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100问:“一问三不知”, 说的是哪 “三不知”?

(A)、指的是三门知识:即天文,地理和文学 。

(B)、是指亊情过程,即:开始、经过和最后的结果 。

(C)、是指古代的三个圣人:孔子、孟子和老子 。

(D)、是指和一个人密切相关的事情:姓名、籍贯以及生辰八宇。

正确答案是:B。

关于国学的知识问答题(国学知识100问一问三不知)(1)

一问三不知,是一句成语。

它来源于一则历史故事。

原本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原文是这样写的:“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关于国学的知识问答题(国学知识100问一问三不知)(2)

意思是说,明人谋划一件事情,

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个方面都要考虑到,

然后才能向上面报告。而我对这三个方面的事情,

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了,又怎么能不碰壁呢?

关于国学的知识问答题(国学知识100问一问三不知)(3)

文中的“三不知”,后来演化为“一问三不知”。

意思是:对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果一点也不知道。

后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一般用于真不知道、不了解情况,有时也用于假装不知道。

关于国学的知识问答题(国学知识100问一问三不知)(4)

国学知识100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你知道它包含了多少首完整的诗吗?

(A)、300首诗歌。

(B)、305首诗歌。

(C)、350首诗歌。

(D)、500首诗歌。

正确答案是:B。

关于国学的知识问答题(国学知识100问一问三不知)(5)

《诗经》又称诗三百,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

包含了劳动与爱情、风俗与婚姻、

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

天象地貌、动植物等丰富内容,

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实。

关于国学的知识问答题(国学知识100问一问三不知)(6)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有160篇,主要是黄河流域的民歌,

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雅》,有《大雅》31篇,

《小雅》74篇,一共105篇,

主要为当时贵族祭祀所用的诗歌,

有祈求丰收的,也有歌颂祖德的。

《大雅》除了宴会祭祀乐歌及史诗外,

还有反映对现实政治不满的讽刺诗歌。

《小雅》中也有一些民歌。

《颂》一共有40篇,

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主要为宗庙祭祀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