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正青春,记忆都很美(点点)

那年小清中师生毕业了,被分配到距离小县城有着十公里路的村小学教书。

妈妈说她是很幸运的,打听到这个村的村长挺厉害,带着村子人发家致富搞创业,愣是几年时间成了全县的致富典型。今年给村小学的校舍暑假进行了翻修,教师住房也重新刷了一遍,又给学校建了个小食堂,每个月还给老师一定量的饭票和鸡蛋补贴不,用去学生家里吃饭了,这点在周边十里八村当时可是独一份的。

小清在和同学互通各自境况后连着几天走路都是带风的,随时还蹦跶蹦跶两下,一点也没个淑女样。

那年美好的青春(那年正青春记忆都很美)(1)

小县城属于北方,乡下人最喜欢盖窑洞当住房,冬暖夏凉很是舒怡。学校分的房子是半个窑洞样式的,虽然是两个老师宿办一体,但另一个老师是村里的临聘老师,人家回家住去了。这可美了小清,连着折腾瞎造了好几天,还真是造出了一番小温馨的格局。

小清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倒是没机会给她养份公主病,在生活自理方便比较游刃有余。这不,挽起袖子,让小录音机播放着最流行的音乐,开启了挂窗帘订墙布,铺上母亲亲手缝的新棉被,扫扫扫洒洒洒,再找找各个角落,确认没有她最害怕的小老鼠。

青春的节奏迎合着活跃的思维肆意洒脱,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年轻灵力的手腕绘了画面。

村小学今年分配来三个她这样的中师生,还有前两年分配来的师哥师姐们共有六个小年轻。老校长觉得校园里每天最亮眼的景致是早操后各个小老师后面跟着一群叽叽喳喳叫不停的小不点争前恐后要帮老师抱作业的情景。孩儿们也觉得这是他们一天中最先需要争取的事情,证明是老师心里的最爱啊,抱着作业趾高气扬迈着六亲不认的小步伐,可以嘚瑟一整天!顺便还能得小老师一两块小零食。正青春和小花朵踩着朝阳迎合着未来,真是会让人羡慕的。

那年美好的青春(那年正青春记忆都很美)(2)

村小学现在执行的还是一天三到校,两顿饭。小清后来才搞清楚这是农村特有的生产队劳动作息时间。村里的大人们都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单独给孩子们做饭。闻鸡起舞,早上顶着满天星光,和要去地里劳作的大人一起,早早就被赶到学校早读,倒是成就了“一天之计在于晨”的珍贵;两节课后也就九点多孩子们又赶着回家吃饭,中午和下午各四节课后才放学,但这要随着太阳公公什么时候下山赶着地里劳作的大人们回家了才能放学。十几年来一直生活在县城的小清,没经过这样的,感觉她的小嘴真是可怜,一天什么时候没进入梦乡都不带停的。不是行进在上课中的吧嗒吧嗒,就是慢跑在各种吃饭中的吧唧吧唧。学校开饭她跟着吃,多年来养成的生物钟饭点响时她又自己去觅食。一年的村小学教学,让小清的体重蹭蹭得直往上飞。以致多年后每每见村小学的老同事时,都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挺可爱的,像聊天对话框里的企鹅表情。

正青春,年轻是最优势的资本,瘦下来还真不是个事!

坐落在乡村里的小学校,有晨阳,有柳姿,有在墙角打地洞的小地鼠,还有那穿透校园土墙的郎朗读书声,美妙的笑音。整个校园和谐美好,朝气蓬勃,充满了阳光和未来!

小清的正青春记忆,存了很多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