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湖观察使
标准化是现代工业名词,金庸武侠里没有明确提出来。不过,金庸武侠里关于标准化的实例比比皆是。
武功的标准化,做得最好的门派当属号称“天下武学正宗”的少林派。
在《鹿鼎记》中,少林寺般若堂首座澄观禅师对韦小宝说:
咱们少林派武功循序渐进,入门之后先学少林长拳,熟习之后,再学罗汉拳,然后学伏虎拳,内功外功有相当根柢了,可以学韦陀掌。如果不学韦陀掌,那么学大慈大悲千手式也可以……不论学韦陀掌或大慈大悲千手式,聪明勤力的,学七八年也差不多了。如果悟性高,可以跟着学散花掌。是否能学波罗蜜手,要看各人性子近不近。
循序渐进是流程的标准化,从易到难,按部就班。前面的基础打好了,才开始修炼后面难度更高的。至于具体顺序,还是经过一番认真安排的。但是,这样下来学习的时间很长,且看澄观再说:
五代后晋年间,本寺有一位法慧禅师,生有宿慧,入寺不过三十六年,就练成了一指禅,进展神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料想他前生一定是一位武学大宗师,许多功夫是前生带来的。其次是南宋建炎年间,有一位灵兴禅师,也不过花了三十九年时光。以四十二年而练成一指禅,本派千余年来,老衲名列第三。
韦小宝可等不了这么长时间,以师长之尊令澄观去想速成之法。澄观:
苦思了一个多月,仍然一点法子也没有,却不知少林派武功每一门都讲究根基扎实,宁缓毋速。躐等以求速成,正是少林派武功的大忌。澄观虽于天下武学几乎已无所不知,但要他打破本派禁条,另创速成之法,却与他毕生所学全然不合。
一旦上了标准化这条道,把原先的积累全部推翻,然后再另寻他路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这条道路传承到澄观这里至少已经六百年了,在《天龙八部》中就已经提到了具体的修炼顺序:
韦陀掌是少林派的扎根基武功,少林弟子拜师入门,第一套学罗汉拳,第二套学的便是韦陀掌。般若掌却是最精奥的掌法,自韦陀掌学到般若掌,循序而进,通常要花三四十年功夫。般若掌既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练将下去,永无穷尽,掌力越练越强,招数愈练愈纯,那是学无止境。
少林武学的修炼顺序,六百年前与六百年后几乎相同。
须知在这六百年间,少林寺经历了许多灾难与变迁,金庸武侠中有记载的就有两次。
一次是南宋时代,寺中一位火工头陀未经允许偷学武功,然后在一次年度大校中残酷屠戮僧众,造成寺内纷争,高僧出走,导致少林寺武学中衰数十年。
另外一次是元末时,元廷郡主赵敏率领江湖人物冒充明教围攻少林,阴谋诡计,无所不用,把少林寺合寺僧众全部虏往大都关押。少林耆宿死伤无数,少林武学险些灭绝。
即便如此,修炼少林寺武学的入门过程竟然没有多大变化,可见传统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不能改变修炼的标准化过程,还与少林寺武学本身的性质有关。如果改变了修炼的顺序,将会导致走火入魔。
《天龙八部》中,萧远山、慕容博与鸠摩智随意修炼少林寺七十二绝技,被扫地僧指出: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萧远山与慕容博在扫地僧指导下,不但消除了双方的仇恨,而且还救治了对方。鸠摩智则在毕生内力被段誉吸走之后,才解脱了走火入魔的灾难。
少林寺不仅在修炼武学的顺序上有一番严格的标准,而且在文献收藏上也颇下了一番功夫,不弱于现代的标准化工作。少林寺建了一座藏经阁收藏佛学与武学经典文献,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就收藏在藏经阁上。藏经阁还专门安排了服事僧管理,看丢了《楞伽经》的觉远和看丢了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的扫地僧就是仅有的两位为人所知的藏经阁管理员。
少林寺在标准化方面登峰造极之作当属《神雕侠侣》中少林寺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赠送给郭襄的生日礼物,一对用精铁铸成的罗汉。这对铁罗汉肚腹之中装有机括,扭紧弹簧之后,能对拆一套少林罗汉拳。
看到这对铁罗汉,会自然联想起现代的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在质量方面远远高于人,就在于它能够精准重复每一个动作,保证了工作的标准化。
练习武功时,身体姿势要符合招式,传统的练习方法是师傅不断纠正指点弟子,而每一位师傅对于招式可能有自己的理解,导致武功在传承过程中走样变形。
印刷在书上的图片是静态的,无法表示每一个招式的动态过程。
有了这样的铁罗汉,能够准确演示每一个招式。参照练习,自然效率高,而且招式精纯。
少林寺在武学标准化上有这么多成就,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
恐怕是效果不佳。过分的拘泥于定规,自限于传统,就会扼杀创新。少林寺门人平均武学水平可能较高,但是没有当世领先的顶尖高手,而且在达摩祖师之后缺乏创新。
《天龙八部》中扫地僧说:
我少林寺建刹千年,古往今来,唯有达摩祖师一人身兼七十二门绝技,此后更无一位高僧能并通诸般武功。
达摩祖师创新出七十二绝技、创立少林派以后,少林寺竟然没有再创出新的绝技。金庸武侠中唯一得到记载的、还算得上属于少林寺的武学创新,是无色禅师借鉴九阳真经创新出的少林九阳功。无色禅师之所以还能有所创新,还在于他是一个不拘泥于陈规陋习的人。
不但如此,上千年来少林寺众多僧众竟然再无一人在佛学与武学上超越或达到达摩祖师的水平。少林寺之外的江湖上武学创新层出不穷,人才辈出,导致少林寺遇到挑战时常常是束手无策,一败涂地。
北宋时代,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挑战少林寺,寺内高僧无一人能敌,只能依靠不入流的服事僧扫地僧与学了逍遥派武学的学渣小和尚虚竹挽回颜面。南宋末年,西域高手昆仑三圣何足道挑战少林寺,寺内高僧甘拜下风,只能依靠不入流的服事僧觉远和尚与学了九阳真经的编外学员张君宝挽回颜面。
天纵英才、开山立派的张君宝不必说了,在少林寺中纯属学渣的虚竹和尚可以说是少林寺的嫡传弟子。虚竹练了多年少林武功不见成效,但是练了逍遥派武功迅速成为一代高手。看来,少林寺的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还是有问题的,起码拘泥于定规、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