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硬盘

硬盘有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之分。机械硬盘即是传统普通硬盘,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

硬盘是主要的电脑存储媒介,硬盘相当于计算机的仓库,操作系统、安装的软件,还有文档、资料等等,都是以数据(0和1)的形式存储在“仓库”中的。

软件的运行也是把数据先调入内存,CPU是和内存进行数据交互,最后的结果才放入外存即硬盘。

所以硬盘是电脑不要分割的重要硬件之一。

故事的开始

1956年,IBM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硬盘,名为350RAMAC。这块硬盘由50片直径达到24英寸的盘片构成,拥有两个冰箱大小的体积并且重量达到了上百公斤,不过它只能提供5MB的容量,几乎一张高清照片的大小。虽然臃肿庞大,但350RAMAC的诞生,却是人类科技的一大进步。

普通电脑系统硬盘(电脑硬盘历史)(1)

图为:IBM 350RAMAC硬盘

1973年,同样是IBM,推出了“温彻斯特”硬盘,也称温盘。这块名叫3340的硬盘,开始涂磁性材料,拥有两个30MB的存储单元,并且在同一个轴上装了几片盘片,使得硬盘的体积大大缩小,成为现代机械硬盘的雏形。

普通电脑系统硬盘(电脑硬盘历史)(2)

图为:IBM 3340硬盘

不过在这个时期之前,硬盘还只是应用于工业领域。同时期,薄膜磁头技术诞生,它不仅能显著减少磁头和磁片的距离,让硬盘体积进一步缩小,还能增加存储密度,提高硬盘容量。IBM的3370便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薄膜磁头技术的硬盘,它最多能存储571MB的数据,最高可扩展到4个存储单元并能和IBM System/30中型电脑搭配。

普通电脑系统硬盘(电脑硬盘历史)(3)

图为:薄膜磁头演示

民用开始的故事

1980年,世界上第一款GB级容量的硬盘诞生,但由于它的重量过重,想要民用还是不太现实。因其重量为550英镑(约250公斤),售价为4万美元

普通电脑系统硬盘(电脑硬盘历史)(4)

图为当时硬盘

同年,由前IBM员工创立的希捷(SEAGATE)公司开发出5.25英寸规格、容量5MB的硬盘,这是首款面向台式机的产品。它的出现推动了整个PC界的变革,世界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象征着家用硬盘的时代已经到来。

普通电脑系统硬盘(电脑硬盘历史)(5)

进步的开始

1984年,东芝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工程师舛冈富士雄博士基于浮栅晶体管技术,在IEDM1984会议上首先提出了闪存(Flash Memory)的概念,为SSD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普通电脑系统硬盘(电脑硬盘历史)(6)

基于此,英特尔在1986年成立了SSD(固态硬盘)研发部门。90年代,Flash SSD诞生,并在90年代末逐渐取代RAM SSD(世界上第一个固态硬盘驱动器),成为了SSD市场的主流。由于它的特点是断电后数据还在,就此Flash SSD正式成为HDD真正意义上的对手。

硬盘的种类:

固态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

机械硬盘(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

混合硬盘(HHD)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

最后:

不过相比容量上的大幅增长,机械硬盘受限于机械构造,速度上难以取得突破。于是从2009开始,SSD开始逐渐取代机械硬盘成为市场的主流。

希望这期文章对你了解硬盘有些帮助

我是小李我们下期见

(资料,图源均来自百度百科、b站、知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