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扶风弱柳、娉婷袅袅,真是美极了。她成了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女星。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竟然没人找她演戏。

陈晓旭与林黛玉(陈晓旭过后再无)(1)

陈晓旭在机缘巧合之下看到了一本杂志,看到了上面的《红楼梦》演员招募启示。

她就那么直直地看着杂志,什么也没说。参演的念头就这样冒了出来。有了念头就要付诸行动。

于是,陈晓旭写了一封自荐信,还附上了照片和自己写的几首小诗。

导演王扶林收到陈晓旭的信件时,一边称赞陈晓旭的貌美,一边感叹小女孩不简单呀,颇有林黛玉的那股子才气。

在王扶林看来,扮演林黛玉的演员容貌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演员必须拥有林黛玉的气质。

陈晓旭的诗,让王扶林看到了希望。

于是,王扶林火速给陈晓旭回信,邀请她过来面试。

王扶林在信里写到:“如果面试通过,会报销来回的车费和住宿费。如果没有通过,则不予报销。”

在八十年代,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但陈晓旭没有犹豫,收到王扶林的回信后喜出望外,火速收拾行李赶往北京。次年,晓旭接到剧组的回信,邀请她来参加为期三个月的训练班培训。

进入这个培训班,代表陈晓旭拿到了入场门票,可以和别的演员一起竞争林黛玉一角,等到训练期结束,陈晓旭演谁才能尘埃落定。

剧组为了还原《红楼梦》中的景象,特意制作了大观园的布景。

演员们一边熟悉布景一边研读《红楼梦》。

陈晓旭与林黛玉(陈晓旭过后再无)(2)

陈晓旭从知道《红楼梦》开拍的第一天起,就想演林黛玉。

当时大家都会试试别的角色,比如平儿的饰演者试了妙玉、秋彤的扮演者试了林黛玉。

像陈晓旭这样一门心思吊死在“林妹妹”身上的演员,只有她一个。

但她的心里还是非常犹豫:怕选不上、怕演不好······

犹豫和坚定汇聚在一起,陈晓旭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原著上,她把《红楼梦》读了一遍又一遍,细细揣摩林黛玉的一言一行,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

这般用功之下,陈晓旭总算揣摩出了一丝林黛玉的情思。

到了正式试镜那日,林黛玉穿着一袭淡蓝色的连衣裙,捏着帕子款款走来。

眉头微蹙,眼波流转间装着满满的愁绪,配合着哀怨的眼神,加上那份坚持,导演一瞬之间,好像从陈晓旭身上看到了林黛玉的影子。王扶林见了心中大喜,直呼:“这就是林黛玉啊!”当即拍板确定了角色,陈晓旭也终于为自己赢得了这个机遇。

陈晓旭与林黛玉(陈晓旭过后再无)(3)

王扶林认为林妹妹不是纯靠“演戏技巧”就能演出来的,需得七分灵气三分演技才能再现林黛玉。

而陈晓旭就是那个有着七分灵气的演员。

可谁也不知道,导演王扶林的这个决定,对于陈晓旭到底是好还是坏。

87版《红楼梦》播出后大火,创下万人空巷的收视盛况,一众演员也跟着这部剧火遍全国,可林妹妹陈晓旭,却似乎陷在角色里出不来。

《红楼梦》拍摄了三年时间,诺大的剧组为了取景到了全国十个省,只为了给观众呈现最精彩的镜头。

“红楼风”很快席卷全国,不管是剧情还原度还是演员的表演都备受观众好评,收视率一度超过百分之七十,是当之无愧的爆剧。

陈晓旭与林黛玉(陈晓旭过后再无)(4)

借着这股东风,《红楼梦》的一众演员都红了,尤其是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扶风弱柳、娉婷袅袅。真是美极了。

她成了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女星。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竟然没人找她演戏。

陈晓旭把“林黛玉”塑造得太成功了,观众看到她的脸,就会想到娇弱美丽的林妹妹。

不论她演什么,都只会是“林黛玉”。

可谓是“成也林黛玉、败也林黛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