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理想和信念”。理想如同人生的航帆,没有理想,就会没有方向或方向偏离。

人生立志少年始,小学生正处在一生的起点,需要引领他们从小树立理想,做个有用的人,为他人和社会贡献力量。所以本单元的学习很有意义,读先人和烈士言语和事迹能够引发小学生思考自己的方向,也能引发他们思考当前的生活。

三年级上十七课古诗三首(六下10课古诗三首教学构思)(1)

今天开始学习第10课《古诗三首》的前两首《马诗》和《石灰吟》。在以前,学生学古诗就学了不少读诗明意的方法,如朗诵想象法,如借助插图法,如借助注释和资料法等,这两首诗的学习,可以综合使用以前学过而方法,可以适当放手学生,让他们自己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老师可以当个助手。我把学习的目标定为:

1、借助作者生平资料,运用多种方法感悟诗意;

2、领悟托物言志手法及两首诗表达的志向。

一、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画面。

我先出示骏马奔驰的图片引出《马诗》,接着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来感悟整诗;然后请大家回顾以前学诗时用到的方法,并把学生分享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反复诵读,看插图,借助想象,借助注释,查阅资料。

板书上读诗方法,我说:看来我们真学了不少方法,今天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自己来学习两首诗了,老师就当大家的助手,有疑问会帮助大家,我们先来做第一步:正确、有节奏地诵读两首诗。

三年级上十七课古诗三首(六下10课古诗三首教学构思)(2)

同学们就放声朗诵起来,学生读了两三遍就停了下来。我说:大家一定是读好了,你们的听读告诉了老师。老师就请两位同学来展示展示。我请了张骐丙和马轲豪来读。张骐丙平时学习不太积极,遇到不懂的就蒙混过关,多音字他就读不准,所以我请他读,一方面是引起他的注意,另一方面是为强调”燕“的读法”yān“。

果然,他没有注意这个字,同学们给他纠正了,我又请他读了一次,他读正确了。我强调了”燕山“的读法了意思。马轲豪读了一次,但是不太流畅,又读一次就很好了,声音宏亮,也有节奏。全体同学就齐声有节奏地读了一遍。

三年级上十七课古诗三首(六下10课古诗三首教学构思)(3)

我说:读诗时,我们不自觉地在脑袋中画画,《马诗》在你的脑袋中会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请大家用:我脑海中出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我请大家再读诗,尝试闭着眼睛诵读来构想画面。

段鑫宇写到:我脑海中出现了一幅骏马奔驰的画;马晓敏写到:我脑海中出现了一幅黑夜的沙漠中,马群奔跑的画。我肯定了马骁敏的想象,接着问:为什么马骁敏会想象到”黑夜的沙漠“?同学们说出”沙如雪“和”月似钩“这两个意象。我就是用想象写一句话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索诗句要表达的意思,避免机械的翻译意思或依赖辅导资料。

三年级上十七课古诗三首(六下10课古诗三首教学构思)(4)

学生在学第二首诗《石灰吟》时,也写到:我脑海中出现了一幅石灰石被采下山的画;我脑海中出现了一幅石灰石在大火中焚烧的画。

二、读出诗意,写说后写。

我请同学们在刚才想象的基础上,再借助注释或向同桌请教,读出诗意。学生读,在问同桌,在说。交流完,个别同学进行了展示,我帮助纠正了不恰当的地方”快走踏清秋“,”快“在写马,”走“能快吗?学生说应该是跑,我顺势强调”走和跑“都可以当奔驰来理解。说的时候,我不能确定大部分学生真能领会意思,就要求大家用自己的话再写出来,最好不看查抄上的意思。大家在写,我在巡视,对不太流畅的同学给予指导。

三、感悟诗人志向,明白写法。

感悟诗人要表达的志向是本课的重点,如何通过诗人笔下的物”马和石灰“来联系到诗人自己的志向呢?我们需要一个桥梁性的引导。我和同学们说:这匹马现在飞驰在沙场上了吗?为什么马要佩戴金子打造的马笼头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有的同学想到了一点就想和大家分享,我告诉他们要深入思考,往诗人上联系。

三年级上十七课古诗三首(六下10课古诗三首教学构思)(5)

有同学们说:这匹马渴望上沙场,他想打仗;有同学说:这匹马受到封赏了,戴上了金子做的笼头。我看到时机来了,就出示李贺的生平资料,学生读完资料,一下子明白了诗人表面上写马,其实在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但是不被重用。我问大家:借某个物来表达自己志向的写法叫……大家脱口而出:托物言志

在学习《石灰吟》时,我问:石灰为什么会”粉身碎骨“?为什么又”浑不怕“?同学们结合前两句思考得出:”粉骨碎身“是石灰烧制的结果,”浑不怕“写出了石灰的精神,诗的后两句也是托物言志,诗人表明了自己不怕困难,追求高尚节操的志向。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其实非常爱思考,非常想展示自己的存在,如果他们被激发起来,就会变成教学的资源,学习就会很自然。我要做的是给学生提供方法指引,在关键时候给学生点拨,学生就会拨云见雾、柳暗花明。

这里是:云顶上看教育,常反思课堂,爱直言不讳!期待您的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