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婉约的孝妇河

孕育着博山传承千年的非遗风采

非遗的鲜活和精彩

虽藏于街头巷尾

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今天,让我们一起寻非遗,觅年味

喜迎2022虎年春节的到来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1)

琉璃烧制技艺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2)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3)

“博山琉璃”是以博山当地丰富的马牙石、紫石、凌子石、硝、煤炭等为原料, 采用本地区独有的传统工艺生产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以鸡油黄、鸡肝石、亮红、洋青等为代表的名贵色料及采用琉璃套料雕刻、内画、灯工、铺丝等传统技艺制作的琉璃制品。

博山琉璃主要有琉璃花瓶、陈设品花球、山东画派内画烟壶、 “鸡肝石”、“鸡油黄”、金红、松石绿、套料雕刻、料珠饰品、仿玉、仿玛瑙琉璃和灯工琉璃,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4)

颜文姜传说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5)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6)

民间孝妇颜文姜的传说,在淄博及周边地区“孝妇河”沿岸世代相传,妇孺皆知,勤劳、善良、孝敬老人的劳动妇女形象永驻人间。

据史料记载,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557年-581年),孝妇颜文姜即被人们神化,奉为神明,并为之立庙建祠。历经晋、唐、宋、元、明、清诸代流传至今,至少达1600余年。颜文姜传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7)

博山锣鼓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8)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9)

博山锣鼓,气势磅礴、节奏多变、音色明亮、欢快起伏,颇具特色。它源于我国江淮地区的乡间锣鼓,明清时代,盛兴于苏、杭二州和苏北广大农村。清朝初期引进,初称“李家窑锣鼓”。时至清朝中期,博山城成为工商重镇,商贸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此时,李家窑锣鼓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众多新鼓点应运而生。同时,它的流传范围扩大到淄川、周村、临淄、章丘、青州、东营等毗邻区县市,并被广泛应用于闹元宵、庆丰收、集会、祈雨、祭奠和婚丧嫁娶等活动中,后又用于重大节庆和开业庆典之中。从此“李家窑锣鼓”的名字被“博山锣鼓”所代替。博山锣鼓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10)

清梅居香酥肉干手工技艺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11)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12)

清梅居香酥牛肉干源于西域,形成于清朝北京,后由清梅居创始人王万起于1936年在博山西冶街创办清梅居,并开始制作香酥牛肉干。如今清梅居香酥牛肉干生产依然采用手工制作,产品通过专卖店、超市、电子商务销往全国各地。

2003年香酥牛肉干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2009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年被山东省旅游局认定为到山东不得不吃100种小吃,2019年被列入中华老味道。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13)

四四席食俗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14)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15)

博山“四四席”是近百年来博山人宴请宾客的一种菜肴规制,可供八人一桌聚餐的四平盘、四大件、四行件和四饭菜计十六品。从美食角度讲,“四四席食俗”顺应四季变换,将菜品原料及鲁菜烹制技法,伴随季节时令轮回而产生变化, 迎合了时令间“四季变换”、“四时常鲜”的自然规律;从美器角度看,“四四席食俗”寓含食器和酒具的使用规范,追求佐餐格调和宴席风格的统一和完美。

“四四席食俗”于1919年在博山聚乐村饭庄创建,它完美融合了鲁菜文化中菜肴体系与宴席格局的诸多精华,成为鲁中地区乃至鲁菜文化体系中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16)

鲁派内画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17)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18)

中国内画艺术起源于鼻烟壶,是集书法、绘画、料器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京、鲁、冀、粤四大流派。鲁派内画特制的弯型毛笔,伸入口小如豆的壶内反向作画,将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等技法引入内画,格调典雅、笔触精妙,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内画精品享誉中外,成为收藏家不惜重金搜集的珍宝,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如此,博山内画肖像还成为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国元首、友人的贵重礼品。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19)

博山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烧制技艺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20)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21)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22)

鸡油黄、鸡肝石明初兴起,盛产于康熙乾隆年间,至今有500多年历史。鸡油黄在古时,称为“御黄”只贡皇家使用。鸡油黄、鸡肝石是琉璃当中最为名贵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博山琉璃文化积淀的产物,极具中国特色,以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及民族特色展现在世人面前。博山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烧制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23)

博山窑陶瓷雕塑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24)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25)

博山地区制陶历史悠久,大约从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开始,到宋金时期进入繁盛时期,陶瓷雕塑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清朝晚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博山陶瓷雕塑开始由古典艺术向当代陶瓷雕塑转型的过渡时期。改革开放前后涌现出一大批优异的陶瓷雕塑工作者,大部分集中在博陶、美陶,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步入社会自建工作室,博山陶瓷雕塑日渐繁荣。博山窑陶瓷雕塑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26)

博山琉璃刻绘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27)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28)

博山琉璃刻绘,是用博山琉璃料器的坯料,以传统线刻、浮雕和彩绘等传统技艺制作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琉璃制品。

元明清至民国,琉璃刻绘技艺以作坊形式传承。1951年后成立了合作社和美术琉璃厂,汇集了琉璃行业各类工艺门类的老艺人,这一代人各自身怀绝技,是琉璃的重要传承人。如今,在老艺人的培养下,新一代琉璃艺人逐渐掌握了琉璃刻绘的传统技艺,涌现出以信德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全国、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琉璃艺术家。博山琉璃刻绘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29)

博山胭脂红琉璃烧制技艺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30)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31)

胭脂红最早出现在瓷器上,兴于清朝。由于这种红料是从欧洲传入,故称为“洋金红”或“西洋红”,西方多称为“蔷薇红”,“玫瑰红”;这种颜色颇如妇女化妆的胭脂之色,故又称为“胭脂红”。“胭脂红”因为既难熔炼且配料昂贵,自明清时期就被称为“名贵色料”。令人惊喜的是巧夺天工的博山琉璃匠人把美轮美奂的胭脂红运用到琉璃上,散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历史上,真正做到对胭脂红运用自如,广泛普及还属乾隆时期;胭脂红琉璃正是乾隆时期普及范围广,数量多,同时博山琉璃作为“御窑”向宫廷运输琉璃制品。博山胭脂红琉璃烧制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32)

博山雨点釉制作技艺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33)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34)

雨点釉起源于中国唐代,成熟于宋代,山东博山雨点釉最为著名。雨点釉以其沉静、优雅、凝重、高贵的艺术风格被国内外宾客称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

上等的雨点釉深重,釉底乌黑亚亮,釉面平整,银色的星点饱满匀称,晶体圆大闪亮发光,结晶点大如豆粒,小如小米,酷似雨点坠入水中迸进的水圈花斑,古又名“油滴釉”。所制作的产品典雅别致、情趣昂然,制作技术达到空前的水平,被国内外收藏家视为珍品。雨点釉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35)

景德东糕点制作技艺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36)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37)

景德东糕点制作技艺源起于博山,辐射淄博地区,历史悠久,糕点品种多样,花式繁多且滋味各异,具有酥松绵软,口味纯甜、纯咸等特点,成为一代人味蕾的记忆、喜爱的食品。

源远流长的景德东糕点制作技艺无论是从手工作坊、家庭传承到现在的企业化、精细化传承方式,还是制作工艺革故鼎新都凝聚了一代代劳动者的智慧,无论是品牌文化还是传统技艺,都蚀刻着鲜明的地方特色。该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38)

博山传统炸肉制作技艺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39)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40)

博山菜肴咸鲜醇厚,自成一格,博山炸肉就是博山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美食。焦黄酥脆的炸肉上沾着均匀的花椒面,咬一口,薄薄的面皮酥脆,质嫩的肉滋味十足。

博山炸肉以其特有的风味,走进博山千家万户,还登上了人民大会堂国宴之列。博山传统炸肉制作技艺被列入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41)

顺祥斋烤肉制作技艺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42)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43)

上世纪民国初年,世祖周顺祥为掌握一门手艺,在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用小炉烤肉,挑担子上市,因质量精到,备受顾客欢迎,人以其名送“周氏顺祥斋”称誉,顺祥斋烤肉从此成名。

博山烤肉,皮酥柔嫩,气味幽香,食而不腻,非常受人们欢迎,誉满山城。皮酥肉嫩,入口不腻,味美可口。热烤肉加白糖,用鲜荷叶包后再吃,肉酥嫩、味鲜适口;凉烤肉加绿豆小粉皮再加鸡蛋,做成汤菜,味道更为鲜美;另外还可做各种冷、热拼盘、烩菜等。顺祥斋烤肉制作技艺被列入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44)

博山酥锅制作技艺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45)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46)

酥锅的美味如今传遍鲁中,这道传统菜品最初发源于博山。酥锅最初口味偏咸,在冬季当过年菜来做,一大砂锅全家人能吃很长时间。博山有句民谚:穷也酥锅,富也酥锅。制作酥锅的原料,可以根据自家境况自由混搭。富有之家做酥锅,整鸡整鱼摆进砂锅里;蓬门荜户做酥锅,鱼头鱼尾、碎肉鸡架照样一锅炖。正所谓,“家家做酥锅,一家一个味”。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47)

博山剪纸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48)

博山特色景区,好看博山文旅(49)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博山,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生动活泼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群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博山剪纸被列入博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还有农村儿童用虎头帽、虎头鞋,高跷,龙灯、大头娃娃,博山民间打花等多个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博山非遗丰富多彩

春节和家人一起来

度过一个文化味儿十足的春节假期

文章来源:文旅博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