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滑雪指导员还缺4.5万人(北京滑雪指导员还缺4.5万人)(1)

北京市滑雪指导员职业技能挑战赛为期3天,参赛项目分个人赛和团体赛。北京市体育局供图

更多资讯请关注“冰雪苑”

随着雪季的到来和滑雪爱好者的激增,从事基础教学的滑雪指导员不够用了。2017年北京市滑雪指导员职业技能挑战赛(京津冀)昨日在军都山滑雪场进行,此举旨在提升滑雪指导员的整体素质。据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介绍,北京市滑雪指导员目前只有四五千人,这离2022年培养5万名滑雪指导员的目标还有很大缺口。

3亿人上冰雪 指导员是保障

这是北京市第二次举行滑雪指导员技能挑战赛,今年范围扩大到了京津冀地区,共105人参加。比赛为期3天,参赛项目分个人赛(包括理论知识竞赛、中级平行式示范比赛、综合滑行示范比赛)和团体赛(包括教学艺术呈现、团体队形表演赛)。本次挑战赛的最大特点并不是比滑雪速度,而是通过技术能力、个人素质和教学行为等环节促进、提高滑雪教练员的业务能力。

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介绍,2016至2017年雪季,北京市约有450万人次参与了冰雪运动,其中80%是体验式冰雪人群,他们大多都需要滑雪指导员的帮助。“中国滑雪运动起步晚、起点高,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把零基础的滑雪人群培养成一个滑雪体验者,进而培养成滑雪爱好者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滑雪指导员的个人能力、基本素质、教学行为规范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安全保障。”李晓鸣称,雪场一般都是季节性营业,大部分滑雪指导员都有其他工作,每年雪季初通过这样的挑战赛可以帮助他们温习考教练证时的相关技能。

挑战赛只是一种形式,在很多雪场,滑雪指导员的培训早在雪季前就开始了。“每年雪季前,我们的教练员都会封闭训练,包括体能、跑步等。之后则要经过理论知识、教学水平等内部测评,最后进行上岗考试。另外,我们还做模拟教学,不断纠正发现的问题,希望能形成一个标准化的东西。”军都山滑雪场总经理乔伟希望滑雪指导员这个群体更为规范,更好地为客人服务。

欧美培训模式可借鉴不照搬

在很多人看来,滑雪指导员不就是滑雪教练吗?实际上,两者并不一样。

“滑雪指导员跟高山滑雪教练等还是不一样的,他们面对的是各个年龄、各种滑雪水平的大众滑雪者,除了要具备规范的基本滑雪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教学能力和服务意识。”针对滑雪指导员的职业特点,李晓鸣称在理论考试中还加进了奥运知识、冰雪文化等内容。

乔伟也表示,美国、欧洲、新西兰都有各自的一套滑雪指导员培训模式,他们正在借鉴,但又不能全用,“国外的东西不见得拿过来就能用,我们结合亚洲人的体质和标准,制定了一个9级评分标准,能更好地培训、考核咱们的滑雪指导员。”

李晓鸣透露,北京目前有24家滑雪场,每家滑雪场有100到200人不等的滑雪指导员队伍,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远远不能满足滑雪爱好者的需求。“从全国范围看,滑雪指导员非常紧缺,特别是业务能力高、综合素质强的尤为紧缺。”李晓鸣称,国家整个滑雪指导员体系目前还不是很完善,举办这样的挑战赛将有助于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的教学体系。

北京市滑雪协会上周起已对南山滑雪场的60余名滑雪指导员进行了培训,“接下来,我们会陆续组织考评员、培训师深入到各雪场培训滑雪指导员。目前还是以24个滑雪场为主,保证他们持证上岗。未来条件成熟了,会面向社会上的滑雪指导员做培训。”李晓鸣称。

采写/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