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航空队对日本首都东京进行的一系列大规模的战略轰炸,使得东京被炸成了月球表面。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次空袭,造成的伤亡人数比后来投放在广岛长崎的原子弹杀伤还要多,而东京也变为了一片火海废墟。

从纸片轰炸到早期轰炸

早在1938年的5月,中国国民政府的空军就曾出动过两架轰炸机向日本的长崎和福冈两个地区投放过超过一百万份传单,上面的内容是一句警告:尔再不训,则百万传单就变为千吨炸弹,望尔戒之。

这次纸片轰炸事件使得日本吹嘘的稳固空防,沦为了国际上的笑话,因为这一次能在你的本土上发传单,那下一次确实是可以在你的头上倾泻炸弹了。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1)

恼羞成怒的日本政府在1939年至1941年,对着重庆和昆明的等中国大后方城市进行了无差别的轰炸,这样的举动自然而然激怒了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同盟,其中就包括了美国。

为了对日本进行报复,1942年7月,美军便开始对东京市区进行空袭活动,不过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每次空袭前都会先行通过广播对日本的普通居民,进行轰炸前的提前预告。

虽然日本政府很努力地想要避免平民死伤,还劝他们离开市区,可是人口众多地区狭窄的日本已是遍地战火,无路可逃了。

1944年,美军成功占领马里亚纳群岛,这就意味着整个日本都进入了美军空袭的轰炸半径,美军的轰炸机不用再通过航空母舰起飞去完成空袭任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东京还是一座拥有数百万人口,可以与巴黎和纽约等媲美的国际大都市。可日本政府发疯似的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后,东京市区的人口锐减了一半。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2)

之后,美军对进入轰炸半径的东京开始实行点对点的轰炸计划,主要集中在军事设施的打击上,后来日本政府采用化整为零的政策将军工厂分散为数个零星的小工厂,遍布在小作坊中运作。在点对点的轰炸已经不能形成有效打击的情况下,美军决定改变轰炸策略,变为无差别的地毯式轰炸。

自1945年开始,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轰炸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大,到了2月份的时候,由本州关东一带,已经扩大到九州、四国。日本政府官员向军部报告称,应该让民众有序撤退至农村偏远地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但是已经丧心病狂的军国主义当政者们不同意,认为这样会影响士气,同时还通电全国,要求所有大日本帝国的子民们为国家而战,与帝国同赴死。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3)

可是由于这一时期执行轰炸任务的B—25轰炸机,在自身的飞行高度与投弹准确性等方面有着诸多不足,所以空袭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也让美军高层开始深思,很快,性能更加优越的B29—轰炸机便开始登上舞台。

空中巨无霸登场

针对前期B—25轰炸机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足,美军决定寻找它的替代者区执行轰炸任务,也就是各方面性能都更加卓越的B—29重型轰炸机。

B—29轰炸机为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轰炸机,当然也是最贵的,一架B—29的造价需要60万美元。为了完成轰炸东京的任务,美军当时向B—29的生产厂商波音公司签下了一笔30亿美元的超大订单。

在那个年代,30亿美元是一笔惊天数目,要知道美国用来研发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经费也就是20亿美元罢了。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4)

在这样重金的投资下,B—29轰炸机配备了四台当时马力最大的引擎,翼展接近43米,机长30米,整台飞机的重量大约是其他大型轰炸机的两倍,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空中巨无霸。

为了更好地执行轰炸任务,美军当时还提出了载弹量大、航程长、飞行速度要快等硬性要求。于是B—29的机翼采用了大展弦比,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它承载力,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它的飞行速度。此外,波音公司还在B—29轰炸机上采用了诸多新技术,使飞机上可以搭载13个人,这样就确保了机上每一项搭载的设备都有专人操控,能更好地操作飞机完成任务。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5)

另外,B—29的飞行高度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主要得益于它所拥有的飞行员生命维持系统。由于机舱内的拥有维持空气压力的装置,飞行员在机舱内并不会感觉到任何不适,他们的穿着甚至可以非常随意,而不像其他的飞行员一样必须穿着厚厚的飞行服。

接近10吨的载弹量,超过一万米的飞行高度,6000公里的航程和600公里的最大时速,这使得B—29轰炸机一跃跻身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数据最优秀的轰炸机。可想而知,它也将会成为敌人最可怕的噩梦。

当时日本空战主力的机型就是零式战斗机,这种飞机曾为日本空军立下赫赫战功,可是它最大飞行高度却只能与B—29轰炸机堪堪持平,并且无法在这个高度保持长时间且高速的飞行,所以日本想要靠零式战斗机来阻拦B—29是不现实的。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6)

防空的另外一个主要手段则是高射火炮,可是当时想要用高射炮打到一万米的高空那更是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当B—29一交付使用的时候,美军航空兵部队是欢欣不已,有了马里亚纳群岛这个就在日本旁边的基地,再加上性能优越,可以如入无人之境的B—29轰炸机,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尽皆在手。对于东京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美军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急不可耐了。

初战收效甚微,李梅提出“火攻”

在获得B—29这样的空中巨无霸之后,美军开始在为轰炸东京的任务做最后的准备了,那就是任命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最终李梅获此重任。

李梅最开始在欧洲作战,当时还是一名少校就已经取得了多次空中作战任务胜利。1944年6月,这名备受瞩目、也被认为具有无限潜力的轰炸机指挥官被调派到亚洲。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7)

在仔细总结了之前B—25轰炸机,执行的多次轰炸任务经验之后,李梅制定了更为详尽的轰炸任务和计划。

万事俱备,马里亚纳群岛的天空晴空万里,轰炸机群起飞直冲向东京飞去,可是越靠近日本,天气的状况却越差,等快到了目的地东京上空的时候,已经是乌云密布。这为想要实行精准投弹的B—29轰炸机群带来了难度,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打开雷达,利用雷达的扫描图像来进行投弹定位。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8)

只是这样的方式命中率非常之低,就在B—29轰炸机群的飞行员们感叹天公不作美的时候。日本空军的数百架战机却开始急速升空,他们想要赶紧将这些来犯的飞机击落。

轰炸机与战斗机展开空战,在一般的情况下是绝对没有任何胜算的,因为前者的武器装备都是针对地面目标所设。可是B—29却给这些日本的战斗机狠狠地上了一课。就在双方快要接触的时候,B—29的机身周围却响起了一阵密集的火炮声。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9)

这就是专门为B—29量身定制的自卫高速火炮,每架B—29一共配备了四座这样的炮塔,飞机的尾部还配了一个20毫米的航炮。只要当机舱内的人员操作这些火力系统,那么B—29将会瞬间喷吐出最为猛烈的炮火。

除了自身携带的火力压制外,B—29轰炸机群还有性能卓越的P—51战斗机为其保驾护航,这中战斗机是美军专门为了针对日本零式战斗机所研发的,设计较轻的机身,可以在空中实现灵活的闪躲,同时还配备有四架高射机枪,火力相当凶猛。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10)

虽然让日本的零式战机在空战中吃瘪,可是受限于天气的影响,轰炸任务的效果和收获依然不大,许多空中堡垒甚至连目标都没有找到,就算找到目标并进行投弹了,却并没有造成毁灭性的效果。

此后美军又采用B—29进行多次轰炸,却往往收效甚微,最主要的原因是东京上空的天气变化莫测,时常会有大雾模糊视线,还有经常性不定的大风。另外,为了保持能在8000米的高空投弹,飞机不得不多带许多汽油,这样就使得载弹量大大减少,

除此之外,在多次轰炸任务中,B—29的损失情况也不乐观,一百多级架B—29被损毁,不过大部分并不是被击落,而是由于自身发动机的原因所导致的。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11)

针对上述的种种弊端,李梅这位被寄予厚望的指挥官终于展示出他军事天才的一面,在总结分析之后,李梅认为,日本和德国的军工企业不一样,日本化整为零将小作坊藏到了民间,零件制作出来后,再去大厂组装,这种星罗棋布的分布方式很难集中打击摧毁掉。

更重要的是,李梅发现日本的房屋有一个特点或者说是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哪怕是在城市中的房子,大多数也是木质结构,非常容易燃烧,此外他还发现日军夜间的防空能力薄弱,于是,一种针对日本的轰炸战术在他的脑海中开始浮现。

炼狱般的东京

李梅坚信自己的计划是对的,所以他令人拆掉轰炸机上面所有的枪炮和弹药,以此减轻重量,在减少耗油量的同时,也增加了燃烧弹的载弹量。同时针对性地将轰炸时间改为了晚上,高空轰炸变为低空轰炸,同时轰炸机群不再整队编制出动,而是变成单一执行作战命令。

尽管这个计划让许多飞行员困惑不已,不过对于这位有着偌大声望的名将,大家还是一丝不苟地决定执行新计划。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12)

1945年3月10日晚,李梅下达作战命令,美军所有高层都对这次行动报以诸多期待,事实证明,李梅无愧于名将之名,他的策略非常的奏效。

遭到轰炸的东京再也不复它之前国际化都市的光鲜模样了,燃烧的火焰几乎照亮了半边天空,到处都是爆炸声和哭喊声,还有各种建筑被烧的倒塌的声音。

东京的惨象被美军的侦察机拍到并带回了基地,许多美军高官毫不掩饰地欣赏着,李梅一边在为自己的计划得意时,也在心里默默祈祷,上帝啊,请宽恕我,我只是为了胜利。

而东京的无线电台在数小时后向国际发声,痛斥美军这次惨无人道的暴行,并描述了东京此时是何等的悲惨。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13)

辉煌战果的背后是无数个日本民众家庭的生离死别,据统计,这次夜间轰炸使得东京超过26万建筑物被烧成灰烬,直接死亡人数高达近9万,这个数字超过了后来广岛原子弹的死亡人数,此外还有数万人因此遭受重伤,100多万人失去家园。

当时的日本政府光是处理尸体就用了一个多月,而带给他们整个民族的创伤则需要用数十年来恢复。做到这一切的美军仅仅只是损失了十多架B—29,飞行员更是因为有着海上搜救队的存在,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日本政府在强烈谴责了美军的残酷做法后,他们自己也知道,尝到了甜头的美国人绝对还会继续轰炸行动。而李梅,没有让他们失望。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在李梅的授意下,携带着大量燃烧弹的B—29,陆续出现在了名古屋和大阪市的上空,一共造成了超过十几万栋建筑被毁,数万人死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的战果。

揭秘东京大轰炸真相:东京大轰炸真实影像(14)

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梅都对日本和东京时不时地发动燃烧弹空袭,其中最为猛烈的是更换了燃烧弹型号的神户轰炸,两千多吨的燃烧弹被投放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神户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直接烧死整个城市三分之一的平民,到处都是烧黑的尸体,场面堪比人间炼狱。

东京大轰炸其实是针对日本的一系列轰炸行动,它让日本明白自己的败亡已经是不可避免,加速了其投降的进程。虽然对整个日本造成了无法抚平的伤痛,但是却也缩短了整个二战的进程,减少了世界上各国人民所受到的战争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