楚的难受。

也因为妈妈的不爱打扮,导致我从小对打扮也几乎不重视。

到成年了想追求美,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

成年后,接触了心理学。

我才知道:

从心理学上来说,母亲的「不爱打扮」,是一种对生命力的压抑。

这种压抑,影响的是孩子的审美观和自信心。

曾在知乎上看过一位网友的分享。

「我妈从来不化妆,既不会化妆,也不愿意学化妆,还特别唾弃化妆这种行为,讨厌化妆的女人。」

不仅自己这样,她的母亲还一直向她灌输「女孩子不应该喜欢打扮,就应该把心思放在读书上」「打扮的女孩不是什么好女孩」之类的思想。

于是这个网友渐渐将自己的爱美欲望掩藏起来。

羞于表达的她,在最青春的年纪里穿着土气的衣服。

憧憬着打扮漂漂亮亮的小姐姐们,渴望和那群神采飞扬的人交朋友。

她也很自卑,暗恋一个男生却因为自觉自己丑而几年不敢告白遗憾至今。

这一切都深深烙印在她少女时的内心深处,像是后遗症。

直到现在,这种惯性让她在被别人称赞好看时,总觉得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和同情。

最后她总结到,一个不爱打扮的妈妈对她的影响就是:

「从来不觉得自己是漂亮的。」

「畏惧人际交往,总认为别人嫌自己丑、土气。

「有时候会过度囤积,买一大堆不适合自己的衣服。」

其实,有太多女孩在童年时,把爱美的需求压抑过度。

在经济独立后,为了弥补内在的匮乏,总是会过度购买衣服和饰品。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够自信。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7)

妈妈爱打扮,孩子更优秀

最近很多人被戚薇女儿Lucky演唱的《崖上的波妞》主题曲刷屏了。

可爱的歌词搭配Lucky可爱的动作。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8)

让人心情愉悦的同时,也特别羡慕Lucky的自信和落落大方。

Lucky能如此乐观优秀,和妈妈戚薇有最直接关系。

戚薇爱打扮。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9)

她曾在节目中称自己在生活中是名副其实的美妆博主,甚至团队的小女生都会来求安利。

爱打扮的戚薇也影响到了女儿。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10)

Lucky看见妈妈的化妆品、好看的衣服等等会爱不释手。

还会主动搭配衣服,对于怎样穿搭很有自己的想法。

戚薇还透露过,有一次戚薇打扮好要出门,Lucky看上了戚薇的裙子。

拉着她不让她出门,指着裙子说:「这是我的。」

戚薇回复:「这是我的。」

这时候Lucky撒娇:「这个裙子很美,我就想要嘛」

戚薇毫不相让:「那我也要美。」

Lucky身上流露出来的自信态度,是在戚薇日复一日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11)

会打扮的人,才会懂得欣赏美。

热爱生活,把平淡枯燥的日子过得更绚烂多彩。

因为妈妈活得精彩,孩子自然也不会逊色。

创立了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国宾的锦江饭店的传奇女性董竹君。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12)

不仅事业成功,她养育的4个女儿和1个儿子也个个成才。

大女儿是新中国第一代女钢琴家,三女儿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

在那个普遍重男轻女的年代,足以见董竹君的能力和教育智慧。

董竹君从小就对孩子们说:「一个人的形象代表着你的身份地位。」

她是这样教育也是这样做的。

太平洋战争前,董竹君带着女儿们在菲律宾居住。

战争爆发,大家仓皇逃难。

出门前,她叮嘱女儿穿戴整洁,略施粉黛。

女儿不理解,「逃难还要漂漂亮亮的吗?」

董竹君告诉女儿,这个国家的传统是尊重有身份地位的人。

无论何时也不能蓬头垢面。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13)

结果在路上,有一位绅士看到她们的着装打扮不像普通人。

主动邀请她们搭自己的车子离开了战乱之地。

优秀的外在形象反映的是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积极乐观的心理。

爱打扮的妈妈不仅孩子更优秀,运气也不会差。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14)

妈妈的审美力,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

木心先生说:

「完善人格的文化心理结构,有认知结构,伦理道德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三者缺一不可,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15)

记得李开复在《奇葩大会》说过:

未来50%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有关美与艺术的领域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真的不懂什么是美。

拥有审美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好的审美力,更是一种人格力量,一种生命力。

张德芬曾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人接连经历了妻子背叛、儿子重病、工作裁员...

各种不幸让他觉得生活充满了恶意,非常想自杀。

但是在自杀前,他想去看看草原,自驾到草原后感受到了草原的自由和宽广,开始像孩子一样奔跑。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16)

跑着跑着,他突然开始留恋这个世界。

因为他看到了世界的美。

拥有审美力的人,会看到周围的精彩,感恩世界的美好。

即便身处逆境,他的世界也不会全是黑暗无光的。

总有一处光芒照进来,点亮自己,指引他前行。

而妈妈就是孩子最初的审美导师,妈妈的审美力,奠定了孩子的根基。

育儿专家孙瑞雪说:

「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17)

我的一位朋友审美品位就非常棒。

衣品好不说,家里的装修搭配也设计成了样板间,特别让人艳羡。

每当工作中有搭配或者设计相关的,领导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她,特别依赖她的眼光和建议。

也因为她的审美能力,不断升职加薪,成为人生赢家。

而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妈妈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在乎生活细节的人。

她的审美,也是从小生活中自带的习惯。

如果妈妈能花点心思和时间打扮自己,培养自己的审美力。

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让孩子沉浸在众多有美感的事物中。

从小形成对美丑的判断,这种美好会潜移默化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

一个懂美的孩子,他的未来也不会差。

所以,想让孩子拥有审美力,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18)

爱打扮的妈妈和不爱打扮的女儿(你的衣服真丢脸)(19)

作者:文娟,常常母爱泛滥的幼师一枚。有颗赤子心,有些小迷糊,时而温暖,时而逗比。关注亲子教育,与孩子一同成长。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