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乡下的堂姐,孩子今年高考,成绩刚好够上个很差的二本,问我说去上二本还是去读好点的技师学院。我的回答是:如果家里没人脉资源,孩子资质也确实一般,不如读技师学院。

后悔当初没去蓝翔学挖掘机(不如蓝翔学开挖机)(1)

当然这样说,确实有点伤二本同学的心,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二本学校专业不落地,上行又无力,实际上真不如职业大专。不管是从毕业之初的就业情况来看,还是从就业后的职业发展前景来看,二本学校在专业技能缺乏纵深的情况下,反而不如职校学生。当然了,如果是家里人脉条件比较好,本科毕业证多少是有点价值的,如果是毫无人脉的家庭,这张本科毕业证几乎等同于废纸一张,毫无作用。

我们要认清一个现实,现在的二本大学生,严格来说智商尚不及90年代的大专生,因此想要得到过去大学生的待遇,这是不现实的。90年代全国招收大学生数量尚不足百万,本科生招收数量一般就在20-30万之间,然而今天的大学生招录数量整整提升了一个数量级,每年只是本科生的招收就达到了数百万级别,因此如今的二本大学生质量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二本大学生的不管是家长、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要认清这样一个现实,自己的真实水平基本就是过去落榜高中生的水平,期望有多高就会让自己有多失望。虽然这个话题很沉重,但是我们自身尚不能掩耳盗铃,如果忽略这个事实,孩子们就不能摆正心态接受社会磨练。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很多过去的高等院校一直沿用着精英教育的理念,所以对于二本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方面的教育做得很不好。现在很多大学老师尚且自己照本宣科,上不得前线,哪有实力教学生上前线。特别是一些综合实力不强,又想搞得高大上的二本大学,虚的方面教得多,实的方面教得少。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学校和老师的原因,过去一个二本学校的本科生考研同样可以考上清华北大的研究生,现在大家可以看看还有几个二本学生考得上考清华北大?学生的层次已经分得很明显,过去二本的学生放到现在至少可以上985/211,现在的二本学生还差得太远。所以二本大学职业教育不接地,放到社会上就业专业能力学不过985/211,职业能力又没高职专科学校接地,高不成低不就,处境十分尴尬。

随着新出生人口的不断减少,可以预见的是二本类的大学生会越来越多,质量会越来越差,含金量也会越来越低。普通缺乏背景资源的学生,如果不是要考研、考公、考编制,二本还真不如去蓝翔学开挖掘机。实话讲,二本学生上搞不了科研,下又不会接地的技术工作,不可能一直做房产销售、保险营销、商务代表这些看上去白领实际上无领的工作吧。

没有好专业,上不了好学校,不如上高职院校学门实际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