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一直是读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围绕着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霸,也一直争论不休。今天作者不与大家争论是哪五霸,我们便用最常见的版本来讲诉。目前春秋五霸最常见的版本是秦穆公、晋文公、齐桓公、宋襄公、楚庄王,围绕着这五个霸主,我们会产生各种疑问。这五霸之中谁最先称霸呢?这个应该没有争论,齐国的齐桓公于公元前681年召集诸侯会盟,率先称霸。春秋五霸中谁最仁义呢?这个恐怕就要属宋国的宋襄公了。宋襄公曾经说过“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意思就是君子不杀已经受伤的人,不擒获已经头发发白的人。要说这五霸中最名不副实,被称为“蠢猪式仁义”的宋襄公了,毕竟他是五霸中实力最弱、最没号召力的。

春秋五霸全部排名(春秋五霸中为何有四个都看好他)(1)

五霸之中最憋屈的当属秦穆公,秦国一直是有实力的,只不过地处西陲,一直被中原列国视之为蛮夷。而春秋五霸之中谁最能打呢,这个毫无疑问自然是楚国了,楚庄王也是五霸中最后一个称霸的霸主。早在楚庄王称霸之前,楚国就与各路霸主打的有来有回的,谁称霸他就打谁,堪称春秋列国中的搅屎棍。实际上春秋争霸的主旋律便楚国和晋国的百年争霸。最后压轴的霸主登场了,便是本文的主角——春秋五霸之中实力最强、最坎坷同时也是最幸运的晋文公重耳。最强这个好理解,有晋国在,秦国东出不了,楚国北上不了,齐国也西进不了,压制了列国数百年。

春秋五霸全部排名(春秋五霸中为何有四个都看好他)(2)

最坎坷的这个也能理解,当初晋国内乱之时,晋文公重耳在外流浪了近二十年才得以重返晋国。但是作者为什么说晋文公是最幸运的呢?春秋时像重耳这样在外流浪的公子很多,春秋时期不少诸侯国发生内乱,国内公子流亡他国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只有重耳一个人,是如此的幸运。当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楚成王、秦穆公等大国诸侯都非常看好重耳,对他也极为优待,这也为日后重耳能够在他们的支持下重返晋国掌权埋下了伏笔。晋国的公子重耳在列国流浪多时,晋国动乱不断,国君到重耳的侄子了。重耳在外流浪十九年,年龄也到六十多了,仍是寄人篱下到处混饭吃。这期间他受到了不少小国的冷眼与侮辱,如卫国、曹国、郑国,皆对他无礼,但为何当时的大国一致看好重耳呢?

春秋五霸全部排名(春秋五霸中为何有四个都看好他)(3)

我们先来说说齐国,重耳流浪到齐国之时,正是春秋首霸齐桓公当政时期。齐桓公从重耳的言行举止中看出他不是池中之物,将来定会有一番作为,遂决定将家族女齐姜嫁给重耳。齐桓公还送给重耳二十四辆驷马车,赏赐他许多金银财宝,使重耳齐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后来齐桓公去世,重耳来了宋国,此时宋国的国君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但他到了宋国的时候,此时的奄奄一息,他前阵子和楚成王争霸,惨败而归,自己也身负重伤。但宋襄公对重耳非常礼遇,还送给重耳二十辆马车,这可以说是宋襄公仁义的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他仍有判断力的表现。随后重耳又到了另外一个强国——楚国,此时的楚国国君楚成王便是日后问鼎中原的霸主楚庄王的爷爷。

春秋五霸全部排名(春秋五霸中为何有四个都看好他)(4)

楚国大将子玉非常不待见落魄公子重耳,请求楚成王杀了他。楚成王却非常看重重耳,认为他品行高尚,而且他的手下都是贤才。楚庄王见到重耳后,也认为重耳日后定能成事,所以他接待重耳的规格为诸侯级别的,又举行了隆重的宴会,这让重耳非常感动。重耳为了报答楚成王的厚待,当即表示若以后能够重返晋国,晋国和楚国如果因为某事非交战不可的话,他愿退避九十里。这也正是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日后重耳成为晋文公之后,他也做到了对楚国的承诺。春秋另外一位霸主秦穆公得知重耳在楚国后,当即邀请重耳前往秦国,在楚国待了半年的重耳,遂决定前往秦国。

春秋五霸全部排名(春秋五霸中为何有四个都看好他)(5)

公元前638年,在秦穆公的盛情邀请下,重耳到达了秦国。秦穆公为了表示对重耳的重视,将秦国宗室的女许配给重耳,这层关系也为日后他重返晋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返回晋国,重耳的侄子晋怀公在逃跑,被人杀死。重耳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流亡之后,在秦军的支持下成为晋文公,终于结束了他落魄的生活。那么为何当时的各大诸侯都看好重耳呢?重耳受到了宋国、齐国、楚国、秦国的礼遇与支持,要知道,这四个诸侯皆是春秋五霸之一。而晋文公重耳在数年之后也使晋国成为五霸之一,且是五霸之中最名副其实,提没有争议的,也是最强的。

春秋五霸全部排名(春秋五霸中为何有四个都看好他)(6)

今天已经很难还原当时列国诸侯心理,他们何以那样看好重耳。晋献公死后,晋国上层动荡十多年,可以说这个中原大国被削弱了。但周边大国的国君依旧都看好它,也许一个叫内史兴的人可以为我们找出答案。当重耳当上晋国国君之后,周天子也给足了面子,派太宰文公与内史兴向晋文公颁赐任命。内史兴回来后,把晋国以及晋文公情况向周襄王感叹说,“晋公其霸乎!昔者圣王先德而后力,晋公其当之矣!”(见《国语·内史兴论晋文公必霸》)。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晋文公是肯定会称霸的,从前的圣贤君主先用德行教化百姓然后才使用武力,晋文公的做法与此是很相合的。

春秋五霸全部排名(春秋五霸中为何有四个都看好他)(7)

内史兴的道理是,晋文公的君臣执行礼仪得当,尊敬王命。行礼得当,是具有忠、信、仁、义的表现。忠是用于判断,仁是用于施行,信是用于维护,义是用于节制。内史兴在晋国看到这四条都具备了,所以敢断定晋国将会称霸。看来晋国的霸业是必然之势,但实际上,这仍跟国君个人的品质有关。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重耳在城濮之战中大胜楚成王。随后晋文公重耳召集中原列国于践土会盟,晋文公重耳自此成为霸主,从此开启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参考资料:《左传》、《东周列国志》、《国语·内史兴论晋文公必霸》等

,